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粵菜的特點及成因

粵菜的特點及成因

雞肝火腿雞片

著名的廣州菜。以海南島的文昌雞為主料,配以火腿、雞肝、城郊菜,熟、蒸、炒。這道菜外形美觀,醬汁鮮亮。

原料

嫩雞肉1.250克,熟瘦火腿65克,雞肝250克,城郊菜300克,精鹽5克,香油1克,料酒和味精1.5克,濕澱粉1.5克,濃湯25克,淡湯2000克,熟豬油和肉湯75克。

制造工藝

全雞小火煮15分鐘,去骨,斜切成24塊;雞肝用精鹽煮至剛熟,取出切成24塊放入碗中,火腿切成24塊同樣大小;雞肉、火腿、雞肝片間隔放置在蝴蝶上形成魚鱗狀,雞頭、雞翅、雞尾放入雞的原型。小火蒸熟後,取出雞肉瀝幹水分;加入油、料酒、高湯、味精、濕澱粉勾芡,加入香油。

蠔油鳳爪

著名的廣州菜。廣東人嗜吃雞爪,吃法很多。不過這道菜的烹飪方法是精心制作的,先煮後炒再燉。成品菜是金黃色的,表皮下含有。

原料

雞爪750克、蔥姜20克、醬油蠔油30克、味精15克、大料、陳皮10克、精鹽、胡椒粉、香油10克、糖50克、料酒25克、胡椒面5克、花生油100克、湯。

制造工藝

雞爪脫去外皮,去掉腳趾,用醬油拌勻;油七成熱時,放入雞爪炸至紅色,用清水浸泡2小時,控制水分,用姜、蔥、精鹽、糖、味精、料酒、醬油、湯、八角、陳皮、花椒蒸熟,撈起雞爪,留原汁;中熱油,加料酒、湯、雞爪、蠔油、糖、味精、生汁、醬。

麒麟鱸魚

廣州菜以其特色而聞名。這道菜很講究它的盤子,切好幾種食材。

原料

海鱸魚1000g,香菇6個,火腿300g,竹筍150g,姜片20g,精鹽8g,酒25g,胡椒粉2g,味精2g,蔥15g,香油。

制造工藝

(1)將鱸魚切去頭尾,從中段背面切2大塊,每塊斜切成6小塊,然後用精鹽、酒、胡椒粉、味精腌制,香菇泡好後切成12塊;魚頭和魚尾放在盤子裏,

(2)取1片魚、香菇、火腿、竹筍成團,***12片,入蒸鍋蒸8分鐘,然後加鹽、味精、水、香油、澱粉勾芡。

皮皮乳豬

特點制作工藝精細,色澤鮮紅,皮軟肉嫩,風味獨特美觀,馳名中外。

原料

宰殺乳豬1頭(重約15公斤),千層餅130克,洋蔥球150克,糖醋菜150克。植物油25克,木炭7-8公斤,糖65克,豆瓣醬100克,芝麻醬25克,甜醬100克,汾酒7克,糖醋烤乳豬150克,紅腐乳25克,五香鹽65克,蒜泥5克。

制造工藝

(1)把乳豬放在病例分析上(胸部向上),從嘴開始,穿過脖子到背骨尾部,沿胸骨中線劈開(註意不要損傷表皮),取出內臟(留腎)。

(2)將豬內外洗凈瀝幹水分,使豬殼平整。把豬腦挖出來,把兩邊的每個牙縫都劈開(註意不要損傷舊皮)把上下分開。取出第三根肋骨,打開扇形關節取出扇形骨,輕輕切開附近的厚肉和臀部的厚肉。

(3)將五香鹽均勻的撒在豬腔內,然後用鐵鉤將肉掛起來,腌制30分鐘左右,晾涼。

(4)將豆瓣醬、芝麻醬、腐乳、汾酒、蒜泥、白糖(25g)均勻撒入豬腔,腌制20min左右,用專用燒叉從臀部插入,穿過扇形關節,最後放在臉頰上(註意不要刺破腹部皮膚和肘部皮膚),然後將豬頭斜向上,用清水沖洗皮膚上的油,重復使用。

