樺川縣位於三江平原西部,松花江下遊南岸,東經130 16′—131 34′,北緯46° 34′—47° 14′。與五縣兩市接壤,東鄰富錦市,西鄰佳木斯市。南部與薊縣、樺南縣相連;北與湯原、蘿北、綏濱三縣隔河相望。有2個省屬國有農場(江川農場和寶山農場),7個縣屬農林牧場,12個鄉(鎮),157個村。中國漢族人口居多,有朝鮮族、回族、蒙古族、滿族、赫哲族等13個少數民族,還有壹個朝鮮族鄉。國土總面積2028平方公裏,總人口20萬,耕地1.4萬畝。
樺川縣地理位置優越,公路、鐵路、水運齊全。哈通、華福、季華公路和賈母、嘉福鐵路貫穿全境,公路建設進入全省“先進縣”行列。松花江貫穿全境96.5公裏,水路到達同江、撫遠、黑河、饒河、佳木斯、哈爾濱、金奎大。
郵電通信發展迅速,本地電話已超過8000部,通信通達全國和世界各地。1992年,國務院批準“樺川港”為國家壹類口岸。
全縣有130多個行業,工業總產值5.3億元,銷售收入4.4億元。初步形成了以糧油、化工、造紙、服裝、酒類、醫藥、煙葉、泥炭為主體,布局合理、重點突出的產業結構。縣收獲機械廠生產的120、160稻麥收割機獲七五期間國家“星火計劃項目優秀獎”,填補了國內小型自走式割草機的空白。產品出口泰國、馬來西亞,在曼谷舉行的中國新技術博覽會上榮獲“金獎”。濃縮果汁廠的設備是世界壹流的。濃縮黑豆汁出口西德等地。華美泥炭有限公司擁有現代化的采礦設備,幾年內出口數千噸泥炭。與韓國合資的北塔食品有限公司年產醬油2000噸,深受用戶好評。樺川草柳的幾個品種的編織產品已經出口到幾個國家。
該縣今年的糧食產量是9億斤。共有四個灌區,即悅來、霍星、新城和新和宮。全縣水稻面積發展50萬畝,總產量4億多斤。優質的“星火大米”不僅暢銷全國,還躋身於人民大會堂的餐桌。目前,新建的精米生產基地年產大米3萬多噸,生產優質的“杏林牌”大米(國家註冊綠色品牌)出口,多個品牌正在向國家有關部門申請註冊。
華川港深水區1.5km,可在敞水期停泊大噸位江海聯運船舶或內河船舶。燃料公司新擴建的港區可儲存50萬噸原煤,今年6月新建成的花雙二級公路,65438+10月可到達港區,為今後的運煤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樺川土地資源豐富,是“豐林豐糧,肥而不肥”的商品糧基地縣。
樺川縣霍星鄉出產的大米有“白珍珠”的美譽,在全國享有盛譽。目前,該縣已向16國家和地區出口高檔油漆、農業機械、黑加侖汁、酒精、水泥、紡織袋、豆粕、泥炭、野菜、木耳、紅小豆、松子、黃牛等數十種工農業產品,潛力巨大。我懇請省計委給予開放的樺川港更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