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自己,好好喝湯。
1.不要只喝雞湯不吃雞。
2.產後不宜立即喝雞湯。
老母雞營養豐富,是很好的滋補品,但是新媽媽產後不能馬上吃。
壹是因為老母雞脂肪多,新媽媽產後腸胃消化功能較弱。過早喝油膩的雞湯,容易影響胃腸道的消化功能。脾胃不好的媽媽甚至會拉肚子。看到這裏,馬寶會說,油膩的肉湯不適合產後立即飲用嗎?是的,馬寶舉壹反三的能力不錯!
二是因為老母雞肉中含有較高的雌激素,而雌激素對催乳素有抑制作用,不僅不能促進泌乳,反而會引起回奶,從而影響乳汁的通暢;同時,也有另壹種觀點認為,母雞經過母親消化吸收後,真正能在體內發揮作用的雌激素很少,不必過分關註老母雞的雌激素。所以江湖上有壹種觀點認為心理功能也是壹種功能,所以很多人認可老母雞回奶的功能。因此,建議最好在產後10天左右,產婦乳汁分泌充足後,再吃母雞。
3.產後壹周吃壹只公雞可以促進泌乳。
相比母雞,產後壹周內吃燉公雞更合適。公雞體內含有雄激素,可以抵抗雌激素。燉公雞會促進乳汁分泌,公雞脂肪少,媽媽吃了不容易長胖,有助於哺乳期保持好身材,也不容易給寶寶造成腹瀉。
但值得註意的是,當乳頭堵塞時,即乳房脹大無奶時,不要吃公雞給奶,否則會引起乳腺炎。
4.哺乳期不要大量吃雞酒。
南方很多地方都有孕婦吃雞酒的習慣,但哺乳期婦女攝入酒精可能會抑制母乳的分泌。雞酒中的酒精通過母乳餵養進入寶寶體內,影響寶寶的大腦發育,對寶寶的神經系統影響很大。攝入酒精的嬰兒不僅會經常打瞌睡,還會因為酒精的積累而影響智力,從而導致智力低下的危險。比如生個奶苔濕疹的寶寶,也可能和寶寶酒精過敏有關。醫生提醒,哺乳期的媽媽要盡量減少酒精攝入,不要大量吃雞酒。
5.“坐月子吃四十只雞”沒有科學依據
不可否認,雞肉確實對女性坐月子有很大的作用,也會補充很多營養和活力。前幾年,大部分女性坐月子都是靠吃雞、雞蛋、雞湯度過的。自古以來,孕婦產後坐月子時補充的肉類通常是雞肉,但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比以前好了,營養成分也比過去豐富了很多。補充的肉不僅僅是雞肉。坐月子期間,食物要多樣化,營養要更加均衡。不壹定要吃雞肉,瘦肉、排骨、魚、蛋也有滋補作用。產後吃壹定量的肉是正常的,但不能過量。
那麽產後坐月子應該如何科學飲食呢?坐月子吃得健康,周邊飲食搭配巧妙!
1.坐月子第壹周:主要是“排”
因為新媽媽剛生完孩子,體內激素大量減少,身體過度消耗。所以她第壹周要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服用生化湯,促進子宮惡露排出。可以帶米粥,軟飯,爛面,雞蛋湯等。作為主食,同時避免吃辣椒、酒、咖啡等辛辣食物。
2.坐月子第二周:重在“調整”
這個時候可以盡量多吃補血的食物來調節血氣。蒸軟的蘋果、梨、香蕉可以緩解便秘癥狀,富含鐵,是完美的維生素補充。大棗、豬蹄花生湯、豬肝等加少許枸杞、山藥、茯苓也是不錯的食譜。
3.坐月子第三周、第四周:主要是為了“補”
可以選擇催乳飲食,同時開始進補。補充壹些熱量較高的食物,如雞肉、排骨、豬蹄等。同時還有鯽魚湯、豬手木瓜湯、髓魚湯用於哺乳。可以選擇溫和的水果,如蘋果、橘子等,促進食欲,預防產後便秘。
坐月子是改變女人體質的最好機會,但如果坐不好,影響會持續壹生。所以,準媽媽們要學習科學的坐月子理念,不僅在飲食上多關心自己,在生活觀念和心理調節上也要遵循科學的方法,讓自己和寶寶都能享受到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