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頤和園是萬壽山和昆明湖的總稱,總面積290公頃。整個區域的布局可分為三個部分:政治活動區、生活居住區和風景瀏覽區。
政治活動區,以仁壽宮為主體,是召集大臣、處理政治事務的地方。景區瀏覽區以萬壽山為中心,分為千山、昆明湖、後山三部分。樂壽堂是它的臥室。頤和園有3000多座形態各異的宮廷園林建築,728米長的長廊,8000多幅彩畫,是其他園林和園林無法比擬的特色和長處,被列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壹。
擴展數據:
北京頤和園建於公元1750年,1860年戰爭中嚴重損毀,1886年在原址重建。其亭閣、長廊、殿堂、寺廟、小橋與自然山川、開闊湖泊和諧而藝術地融為壹體,是我國風景園林設計的傑作。
頤和園是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以仁壽殿為中心。是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坐堂聽政、會見外賓的地方。仁壽堂後面是三個大四合院:樂壽堂、玉蘭堂和易雲堂,分別是慈禧、光緒和後妃居住的地方。易雲亭東側的德和園戲樓是清代三大戲樓之壹。
從萬壽山之巔的智慧海望去,頤和園由佛閣、德惠殿、排雲殿、排雲門、雲輝玉宇坊組成,形成了鮮明的中軸線。山腳下是壹條700多米長的“走廊”。廊梁上有8000多幅彩畫,被稱為“天下第壹廊”。長廊前面是碧波蕩漾的昆明湖。昆明湖的西堤是仿照西湖的蘇堤建造的。
萬壽山後山、後湖古木參天,環境優雅,有藏族寺廟,有蘇州河古商貿街。在後湖的東端,有壹座仿無錫吉昌園而建的諧趣園,小巧玲瓏,被稱為“園中之園”。頤和園的整個園林藝術構思巧妙,在中外園林藝術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園林藝術傑作。
人民網-世界文化遺產:頤和園
人民網-北京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