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珠山位於長興西北部,東臨太湖,三面環山,霧氣彌漫,氣候溫和,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山下流淌著清澈的水。這種獨特的生態環境為紫筍茶的生產創造了最理想的條件。
古竹紫筍茶每年清明至谷雨采摘,采摘壹芽壹葉或壹芽兩葉的茶芽。鮮葉采收後,需攤晾5-6小時,待含水量降至72%左右並散發出香味時油炸。其制作經過攤放、殺青、整理、攤放、冷卻、初烘、復烘等工序。最好的茶芽和茶葉像竹筍;上等茶芽的嫩葉稍展開,形似蘭花。
這種茶是半炒半焙,既炒又焙,所以形狀緊湊完整。香氣濃郁,湯色清澈,茶味鮮醇,回味甘甜。沖泡最好的紫筍茶時,選用當地優質的茶壺。茶湯色澤翠綠,味道清新爽口,隱隱約約有蘭花的清香。
早在唐代,古竹紫筍就被茶聖陸羽譽為“茶中第壹”。公元770年,古竹紫筍被正式列為貢茶,成為唐朝皇帝清明宴飲的必備品。至今已超過1,200年,是歷史上記載最早的貢茶。從明末清初到20世紀40年代,古茶逐漸消失。20世紀70年代末,為了恢復著名的紫筍茶,浙江省長興縣的有關單位密切合作,重新生產和種植紫筍茶,這種茶才得以重新成名。自1979試生產以來,被評為部級或省級優質名茶。1979年,古竹紫尊茶在浙江省名茶理事會被列為名茶。1986年,古竹紫樽茶在全國花茶、烏龍茶優質產品評選會上被評為中國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