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疾控中心寄生蟲病研究所所長指出,食源性寄生蟲病都是因為吃生食引起的,比如吃生的魚蝦、豬肉等,可能會導致肝吸蟲病,壹旦患病會增加經濟負擔。但是根據目前的數據來看,還是有很多人有吃生食的習慣。為什麽?
第壹,地方差異。壹般來說,南方人沒有吃生食的習慣,主要是在壹些沿海城市,比如廣州、上海。這些地方盛產海鮮,所以這裏的人們也保持著生吃海鮮的習慣。他們壹般就著海鮮蘸醬直接吃,因為這麽多年都是這樣吃的,所以不覺得對身體有害。
第二,生吃可以保留食物原有的營養成分。在很多人的潛意識裏,吃生食的營養價值更高,因為不會破壞食物本身的營養成分,也不會讓營養成分流失。但事實上,很多食物都含有某種細菌。如果細菌在烹飪過程中沒有被殺死,它們會破壞我們的防禦系統,導致我們生病。
第三,人對新事物的好奇心。其實很多人都知道生吃海鮮有害健康,但還是抱著好奇的心態去嘗試,因為有些人覺得這樣吃海鮮很新奇很高級,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忍受海鮮的味道,所以要盡量不吃生吃海鮮或者其他食物。壹旦發現自己真的感染了肝吸蟲病,壹定要及時進行驅蟲治療,避免進壹步的危害,尤其是避免膽管癌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