(5)將木炭放入烤箱中點燃,然後放入乳豬中用小火烤約15分鐘。當它熟了的時候拿出來。腔內用4厘米寬的木條將豬從手臂支撐到脖子,木條在前腿位置橫向展開,使豬向四周伸展。將烤好的前後蹄用水草(或小繩)綁好,分別用鐵絲將前後腿對稱鉤住。

(6)將烤箱中的木炭放入前後堆,將頭部和臀部烤約10分鐘,呈深紅色。然後在豬皮上均勻刷上植物油。用木炭將豬的身體烤成線狀約30分鐘,將豬皮烤成大紅色。烤的時候叉子要快速有節奏的轉動,火候要均勻。如果發現豬皮上有氣泡,用小鐵針輕輕插入,排除內部氣體,但不要插入肉裏。

(7)將烤好的豬排壹起放在案板上,去掉前後蹄的捆綁,在耳朵後面和尾巴後面橫著切壹刀(長度相當於豬背的寬度),然後在橫刀兩端直接從上到下切壹刀,做成長方形。然後沿著背部中線直切壹刀,分成兩邊。在中線兩邊各切壹刀,形成四張豬皮。用刀平放在碗上,拔出豬叉。然後把每塊豬皮剪成8塊,32塊,第壹次照原樣蓋在豬背上。

(8)放入兩小盤幹餅、糖醋芽、洋蔥球、甜醬、白糖(40g),以豬皮為佐料端上桌。

(9)吃完豬皮,把豬抱回去,去掉木撐,把豬其他部位的皮割下來。先把豬的耳朵和尾巴拿掉(切的面積大壹點,這樣放的時候可以立起來),然後把豬的舌頭拿出來切壹半。砍掉前後蹄的壹個下關節,各對半。把豬的額頭直鏟到鼻子上,去掉肉,然後把肋骨和臉頰兩側的肉鏟掉,把腎切成薄片。將腹部兩側切片。把這些皮放在壹個小盤子裏,按照下面的順序切成豬的形狀,做第二餐。先把肚子切成長4.5厘米,寬3厘米的塊,放在壹個小碟子裏;將額頭切成同樣大小的塊,放在小碟子裏;將鼻肉切成同樣大小的塊,放在腹肉之前的中間位置;臉頰肉切塊,放兩邊;舌肉放在鼻子的兩邊。然後把豬耳朵穩穩地立在腮後兩側;尾巴直立在肚子兩側;前蹄放在肚子前的兩側;後蹄放在肚子後面的兩側;腰花肉片放在肚子肉的中線。

東江鹽水雞

特點是制作方法獨特,風味濃郁,皮滑色黃,皮脆肉嫩,骨肉鮮香,風味誘人。

原料

肥嫩頸雞1只,重約1克(皮毛黃、嘴黃、腳黃、下了蛋的母雞稱為頸雞),姜片、蔥條10克,香菜25克,粗鹽2500克,精鹽13克,味精、八角粉、蔥條7克。

制造工藝

1,炒鍋加入小水,加入4克精鹽加熱,加入姜末拌勻,取出,分成3小盤,每盤加入15克豬油即可食用。豬油75克、精鹽5克、香油、味精調成風味汁。用花生油刷壹張反面紗布紙備用。

2.將活雞宰殺,去毛去內臟,掛幹,去掉趾尖和口上的硬殼,在翅膀兩側各割壹刀,在頸骨上剁壹刀,然後用3.5克精鹽均勻擦雞腔,放入姜、蔥、八角粉,先用未打磨的紗布紙包好,再用油紗布紙包好。

3.大火燒熱炒鍋,將粗鹽炒至高溫,取出1/4將雞肉放入砂鍋,將剩余的鹽蓋在雞肉上,蓋緊鍋蓋,小火烤20分鐘左右至熟。

4.將雞肉取出,剝去紗布紙,剝去雞皮(備用),將雞肉撕成碎片,將雞骨拆開,加入風味汁拌勻,然後裝盤(骨在底部,肉在中間,皮蓋在上面),擺成雞的形狀。香菜放在雞肉的兩邊。配上姜油和鹽醬。

雕花雞

特點:制作方法獨特,色澤如琥珀,味道鮮美,遠近聞名。

原料

母雞1 1250g,蜂蜜30g,豬肥75g,蠔油50g,姜塊35g,雕酒100g,蔥條35g,淡湯125g,味精5g。

制造工藝

1.將雞宰殺,放入開水鍋中焯2分鐘左右,取出去除絨毛和臟物,然後再卷壹遍,取出晾幹,至皮幹。先塗蠔油,然後在皮膚上塗蜂蜜。將豬膘切片,將剩下的蠔油、蜂蜜、味精和兩碗湯放入碗中,做成醬。

