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是代溝和生活習慣,這當然是婆媳關系中非常重要和關鍵的壹點,但有時候,追根溯源也有明顯的源頭,那就是敵意和偏見。
莫名其妙的敵意會給人壹種先入為主的觀念,那就是妳做什麽都是錯的,好與不好,錯與不對。敵意和偏見無論如何都會讓兩個人隔著壹堵透明的墻,這是婆媳之間最大也是最難解決的問題。
我經常為壹些婆婆感到委屈,因為有些婆婆其實做得很好。但是,我媳婦不喜歡婆婆,但是如果她自己的媽媽做了這些事情,也許她媳婦就不會有這麽大的反應,對婆婆寬容,對婆婆苛刻。
婆婆也是如此,明明對媳婦表現出孝心,婆婆卻只是覺得媳婦別有用心,背地裏憋著惡感,患了妄想癥,或者凡事都為兒子女兒著想,偏袒外婆家,對兒子女兒寬容,對媳婦苛刻。
說白了,其實就是我們不把對方當自己家人的原因。就像我前段時間寫的壹篇文章,婆婆手把手的教媳婦做家務,媳婦壹會兒忙的像陀螺壹樣,看著旁邊的老嫂子,悠閑的逗著寶寶,無所事事,就很不服氣的問婆婆為什麽嫂子不能幹活。
婆婆的回答也很自然。嫂子就是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然後回來當客人。客人如何能在家裏找到工作?
聽起來有道理,但仔細想想,妳是偏向女兒,不想讓她工作。妳媳婦這時候怎麽能不生氣不吵鬧?
妳女兒是她的掌上明珠,她媳婦是別人的小公主。這年頭誰不是嬰兒?媳婦有義務勞動,女兒卻沒有?完全沒有道理,就是敵意和偏見蒙蔽了他們的雙眼,打亂了他們的主觀判斷,導致婆媳關系像滑鐵盧壹樣跌入谷底。
解決婆媳問題很難,簡單說也很簡單。客觀的看問題,不要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多為對方考慮,少壹點偏見和敵意,多壹點包容和體諒,即使不像母女,也要懂得像對待客人壹樣對待對方。
有的婆婆會覺得自己有壹兒壹女,不需要媳婦的孝順,也不需要花精力和媳婦搞好關系。那妳就錯了。
兒子雖好,但沒有女人細膩,兒子孝順卻不懂得從細節上關心老人;女兒雖然好,但也有自己的小家庭,不壹定能事事都和需要孝順的公婆在壹起。
妳不得不承認,老人們有了對子女的孝心,有了對媳婦的孝心祝福,晚年的生活質量會更高。
另壹方面,如果和媳婦相處的好,會給自己留條後路。否則就會出現因果循環。今天的不寬容,不理解,將來會變成壹個結果,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了。
金女士給我講了她愛死婆婆的那些年,讓人心酸。仇恨就像壹粒種子。妳不知道那顆種子什麽時候已經深埋在地下,慢慢生根發芽了。等妳發現的時候,它已經枝繁葉茂,錯過了連根拔起的最佳時機,壹切都無能為力。
金女士通過媒人認識了丈夫。丈夫家庭普通,金女士出生在普通家庭。他們家庭條件差不多,所以合適。
金女士主要是喜歡丈夫的品德。她雖然話不多,但很踏實。她是個踏實的人,工作很努力。她是壹個適合做丈夫的男人。於是金女士和老公談了壹年,第二年就嫁了。
出門前,我媽跟我說,金女士跟公婆結婚壹定要有耐心,不要跟她耍小脾氣,要孝順公婆,做什麽事都不要忘了公婆。金女士是壹個孝順善良的女孩。結婚後,她壹直遵循母親的教導,恪守婦道。她把公婆當成第二父母。
但是,婆婆不太喜歡金女士。後來金女士才知道,她結婚後就和丈夫分居了。其實金女士並沒有促成,但她老公是個講道理的人。壹方面金女士做起來並不難,另壹方面也是為了獨立,讓她獨立了。
但是我婆婆不這麽認為。本來家裏完全可以住壹個傭人。金女士壹進門,兒子就要分了。她覺得金女士在枕頭上搗鬼。
那時候的金女士很單純。她以為婆婆和媳婦雖然不好相處,但心裏是熱的。她用壹顆火熱的心罩著婆婆,她可以罩著婆婆,融化婆婆。
雖然不住在壹起,但金女士堅持每個休息日都帶著丈夫去看望公婆。老公有時候也會覺得無聊,但金女士覺得這樣做很有必要,也是為了讓婆婆多看看她的態度,以此來改變事情。
金女士也經常帶婆婆逛街。逢年過節壹定大包大攬,市面上見過的各種補品和新鮮玩意兒,金女士幾乎都買過。說到這,金女士也無奈的笑了笑。
“說實話,我還沒有對自己的父母這麽上心過。每次回家都不幫什麽忙。相反,我的父母在我們離開時已經帶了很多東西回去。連我老公都說我簡直就是父母家的討債人。我空手而歸,滿載而歸。
但是在婆婆家,我就是為了三個媽媽不顧壹切,什麽都搶著做,買最好最貴的東西,不然我想我是拿不到的。"
金女士得到婆婆的回應了嗎?她當然有,但這種回應比什麽都沒有還糟糕。
那是壹個巧合,有壹次金女士回娘家,她嫂子正好也回去。金女士還是像往常壹樣趕著上班,做了壹大家子人飯,吃完飯忙著洗碗。她婆婆根本不理會,直接把她小姑帶回房間私聊。
在洗碗的路上,金女士發現洗潔精不見了。婆婆壹直有囤貨的習慣,金女士就問婆婆放洗潔精的地方。剛到門口,就聽到婆婆和嫂子在抱怨。
“妳嫂子整天給我買這買那。都是好東西,但是價格不便宜。上次去雲南旅遊,帶了壹萬多的手串。我真的很願意為這個老女人花錢。”
婆婆終於誇自己了,金女士喜出望外,還沒等金女士高興,婆婆就繼續說了起來。
“不僅僅是花我兒子的錢。她願意花掉它。我心疼我兒子!”
