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太魚:將明太魚清洗幹凈,取出內臟,然後掛在外面凍幹。魚體內的水分升華幹燥,魚呈條狀。撕下來放在嘴裏嚼。越嚼越香。魚幹剝去皮,用特制的米飯包在完整的魚袋裏,放在鍋裏蒸,熟了蘸醬。這就是傳說中的魚包飯,也是琿春的特色。
2.石鍋飯:來到琿春後,妳會發現石鍋飯其實就是用石鍋蒸的米飯,還經常會加入壹些其他的粗糧或者粗糧。石鍋飯中的米飯顆粒分明,有特殊的香味,而粘鍋沿的部分往往會形成壹層鍋巴,增加了米飯的口感。因為拌飯本身沒有其他味道,需要和其他湯壹起吃。
3、羊肉串:其實琿春這邊的羊肉串優勢主要體現在兩點。壹個是琿春有優質的延邊黃牛,壹個是離韓國人聚居地最近的地方自然有最正宗最好吃的燒烤蘸醬。再加上琿春令人感動的食品價格,吃壹頓破冠肚臍眼的燒烤也花不了多少錢。
4.人參雞湯:人參雞湯是朝鮮族的名菜,是肉類食品和滋補食品的完美結合。人參雞湯不僅不油膩,而且清爽可口,營養價值高,還有壹股藥味。湯裏的燉雞很難吃,筷子下骨肉分離,肉香還帶著米飯和藥香。
5.泡菜:泡菜在韓國人的日常飲食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幾乎可以和主食平起平坐。常見的有辣白菜,辣蘿蔔,拌桔梗,拌豆腐,拌明太魚。而且這種食物是典型的千味雜陳。幾乎沒有兩個家庭或者兩個餐館會做出味道完全壹樣的泡菜。雖然甜、酸、鹹、辣等基本口味都不會缺席,但它們之間的相互比例和配合卻大相徑庭。
6.做蛋糕:做蛋糕是壹種朝鮮風味的面食,在舊農歷三月祭祀時供奉給神靈。糯米或黃米用清水洗凈,黃豆炒熟,磨成鹹細面備用。將煮熟的糯米放入木槽中,用浸過水的木錘搗碎,倒在事先準備好的石板上,再用浸過水的木錘打成餅。壹邊打,人們會從側面撥,使其粗細均勻。打好後撒豆面吃。
7.湯飯:米飯是韓國人最常吃的主食之壹。壹鍋湯,壹碗飯,幾個菜就是壹頓飯,牛肉湯就是這壹鍋湯的代表之壹。琿春牛肉湯采用延邊當地生長的黃牛肉為原料。牛肉和牛骨放在鍋裏煮久了,不用加太多復雜的調料,只為了激發牛肉原有的鮮美味道。配湯和肉壹起上桌,然後撒上蔥花和香菜。
8.延邊黃牛:延邊黃牛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壹個肉用兼肉用的牛品種。延邊黃牛高大健壯,適應性強,肉質細嫩,汁多味美,軟糯適口,無酸味。延邊黃牛作為國家資源保護品種和中國五大地方良種之壹,具有優良的品種特性和肉用特性,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已成為在國內外市場享有壹定聲譽的高檔肉牛品種。
9.海鮮:雪白細嫩的魷魚在鐵板上噝噝作響。刷完鮮醬,漸漸變成誘人的深紅色。厚厚的三文魚生魚片靜靜地躺在冰上,橙紅色的紋理依然清晰可見。還有爪蟹和黃厚籽蟹。這些饕餮盛宴,光是擺上餐桌,就能讓吃貨們“流口水三千尺”。
10,冷面:第壹次來琿春,壹定要嘗嘗冰碗冷面。當壹個大大的玻璃海碗裏盛滿了湯和面條,妳難免會張大嘴,半驚半急。不要急著和面,用大勺子舀壹勺涼面湯,喝壹口。強烈的酸甜刺激瞬間襲來,刺激著嘴角的每壹個角落,身體的每壹個細胞都仿佛瞬間被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