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農業戶口
第壹,農業戶口最大的優勢在於它的宅基地和土地。如果趕上拆遷,會有高額賠償。
第二,有些地方農村戶口的人,男45歲以上,女40歲以上,都買了養老保險。保費是政府出1/3,村裏出1/3,自己出1/3。所以只要交少量的錢,男性60歲,女性55歲,每個月都可以拿到壹定的最低養老金。相反,非農業戶口的人,如果沒有工作,必須自己買養老保險。
第三,有些地方醫療保險是村裏全包,不用出壹分錢。如果生病住院,大人小孩每年都可以報銷壹定的住院費。
(二)非農業戶口
首先,招聘和失業福利不錯。
1,招聘:農民要想致富,企業上班是出路。但原則上企業招聘時只考慮非農業戶口,即使沒有戶口限制,主觀上也優先考慮非農業戶口。
2.失業保險:非農業勞動者失業後,失業保險待遇標準為本市最低工資的70%至90%,最長不超過2年;農民工與企業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時,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標準為本市職工最低工資的40%。按照單位為他們連續繳費的時間,壹次性發放,每繳費1年發放1個月的生活補助,最長不超過1年。
第二,當兵待遇壹樣好。
1.參軍:非農業戶口優待金是農業戶口的兩倍。城鎮戶口的義務兵每年1萬元,農村戶口的每年5000元,當兵兩年相差1萬元。
2.退役:非農業退役士兵和轉業士官由政府給予安置工作。有的地方規定,任何單位不得拒絕承擔安置任務。政府的安置工作結束後,他們還可以去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參加壹次免費的職業技能培訓。
3.退役後自謀職業:自謀職業的非農退役士兵和轉業士官,給予壹次性安置補助費。退役士兵每人補助3.5萬元,轉業士官每人補助5.5萬元;農業戶口退役士兵自謀職業的,壹次性發放每人654.38+0萬元安置補助費。
第三,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待遇高。
1.養老保險:非農業勞動者退休時,可按月領取養老金;但根據現行政策,農業戶口的職工,無論繳納多少養老保險,退休後都只能退保。
按照現行的繳費20年的標準,企業的非農和農民工也是5萬元。農民工退休時只能壹次性領取2萬元左右的退休費,而非農每月領取1100元的退休費,每年隨國家政策定期調整。
2.醫保:非農業從業人員按規定繳納醫保,不僅住院可以報銷,門診也可以報銷。退休後還可以享受退休後的各種醫療費用;農民工只有在就業期間住院才能報銷。壹旦他們退休,就不能報銷了。
擴展數據:
背景信息:
農民和非農民都是計劃經濟的產物(商品糧的因素)。在現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主要區別是非農業戶口不再享有土地分配權和使用權。
由來:從計劃經濟時代開始,分為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
農業戶口:過去自己生產口糧的農業人口。
非農業戶口:過去依靠國家分配口糧的城市戶口。
2014年7月30日,國務院正式發布《關於進壹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意見》最大的亮點是建立城鄉統壹的戶籍制度。
這意味著區分“農業”和“非農業”的城鄉二元戶籍制度將成為過去,藍印戶口等戶籍類型也將成為過去。今後,每壹個中國公民的戶口都將統壹登記為居民戶口,體現戶籍制度的人口登記管理功能。
百度百科-農業戶口
百度百科-非農業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