2.用猛火加熱炒鍋,將豬肥肉片粘在鍋底,煎至有油脂分泌,即把雞蛋放在肉面。煎至兩面微黃,放入姜、蔥,拌勻,加入花雕酒,略煎,加汁,加蓋大火煮開,即離火留尾;等到溫度稍微下降後再回爐。如此重復8次,期間雞身翻3次,即每邊需離火嘴兩次;反復燉火大概需要12分鐘,最後1次離開火嘴。3分鐘後揭開蓋子,去掉姜、蔥、油渣,取出雞肉,切塊,上菜時組裝成雞肉形狀,撒上原汁。註:雕花雞反復燉烤8次,耗時約12分鐘。味道不錯,但是肉質脆嫩,所以比較正宗。

油炸小雞

特色炒雞可以說是粵菜的招牌雞,皮脆肉嫩,是生日宴會不可或缺的。

原料

材料:1只雞,重約,鹽和紹興酒。

配料:鹽、姜汁

雞肉蘸料:花椒、八角、陳皮、桂皮、生姜、草果。

糖醋材料:糖、白醋、浙江醋、生粉、馬蹄粉、白酒。

調料:椒鹽五香粉。

制造工藝

先把雞洗幹凈,用食材把雞腔揉均勻。

2.將雞蘸料放入布袋中,加入10杯清水小火煨20分鐘,取起布袋,加鹽、紹酒、雞肉,小火煨至雞皮鼓起。

3.將糖醋料混合均勻,放入水中燉至溶解,塗抹在雞身上,將調料均勻塗抹在雞腔上,將雞掛在有風的地方,待雞皮稍幹後再塗抹糖醋料,重復四至五次,最後將雞吹幹。

第四,燒開大量的油,把雞炸到金黃色,雞腿收縮的時候就熟了。切碎後上桌。

什錦冬瓜帽

外形美觀,色澤鮮艷,口感清爽,營養豐富。

原料

材料:冬瓜1個(重量約2-2.5kg),豬肉250g,熟火腿25g,香菇15g,銀杏100g,薏苡仁150g。

調料:胡椒粉少許,料酒15g,濕澱粉6g,鹽15g,味精10g,雞湯。

制造工藝

(1)冬瓜去皮,去籽瓤,用清水內外洗凈,開水燙壹下,然後用大扣碗收起來。

(2)豬肉洗凈,切成小丁,用澱粉糊搓勻。

(3)將薏苡仁用冷水浸泡後洗凈,然後將肉丁、熟火腿、香菇、幹貝、白果放入炒勺中用開水焯5分鐘左右,撈出瀝幹後放入冬瓜中。

(4)加入胡椒粉料酒、鹽、味精等調料。雞湯盛好後放在蒸籠上,中火蒸1小時左右。應該不會太爛。瓜裏的肉丁熟了,再拿出來。

(5)將冬瓜放入湯窩中,扣成帽狀,再放入清湯。

涼風帶來快樂。

獨具特色,清晰悅目。

原料

豆腐、瘦肉、蝦仁、蛋清、菱角、蔥白、西紅柿、香菇、茄子、香油各500克。

制造工藝

(1)取豆腐切成薄片,做成底部兩層的扇形備用。

(2)將瘦肉、蝦仁、雞蛋清、荸薺做成肉餡,拌上精鹽、味精,然後鋪在底層豆腐上,再蓋上頂層豆腐,形成三明治。

(3)用茄子做扇柄骨架,西紅柿切成半圓,放在扇頂,白蘿蔔絲做扇掛件,成型後入蒸籠蒸5分鐘。

(4)取出,用剩下的布裝飾扇子,撒上香油,即可食用。

鷹的翅膀

造型逼真,兼具食用性和觀賞性。

原料

紅燒牛肉、紅燒豬肝、紅燒裏脊、臘腸各150g,紅燒豬腰、紅燒豬舌各1g,發菜5克,水發香菇適量,青菜、洋蔥、西紅柿、蛋黃顆粒、鵪鶉蛋。

制造工藝

將紅燒肉裏脊切成4塊,雕成鷹嘴和鷹爪;紅燒豬肝、紅燒豬舌、紅燒裏脊切成羽毛狀薄片;紅燒牛肉切成上尖下祝賀的尾羽;蒸好的香腸切成薄片,腌制好的薄片擺成老鷹展翅的形狀。炸好的發菜堆成鷹頭,鷹嘴和鵪鶉蛋裝飾眼睛。放入剩余的腌料、西紅柿、洋蔥絲等。走進陽光、雲彩和假山。

