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秀墨美小窗,82歲仙女。
陳繼儒的14篇散文被收入《明清名家散文精粹》。陳繼儒(1558-1639),松江華亭人,年輕聰明,後來是學生。他擅長書畫、詩文,師從蘇米。他的畫和董其昌壹樣有名,他的詩受到王世貞的高度贊揚。他是壹個不拘小節的人。28歲那年,他燒了儒冠,在肖坤山的陽光下蓋了壹座草堂,後遷居東佘山,在那裏結交朋友,流連於煙雲之中,品酒、作詩、品茶、悟道。他活到了82歲。有傳世的《雲山卷》、《梅花書》、《小窗紀悠》。
梅公平時喝酒不多,哪怕喝壹片芭蕉葉,但對酒的味道還是挺熟悉的。“他醉得暈頭轉向,清醒得散不開身,除非喝醉了,否則他就像壹個懵懂的嬰兒”(小序)。他以“茶星”自居,在茶與酒的對比中有他獨特的感覺。”燙腸如沸,茶打不過酒。韻如雲,酒在茶之外。品酒人,品茶人。酒固而廣,茶亦德”(《小序》)。
梅公交遊甚廣,放蕩不羈。他和住在桃花的老人很合得來。“我不知道姓什麽,所以我從花玻璃變成了酒囊飯袋。又攀上桃枝,坐在花叢中”,“老人以花朝為壽,飲後賜之”,直到夕陽喜氣洋洋地結束(《流浪桃花》)。米是壹個卑微的文人,他的詩名並不明顯。他視自己為知己,對母親頂禮膜拜,稱其“詩化氣質”(《柬埔寨米·華子》);王賢忠也是默默無聞,兩人七夕相見,被“不爭”、“不妒”、“不老”所鼓舞,笑對杯(與王賢忠);張益忠想勸他走出大山。相反,他用鄉村生活誘惑他。“近掃帚廟,種好菜,種好竹,看軒後寒山,如肘下。此外,他喝冰來支付他的錢,許多城市和村莊釀造糯米。從黃肥紫壯,咀嚼吟誦好詩,頗為奢靡,邀其“* * *賞黑甘白醉之樂”(《答馬》)也。
梅功懂人情世故,看慣了秋月和春風。《巖中靜事》中有“酒使人遠,石使人帥,琴使人靜,茶使人涼,竹使人冷,月使人孤,棋使人閑,水使人空,雪使人開”等壹系列比喻,所有的明詞明句都是前人所作。“興慶宮”只有四十二個字,上面只印了幾個點,如龍高燃、古柏壽藤、沈香閣、整容樓,然後寫的是歷代。莽山壹賊臨刑前啃掉母乳頭,以血的教訓警示後人“教訓嬰兒”(莽山賊)。錢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愛好高雅,尊重文人。在他的門簾下,十堰歐陽修和謝強遊子回家壹天,爬樓梯看雪,各有所思。“忽車馬渡水於伊嵐中”,即他傳歌命廚少留賞雪,是他崇高的愛(《錢文儺尊士》)。這可能是對過去的壹種懷念,以此來表達我的無能之情。
喝醉了也好,醒著也好,都是老頑童。
魏晉現太平,掃帚廟有眉。
(2020.12.22.日記,2021 . 6 . 19 . 10:18。第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