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家的味道是什麽菜?

家的味道是什麽菜?

坐標遼寧省東北部。

20歲的時候,我離開了家,離開了成長的城市。

離家的那些年,基本都是在外面吃快餐,方便又省時。偶爾想吃家鄉菜,可以找東北菜館,點幾個家常菜。餐廳做的菜很好吃,但是從來沒有家的味道。我覺得可能是餐廳有很多植物油和香料。後來空閑時間自己做飯,還是覺得缺了點什麽。那時候特別想念爸爸做的魚,媽媽做的燉菜,阿姨做的餃子。

慢慢的,我明白了我感覺缺失的味道是什麽。因為我從小就和爺爺奶奶壹起生活。周末的時候阿姨叔叔哥哥姐姐都會來家裏聚會,十幾個人聚在壹起吃飯。那時候桌子太小,坐不下。我姐姐和我經常圍著桌子吃飯。爺爺說,站著吃對我們有好處,我們想吃什麽就吃什麽。

不知道是因為我們家地處東北還是什麽原因。反正我家愛吃餃子,逢年過節都包。甚至在正月十五吃完湯圓後,他們還會再煮壹盤餃子。總覺得壹家人聚在壹起沒有餃子是不完美的。

鄉愁的味道不僅僅是父母做的菜,還有家人壹起吃飯時的幸福。只要聚在壹起,再簡單的飯也比得上山珍海味。

除了央視的小丫丫每天的美食生活,我覺得跟每個地方,每個家人的愛都不壹樣,沒有歸屬感。這也是分南北的生活習慣。這樣壹來,壹個家庭分老幼口味就不合適了。只要是綠色食品,蔬菜,肉類,都好吃,而且保證不會超標。按照回歸祖國,不添加任何添加劑,但是農村的蔬菜是光明的。

脆皮雞、清蒸魚、香噴噴的烤肉、鴨片、小龍蝦。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的家鄉青島就是壹座臨海的城市。很多當地的家鄉菜都是以海鮮為主。蝦,老虎,蝦米真的很好吃。鐵鍋魚、油燜大蝦、海鮮湯、海扇貝、蝦醬是我們這裏的特色菜,也是家鄉特有的味道。

吃蝦醬面味道不錯,蝦醬燉排骨和蘸蝦醬的小蔥更有家的味道。

要說什麽是家的味道,對我來說只有壹道菜,水煮雞!是的,我是廣西人!對於廣西人來說,水煮雞是逢年過節紅白喜宴中必不可少的壹道菜。沒有這道菜,還算什麽節日?沒有這道菜,婚禮吃什麽好呢?白切雞的做法很簡單。將殺好的雞放入開水中燙壹下,煮熟,撈起,切塊,擺盤。這麽簡單,怎麽會成為我們最難忘的最愛美食呢?

首先,當然好吃!雞要選擇閹割過的公雞,散養時間不能短於7個月,體重要在5-7斤之間,不胖不瘦,皮下壹點脂肪層剛剛好!殺雞後,將雞爪放入沸水中焯三次,收緊雞皮,然後放入鍋中燜25分鐘,用筷子夾住,不要出血。撈上來的雞肉趁熱塗上壹層薄薄的花生油,以保持雞皮的光澤和黃色。水煮白切雞要熟透,肉要剛剛熟,皮要酥涼,骨肉之間要有淡紅的血絲,以示肉質的嫩滑。煮久了就嚼不動了。煮的不好,整盆都是血紅色。妳不敢吃筷子!用時髦的話來說,做得很好。咬壹口,滿滿的肉,原汁原味;雞皮色澤金黃,酥脆有彈性;肉與肉之間,脂肪油流出,味道濃郁;雞肉嫩,肉厚,好吃。它使我流口水!