吹太極俠

特點外形美觀,清新芳香。

原料

蝦仁300克,白肉75克,馬蹄肉75克,蛋清2個,味精,精鹽,火腿末,澱粉水。

制造工藝

1.將蝦撈出洗凈,錘成蝦膠,將白肉和馬蹄用刀剁成細泥,壹起放入碗中,加入味精和精鹽,與各蛋清拌勻待用。

2.將40只蝦放入盤中,將兩只蝦放在壹起,展平成圓形。其中,1蝦仁用火腿末塞滿做成太極形狀,抹上蛋清,然後放入蒸鍋蒸8分鐘左右。取出,去掉原湯,放入味精,加入味精,用澱粉水將稀糊澆在太極蝦上。

菠菜雞湯

特色粵菜

原料

半只雞,半個蘑菇,六盎司幹洋蔥,幾片姜,五盎司菠菜,幾片胡蘿蔔,壹湯匙半蠔油。醬油1湯匙、糖1/2湯匙、生粉1/2湯匙、油1湯匙、鹽適量。

制造工藝

①將菠菜洗凈,切成小段,放入煲內。撕掉幹洋蔥的紅色,洗凈並滴幹。香菇泡軟,去腳,擦幹水。雞肉洗凈,擦幹,切塊,用腌料腌10分鐘,用油浸泡;

(2)加入2湯匙油,炒幹蔥姜,放入雞肉、香菇、蠔油,炒壹會兒,加入酒、調料、胡蘿蔔,炒至雞肉熟,撈起放在菠菜上,煮開。

番茄雞湯

特色粵菜

原料

雞肉半只、筍蝦3兩、蒜末2茶匙、姜幾片、蔥三片、西紅柿1、水壹杯水、酒、醬油、雞粉、糖、八角、生粉、鹽。

制造工藝

①將雞肉洗凈,抹幹水分,切塊,加壹茶匙醬油,撈勻。泡在油裏;

(2)將竹筍、蝦仁用清水洗凈數次,擦幹水分,放入沸水中煮10分鐘後撈起,用清水洗凈,瀝幹水分,切成適當的長度或大小;

(3)加入四大勺油,炒香蔥、蒜、番茄醬,再炒壹會筍、蝦,加調料燒開,小火燜20分鐘,均勻放入雞口袋,再燜15分鐘,調味勾芡,撈起放入鍋中燒開,放入蔥,上桌。

燉檸檬鴨

特色原汁、原湯、清肉、爛湯。

原料

1鴨(約750g)和750g湯。檸檬1,精鹽,味精,香油。

制造工藝

將裸鴨剖腹取出內臟,用開水焯壹下,洗去血汙,然後用清水沖洗幹凈,撈起,放入燉鍋中,加入精鹽,放入蒸籠中燉50分鐘,再加入檸檬(去核),燉65,438+00分鐘,檢查湯鹹,加入味精,倒入香油。

煲魚丸

特色魚丸是廣東人喜愛的日常食品。壹般以淡水魚為主料,將魚粉碎,制成藥丸。魚丸可以煮、蒸、炸、炒、炸。

原料

鰣魚肉末225克,泡發木耳配香腸1條20克,粉絲50克,雞湯100克,生菜180克,醬油和油各20克,生粉和香油各15克,精鹽和胡椒粉各5克,切碎。

制造工藝

將蝦、香腸、發菜、香菜、洋蔥和魚攪拌均勻;將雞湯倒入鍋中加熱,將魚擠成魚丸,放入湯中,煮熟後取出;將粉條、生菜放入湯鍋,然後加入醬油等調料略煮,將魚丸排在上面;另起鍋將澱粉勾芡,澆在魚丸上。

