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的“八寶飯”並不是由什錦水果、果脯、紅棗、花生、蓮子、糯米、白糖、豬油組成的高級正宗八寶飯,而是將大米、小米、玉米、豆渣、綠豆、紅豆、黃豆、米豆壹起煮成的長征路上常吃的“八寶飯”。在那些艱苦的歲月裏,毛澤東就是吃了這種“八寶飯”,才有了他的感情。他和“長征雞”壹起,從井岡山、長征路到延安、西北坡、中南海。
什麽是“長征雞”?紅軍長征期間,生活非常艱苦。油鹽醬醋都沒有,雞鴨魚肉更是鳳毛麟角。偶爾改善壹下生活,不是缺油就是缺鹽。燉雞找不到合適的配菜,土豆蘿蔔茄子經常壹起煮。毛澤東風趣地將這道菜命名為“長征雞”。毛澤東,湖南人,愛吃辣椒,愛吃豆豉椒炒。他幾乎每天都吃,沒有辣椒就吃不下。
毛澤東飲食的另壹個特點是他喜歡吃紅燒肉,他想吃肥肉。他說“肥肉能補腦”。1929年春,紅四方面軍轉戰瑞金,買了些豬,殺了過年。給每個幹部戰士發了壹碗。當時紅軍官兵是壹致的。有的戰士壹看到碗裏全是肥肉,馬上向司務長抱怨分配不公。軍需官解釋說:“幹部白天壹起行軍打仗,晚上幹活,吃瘦肉補腦。”正在這時,毛澤東來了。他把瘦肉倒進鍋裏,盛了壹碗肥肉,笑著說:“同誌們,肥肉補腦子。”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仍然過著非常簡樸的生活,仍然愛吃紅燒肉。回到韶山,他出錢養豬,請全村人“吃”紅燒肉。整個村子像過年壹樣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