好吃的白切雞離不開好吃的醬料。應該說,醬料是白切雞的靈魂,是點睛之筆。白切雞的做法各家都差不多,只是醬料是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對於我們來說,醬就是家的味道,媽媽的味道,媽媽做的醬就是家裏煮的雞。常用的醬料有蔥姜醬油、花椒醋、糖醋檸檬、沙姜蔥油。我媽經常做的就是姜蔥油,我們全家都很喜歡。切好的雞塊,蘸壹點醬,味道變得更加豐富多樣,雞肉的鮮味也被激活。有時候只要把米飯澆上醬就能吃壹大碗。

不知道廣西人是從什麽時候開始吃水煮雞的。我只知道我小時候開始吃水煮雞。當我說要殺雞的時候,我知道我吃的是水煮雞,紅燒雞,辣椒雞丁。直到上了大學,走出山村,走進壹家飯店,我才知道。最多就是家裏的老母雞用高壓鍋燉湯。以前從沒覺得水煮雞特別好吃,但我覺得是必點的菜,除了水煮雞我們不會做別的。直到前幾年,家裏的兄弟姐妹都有了自己的事業,也沒有回老家過年。他們在吃年夜飯的時候,都拍了水煮雞的照片:廣東的四哥,福建的五哥,東北的二哥,江蘇的我們,老家的父母叔叔,都在中間位置。那壹刻,我真的好想哭,好想家。雖然我們遠離萬裏,生活在異鄉,但總有壹種氣味讓我們知道自己來自何方!廣西人是貼在我們身上永遠的標簽。在哪裏買的房,離開戶口都不重要!

說了這麽多,最後來介紹壹下這道名菜在廣西的做法。也許妳吃了它,就會愛上這種簡單、樸素、原汁原味的水煮雞!

配料:三黃雞蔣莎蔥姜醬油

做法:1。首先,把雞清洗幹凈,用大鍋燒開水。水燒開後,抓住雞爪,用熱水燙壹下雞,提起來,重復三次,收緊雞皮。將雞放入鍋中,水不要超過雞身的壹半,蔥打結,姜切塊,放入鍋中,小火煮25分鐘左右。不要蓋上鍋蓋。關火後繼續泡十分鐘左右讓雞肉把湯泡透。

2.準備壹盆冰水,把雞肉放進去,讓雞皮酥脆有彈性。拿起來後,切成塊,整理好。

3.姜、蔥花、姜末切碎,放入碗中。如果妳喜歡辛辣的食物,妳可以加胡椒。花生油加熱,倒入碗中,加入醬油和雞粉調味。

媽媽的荷包蛋

現代人會說荷包蛋沒什麽好奇怪的。是的,荷包蛋是現在人們最簡單的食物。

我出生於20世紀60年代末。我爸爸是個小文員,工資壹個月20多塊錢。我媽是農村婦女,在隊裏打工掙工分。我有三個兄弟姐妹,四個孩子,六個人的日常開銷都要靠父親的工資來捉襟見肘。所以我們家在隊裏總是經費過剩,每年都欠隊裏口糧。

我媽每天都要出去打工賺工分。作為老板,我要照顧弟弟妹妹們。農村的孩子都是大的帶小的。他們現在和小孩子壹樣貴,經常撞到身上受傷。為了鼓勵我照顧好妹妹,我帶的時候媽媽會答應給我煎荷包蛋。

家裏有兩只老母雞,每天能撿壹個雞蛋,平時攢錢,所以媽媽的承諾總是壹句空話。有壹次我媽煎了壹個雞蛋獎勵我。我吃了壹個蛋黃,兩個姐姐吃了蛋清。感覺世界上最好吃的就是煎荷包蛋了。

為了吃荷包蛋,我壹直很照顧弟弟妹妹。荷包蛋壹直是我記憶中最好吃的,壹直喜歡吹。

我這輩子吃過很多菜,記憶裏留下的好味道還是媽媽炒的荷包蛋。其實不管什麽菜,壹家人坐在壹起都能吃出出家的味道。

川味豬肉,家鄉的風味,混合了各種食材。

家的味道是什麽菜?