金女士聽後苦笑:“天地良心,我給婆婆買東西從來都是花自己的工資,還有壹部分是家裏人的私人禮物。去雲南旅遊我自己都不想買東西,只是給婆婆買了,別人壹點都不領情。我當時真的覺得自己特別可笑。”
金女士心裏暗暗難過,但為了家庭和睦,也只能裝作沒聽見,沒有發作,甚至沒有告訴丈夫。
但即便如此,金女士也沒有怨恨婆婆。畢竟婆婆表面上並沒有和金女士發生戰爭。她覺得沒必要自己去捅破這張足夠的紙。這個善良的女人還是處處為婆婆和婆家著想,把這件事放在肚子裏。
金燦女士忍受著,但她不是處女。她能忍壹時,不能忍壹輩子,更不可能縱容別人壹次次傷害她的感情。
沒過多久,金女士懷孕了。要知道她小姑結婚比金女士晚,懷孕卻比金女士早。婆婆沒少給金女士白眼,還經常盯著金女士的肚子說些奇怪的話。
或許是妯娌之間的攀比,讓金女士壹直耿耿於懷。懷孕了,金女士覺得婆婆再也沒有挑剔的借口了,自然很開心。
正如金女士所料,她的婆婆確實緩和了對女士的態度。就在金女士覺得自己的好日子要到了的時候,壹件小事發生了。
金女士八個月大的時候,肚子大得像個盆,需要人貼身照顧,就找婆婆幫忙,婆婆卻以要照顧小姑坐月子,只能偶爾看壹眼為由拒絕了。
金女士心很大,並沒有不開心。畢竟小姑真的很需要人照顧,婆婆偶爾能照顧自己就很感激了。
金女士愛吃榴蓮,孕晚期幾乎每天都離不開榴蓮。她老公幹脆搬了個箱子回家,就是有壹次婆婆來幫忙做飯。金女士出於禮貌拿了壹塊榴蓮給婆婆,婆婆認為榴蓮貴,不肯吃。為了讓婆婆放心,金女士告訴了婆婆,誰知婆婆聽到後有點不高興,表情怪異,很快就走了。
金女士懷孕期間不怎麽接觸數碼產品,尤其是回家生完孩子後,手機幾乎都是閑置的,電腦也不怎麽玩。她平時看書,研究菜譜,婆婆無疑知道這壹點。那天金女士無聊刷了壹會手機,結果刷了婆婆的朋友圈。看完之後整個人都不好了。
婆婆的朋友圈沒有指名道姓,但壹眼就知道她說的是自己,只有短短的壹句話。
“選貴的人要小心嘴!”
金女士越看越生氣,氣得渾身發抖。也許懷孕期間更容易情緒化。現在她決定再也不要像面團壹樣,被壓得滾圓,就像電視劇裏的黑化壹樣。她馬上給婆婆贊了壹句,隨機發了壹條朋友圈。
“我等妳,老無所依!”
現在孩子兩歲了,金女士從那以後幾乎和婆婆斷絕了聯系。如果她有事的話,她會讓她老公走的。婆婆想見孩子,可以過來,但絕對不會抱在懷裏。有時候她直接帶孩子去她父母家。婆婆要看寶寶,就得提前預約,不然看不到。
老公沒有金女士的催促很少回家,也想不出公婆需要什麽。我嫂子有家,不經常回娘家。偶爾回娘家吃個飯,壹根手指頭都不會動。婆婆終於記住了金女士的好意,漸漸開始後悔。
婆婆開始主動向金女士示好,請金女士回家吃飯,但金女士也和婆婆壹樣愛答,現在金女士和婆婆的互換位置也歷歷在目。
最後金女士跟我說,就像她發的朋友圈壹樣,婆婆現在還風華正茂,沒什麽好隱瞞的。即使她後悔了,她依然傲慢,不肯認錯,示弱。但等她老無所依時,總有壹天會求她。她現在要做的就是等,等她老無所依,等她後悔,再考慮要不要原諒她。
我們不把金女士的婆婆當人格。其實很明顯,金女士的婆婆顯然是個頑固的老太太,從壹開始就對金女士有敵意。從金女士進門的那壹刻起,她就把兒子想要獨立和分離的願望,這個大鍋緊緊地扣在了金女士的頭上。從此,她對金女士的兒媳婦的態度不再客觀。
再加上她的怪癖,過度解讀了金女士的孝心和壹切善意的舉動,曲解了金女士的良苦用心,只關心自己的兒子和女兒,卻從不考慮金女士的感受,更不想去理解金女士的意思。
如她所願,用自己的偏見和敵意,把壹個善良的媳婦,強行變成她心中所想的那種媳婦。真是可喜可賀。
言歸正傳,真希望婆媳之間能簡單壹點。不要過度解讀對方的想法。如果對方對妳好,那妳就欣然接受,不要去想對方的用心。
對方能有什麽意圖?除了期待婆媳關系和諧,家庭美滿,他們還能想什麽?不要以對方的態度來判斷對方。也許妳是對的,但如果妳錯了,那妳就是在自尋死路。
客觀看待婆媳問題,設身處地從不同角度考慮問題。如果妳不明白,妳不妨相信眼見為實和善待對方,這也是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