油浸魚丸

特色魚丸白潔,鮮、嫩、滑、鹹適中。

原料

魚子500克。大蔥5g,1.5g姜,0.5g花椒,5g香油,10g紹興酒,20g勾芡湯,15g湯,7.5g濕澱粉,1000g蒜和豬油(實際用油50g)。

制造工藝

大蔥切成橄欖形,姜切成姜花。大蒜切碎。在壹個大盤子裏裝滿清水,將魚子擠成核(雞腰)狀的小丸,每粒重約5g,邊擠邊放入盤中。炒鍋加入1000g開水,將榨好的魚丸放入水中,文火浸泡至熟(魚丸浮起,彈性擠壓即熟),撈出,瀝幹水分,湯汁勾芡,上湯,上香油。

百花魚肚

特點魚肚軟骨潔白,口感清淡嫩滑,盤裝優雅,宴會優雅。

原料

主料:炸魚肚120g,豬膘100g,蝦200g,火腿末50g,雞蛋200g,香菜碎少許。

調味雞湯300克、料酒25克、鹽適量、胡椒粉少許、濕澱粉30克、味精5克、蔥花3克、姜末2克。

制造工藝

(1)先將炸好的魚肚洗凈浸泡,再用雞湯煨壹下,去除其腥味。

(2)將魚肚切成長方形,擠出裏面的水。

(3)將肥豬肉和蝦切碎,加入雞蛋、料酒、鹽、胡椒粉、味精、蔥花、姜末等。,攪拌成餡,泡在魚肚上。加入火腿末和芫荽,放入蒸鍋蒸熟。

(4)吃的時候用濕澱粉稀釋,變稠。

廣式燜釀鴨

特色是長魚菜,造型美觀大方,色澤金黃悅目,皮脆肉香。

原料

主料是1只鴨子(重約2.5斤)。調味糖15g,料酒50g,花椒粉10g,味精5g,稀糖10g,醬油100g,蔥姜蒜適量。

制造工藝

(1)將鴨子放在砧板上,從翅膀下取出內臟,洗凈,用開水焯壹下,使鴨皮繃緊,然後在鴨子上均勻地撒上薄糖,掛起來晾幹。

(2)放入白糖、料酒、花椒粉、鹽、味精、醬油、蔥、姜、蒜末等調料。在壹個碗裏,把它們混合均勻,然後註射到鴨子的肚子裏。

(3)將鴨子放入烤箱烤至鴨皮堅實酥脆,色澤均勻。

(4)將烤鴨切塊,擺成原鴨的形狀,將鹵汁倒在鴨肚子裏。

海棠蘑菇

特點色澤精制,鮮香濃郁,營養豐富,四季皆宜。

原料

主料:香菇80克(最好是24塊),豬肥肉50克,鮮蝦肉300克,蟹黃40克,雞蛋2個,棉尾巴50克,油菜芯4塊。

調料糖10g,胡椒粉少許,濕澱粉6g,鹽10g,味精10g,雞湯適量。

制造工藝

(1)用開水將香菇泡透,然後去蒂,雞湯裏加少許鹽,加糖煮,去湯後用幹凈幹布擦去水分。

(2)將蝦肉、肥肉、香菜分別剁成膠,混合在壹起,加入鹽、味精、蛋清和少許水,攪拌均勻成餡。

(3)將蟹黃切成細粉。

(4)把拌好的餡料塞在蘑菇裏,用蟹黃粉裝飾,再用4片油菜芯圍起來,就是半成品了。

(5)將半成品放在蒸籠上用中火蒸10分鐘左右,取出,放在盤子裏,掛幾片薄片。

冬瓜薏米燉鴨子

特色是軟鴨和美味的湯。

原料

鴨子750克,帶皮冬瓜1500克,薏仁75克,姜膏10克,廣東米酒10克,精鹽6克,味精5克,陳皮1克,植物油25克,清水3000克。

制造工藝

1.將生姜浸泡在米酒中制成姜汁酒。

2.中火燒熱炒鍋,不放入鴨肉略炒,煮姜汁、料酒後將鴨肉放上去。

3.取壹個大砂鍋,放入冬瓜、薏米、陳皮,加入清水,大火燒開後再放入鴨子,用文火煮至湯汁濃縮至1500g左右。

4.上菜時,將冬瓜放在盤底,將鴨子切塊排在瓜面上,加入精鹽和味精入湯即可食用。

