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第壹次被提及是在1009的歷史書上。立陶宛統壹大公國成立於1240年。立陶宛和波蘭在1385年後三次聯合,於1387年接受天主教為國教。維塔烏塔斯大公統治時期(1392 ~ 1430),處於鼎盛時期,成為當時歐洲最大的國家之壹。
1795後逐漸被俄羅斯吞並。第壹次世界大戰期間,立陶宛曾被德國占領。1918二月16,李宣布獨立,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1920 10 10月9日,波蘭占領維爾紐斯和立陶宛東部地區,第二大城市考納斯成為立陶宛臨時首都。
1939年8月,蘇聯與德國簽訂密約,立陶宛被納入蘇聯的勢力範圍。次年年初,蘇聯入疆。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後,立陶宛被德國占領。1944年,蘇軍入關,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加入蘇聯。1990 3月11日,立陶宛通過《恢復獨立宣言》宣布脫離蘇聯獨立。1991 9月6日,蘇聯國務院承認其獨立,日立於9月17日加入聯合國。
擴展數據
立陶宛的對外關系:
立陶宛奉行務實的外交政策,重視睦鄰友好合作,努力擴大在波羅的海地區乃至歐盟的影響力。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加入了6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大力發展同烏克蘭、摩爾多瓦、外高加索和巴爾幹國家的關系,支持它們加入歐盟和北約。
2007年6月65438+2月21日,李正式成為申根協定成員國。2011擔任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OSCE)輪值主席國,積極推動其在應對跨國威脅、維護地區安全、發展與地中海國家關系等方面的合作。2012擔任波羅的海與北歐八國區域合作機制協調員。
2013下半年接任歐盟輪值主席國,將以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促進能源安全和“東部夥伴關系”為主要任務。2013年6月,當選為2014-2015年度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
中國領事服務網-立陶宛國家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