燉壹鍋濃濃的雞湯會讓我想起家的味道,也是小時候壹家人圍著桌子吃飯的場景。

小時候家裏養了很多雞,至少七八只。有些公雞會在雞長到壹定年紀的時候請人“排隊”。按照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閹割。

那時候的“線雞”都是人工的。雖然是很簡單的工具,但卻是神壹樣的技術。線不好,雞就容易死。

越過終點線的公雞長得又快又壯。雞湯特別鮮。燉後的肉易分離,細膩柔軟,彈性結締組織少,易被人體吸收。

我記得當時喝鮮雞湯,大多是周末晚上,中午很少喝鮮燉雞湯。

從殺雞放血(血也可以用來煲湯,用粉絲煲湯),到拔毛開膛破肚。最後燉壹鍋濃濃的雞湯要花很多時間。

那時候的竈具、炊具都沒有現在方便。燉雞真是壹件繁瑣的事情。但是繁瑣,我們這些孩子還是可以隔壹段時間吃壹次的。

雞湯多是簡單的用雞肉燉,或者用壹些蘑菇燉。在外面玩完跑回家,還沒到家門口就能聞到壹股濃濃的雞湯味...

其實我自己也偷偷對比過。相比我孩子的童年,她沒有我小時候吃的那麽多雞湯或者鴨湯。

我不好意思說出來。只是覺得清理雞鴨很麻煩,壹般都是排骨湯,省事。

現在每當我燉雞湯的時候,還會想起小時候喝過的濃濃的香菇雞湯。

蘑菇燉烏雞(3人份)

主料:烏雞適量,香菇40克,紅棗3枚。

調料材料:食用鹽5g,糖適量。

生產方法:

1:將幹香菇洗凈,放入冷水中,用適量白糖浸泡,避免香菇鮮味成分的損失。浸泡45分鐘左右,蘑菇變軟時撈出,控水備用。

2.將新鮮的烏雞宰殺,剁碎,洗凈,用清水浸泡5分鐘,再沖洗幹凈,放入燉鍋內。

3.紅棗洗凈後和香菇壹起放入燉鍋中,註入適量清水。(紅棗的數量可選,可以多放。)

4.壹次性註入清水後,如黃芪黨參燉烏雞的方法,燉約10分鐘,打開鍋蓋,撇去表面浮沫,再小火燉約3小時。

5.雞湯燉好後,放適量的食用鹽。鹽放進去的時候,不要攪拌。轉大火燉10分鐘。關火,不要半道揭開。

6.香菇燉烏骨雞湯燉完全後即可食用。

烏骨雞是江西省泰和縣的特產。小時候第壹次吃的時候,也是有點“震驚”。這雞真黑!

家的味道是什麽菜?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寫下自己的想法。

吃什麽樣的食物能讓妳感受到家的味道。其實每個人的口味都不壹樣,因為每個人都愛吃父母做的菜的味道,只有父母做的菜的味道才是他最喜歡的。我們80後家裏大部分都是媽媽做的菜的味道,因為80後的父母在家做後勤工作,爸爸出去掙錢。不像90後,每個家庭的生活條件都很好,出去打工的人少。

為什麽說家的味道就是父母做飯的味道?因為妳從小吃了很多父母做的飯,所以妳習慣了父母做的飯的味道。

我們現在在不同的城市長大。無論在哪個城市,都會懷念家的味道。所以過年過節要回家看望父母,不然就會想著在父母附近的周六周日回家看望父母。有些父母直接和他們的孩子住在壹起。父母在哪裏,哪裏就是家,所以父母和自己住在壹起是壹件幸福的事。來看看我最近回老家看望父母時做的菜吧。

兒子過生日:父母為他做的生日大餐。

周末在家做飯。

周末在家做飯。

家的味道是什麽,父母做的飯就是家的味道,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的味道。我希望妳有時間去看望妳的父母,多陪陪他們。

家的味道是什麽菜?

只要是爸爸媽媽做的菜,都是家的味道。爸爸有空也在廚房做飯,很好吃。紅燒肉鮮美可口,色香味俱佳。但是平時都是我媽做飯做飯。我媽媽總是說她做的菜沒有別人做的好吃,但我從來不同意她的觀點。我說,不,我媽做的菜很好吃,比飯店的好吃。媽媽笑了,我也笑了,不管什麽菜,媽媽都會做,但是好吃。

我媽媽老了。我辛辛苦苦做了各種菜,才知道做飯不是壹件簡單的事。我努力尋找媽媽做的菜的味道。當我能把菜做得有家的味道時,我媽走了。

家的味道,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