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跑
平地起步全速為“20.20km/h”
超過了就是作弊。這是“MC測速表”MOD給出的數據,精度也很高。
側向跑
MC法是根據平方數來計算的。無論妳往哪個方向走,都能按時平均到達下壹個方塊。
所以用方塊的測速算法,無論是向前跑還是和諧跑都顯示相同的0.22,所以妳對著方塊對角跑會更快。
從20.20/小時到20.62公裏/小時。
跑和跳
每壹跳都可以在彈起的瞬間產生速度,然後隨著弧度彈性降低速度。
跑跳可以提速50%,也就是+10km的浮動速度,會有30km的閃現。
連續跳躍
全速起飛提高到30km時,會因為移動而被空氣置換接管,此時會保留20.60km以上的速度。
關鍵是下降落地的瞬間會有壹個24km的瞬時速度,然後依次下降到原來的20.20km的速度。
跳躍就是利用這個原理,在落地瞬間以24km-20.20km的速度下落的過程中再次起跳。
會加到40km,因為保持了30km的全速。就這樣,看似不可能的事情發生了。
30km+15km(50%)=45km,但實際只到了44。最多XXkm,因為30km的速度不能完全保留。
另外,如果落地後速度回到20.20km,就不會出現30km的跳躍。
5.頭部跳動
老玩家相信大家都知道冰道加速這個東西。我上面說過,爆炸速度是在每次起飛的瞬間。
如果抱頭就快速落地,然後再次起飛,形成持續爆發加速的狀態。
連續44km/h可不是鬧著玩的,跑酷的時候不要錯過集合地點。
現實中不能這麽玩,請不要模仿。
冰道可以讓速度的波動更加平穩,所以爆發後踩冰會很大程度上保留這種全速狀態。
這時候因為妳的連續爆發和連續速度疊加,就是44公裏+22公裏(50%) = 66公裏/小時。
相當於妳能玩的極限速度。
6.跨步跳(不是腳尖跳)
腳跳有三種:平腳跳、豎腳跳、平假跳、豎假跳。
平地逐級跳:每次下潛的瞬間在腳下放壹個方塊,多用於穿越海洋和淺水。
因為高度差,會比正常下降速度提前再次起飛。雖然速度上沒有4字頭的km,但是會在短時間的爆發中超越平跳,但是這是相當考驗操作的,難度不大但是錯誤率很高。
垂直墊跳:玩生存建築的都知道,跳起來墊腳下的方塊是垂直的。
這個操作本身沒有速度加成,但是結合跳躍的技巧可以讓它發揮非常高的作用。
(操作過程:跳起來按加速度+W,鼠標指向腳下放壹個方塊,在地上跳。)
假跳:假跳只能在壹些被建築限制的區域使用。假跳也叫虛擬腳步跳,在客戶端和服務器端之間產生壹個發送信號的延遲,保持客戶端原來的即時實體,這樣妳就可以踩在那個方塊上再跳壹次。重點是別人看不到這個方塊,包括妳自己,而且只是壹瞬間,很搞笑~
平地假跳:和平地跳壹樣,只不過是假的,而且妳也不想在某些服務器上放方塊玩超遠距離跳。這個方法可以解謎。當然,這個功能在冒險模式下可能不起作用,而妳電腦上的遊戲模式也僅限於方塊的擺放,所以不會出現這種延遲導致的虛擬方塊。
垂直假跳:跳,跳,跳,跳,跳,跳,跳,跳,跳,跳,跳,跳,跳,跳,跳。自己的網速越快越有效,也容易斷網或者被踢出去。
7.斜跑加速度
斜跑比直跑快,斜跑可以更快地把速度提高到全速。
8.步進加速度
這是最少人知道的加速度。很多人會發現,跳完臺階不是跳起來而是抖了壹下。是的,這種顫抖實際上是由妳的爆發引起的。爆款留著,人沒跳起來,加速了效果,但我對這個東西研究不深,目前靠運氣。
比如上坡的時候按住沖刺跳,妳會發現上樓梯的速度比別人快很多。也可以連續按空格,但是會有問題,可能會被梯子攔住。
這種上坡狂壓空間的做法類似於頭跳,但這才是真正的無縫爆發。手動的越快,爆炸的越多,然後妳就比別人快,因為妳起跳的次數比別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