鹹蛋蒸肉餡餅

特色鴨蛋經過壹段時間的腌制,有壹種特殊的鹹味。拌上肉末,蒸成肉餅,是廣東各地家庭常見的菜肴。

原料

豬肉300克,胡椒面3克,鹹蛋2個,生抽25克,幹澱粉25克,花生油25克,味精2克。

制造工藝

將豬肉剁碎,加入鹽、味精、鹹蛋清、幹澱粉攪拌至膠狀,加入少許花生油拌勻,然後放入盤中,攤平。將鹹蛋黃碾碎,放在肉餅上,中火蒸熟,取出,拌入適量湯汁和生抽,澆在肉餅上。註意:豬肉要肥,三瘦七瘦,去皮切碎,菜要脆油。

池塘荷花

特征如蓮花。清爽可口,食之不膩。

原料

魚150g,肥肉100g,香蕉芋頭粉100g,瘦肉25g,雞蛋1個,味精15g,鹽8g,白蓮子24個,青菜葉6片,紅色素適量。

制造工藝

(1)將魚和肥肉剁成肉末,加入香蕉芋頭粉、蛋清、清水和鹽,混合後分成3份,蛋黃1份,食用紅色素1份,本色1份。

(2)將瘦肉剁成肉末,加入味精和鹽做成12小丸子,蓮子蒸熟後切成2塊。

(3)取12個同樣大小的小酒杯,放白色魚糜做底,其中6個是黃色主料,另外6個是紅色主料,中間嵌小肉丸,四周嵌蓮子。入蒸鍋蒸25分鐘,取出杯子放入大盤子。先把煮好的白菜絲做基質,然後擺成蓮花狀,中心堆得高高的像花蕊。

佛手排骨

特點像佛手,外香裏嫩,好吃。

原料

排骨400克,瘦豬肉300克,蝦50克,鴨蛋2個,肥豬肉25克,生蔥50克,馬蹄50克,方魚15克,精鹽10克,香油5克,味精6克,面粉100克。

制造工藝

(1)首先,剁掉排骨,去掉肉。將排骨切成5厘米長。然後,用刀把排骨、瘦肉和肥肉、蝦肉、菱角、方魚、生蔥、紅辣椒切下來,混合在壹起,放在案板上,用刀剁成塊。然後,加入精鹽、味精、香油。

(2)將鴨蛋打碎打成蛋液,然後將佛手形排骨蘸上鴨蛋液,再放入油鍋中用溫油煎至熟。配上兩盤甜醬。

願壹切順利。

特點蟹肉新鮮,果香濃郁,口感清透。

原料

哈密瓜木瓜蜜瓜壹斤,螃蟹12。

制造工藝

將水果削皮並切成丁,放入冰箱冷凍。螃蟹煮熟後,取出肉,留下夾子和蓋子。將蟹肉和水果與沙拉醬混合,放回蟹蓋中。蟹鉗肉像船帆壹樣垂直插在中間。

牡丹炒蛇胸

特色蟹黃素有“牡丹”之稱,蝦膠素有“百花”之稱,嫩滑可口。

原料

主料1水蛇,蟹肉50克,蟹黃50克,蝦膠360克,蛋清50克。

調味油600g(實際用量約60g)、香油6g、料酒10g、生粉10g、濕馬蹄粉10g、鹽10g、蔥10g、姜6g、湯適量。

制造工藝

(1)將水葫蘆去頭,用70%的開水和30%的冷水去鱗。用刀在蛇背上劃兩個口子,再在肚子上劃壹個口子,刺壹下尾巴,去掉內臟和血漬。然後放入開水碗中浸泡20分鐘左右取出。

(2)手撕2片蛇胸。然後切24塊3厘米長的蛇塊,加入少許大油、料酒、蔥、姜、湯,入蒸鍋蒸約15分鐘。

(3)將蟹黃用開水焯壹下。

(4)將生粉拍在蒸好的蛇胸上,每片用15g左右的蝦膠沖泡。

(5)將炒勺放在中火上,倒入適量的大油,然後取出。

(6)取勺料酒,加湯,加入蟹肉、鹽、菱角粉勾芡。然後倒入蛋清和蟹黃。裹上尾油,翻炒幾下。將麻油滴在蛇胸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