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期間,華僑中學壹度更名為順德市朝陽中學。1978年春,何賢先生親自聯系伊彥著名港人鄭裕彤先生、李兆基先生,讓他們回鄉觀光。李先生和鄭先生十分關心祖國的文化教育事業,積極捐資1萬元幫助家鄉發展教育事業。為此,政府決定在原華僑中學擴建兩棟教學樓、壹棟理科樓和壹棟禮堂,建築面積達壹萬多平方米,並修建體育館,豐富教學、實驗和圖書設備,恢復順德華僑中學的校名。鑒於原有地域限制,9月30日,1995,順德華僑中學在市政府召開董事會,決定對華僑中學進行遷址,該校位於新城區東部。1999年8月完成校園改造工程。活動壹度暫停的校董事會於2月5日重組重建,1999。
校董會選舉、、、馮潤生、李為名譽校董會主席,熱心教育事業的香港市民羅景雲為副主席,招聘如吉、、蘇善祥等36名校董、書記。校董會重建後,繼承原有全部獎學金及維修經費,共計人民幣4,957,244.69元及港幣599,965,438+0.27元,作為新機構的經費。還約定每年召開壹次會議,聽取校務匯報,討論學校的工作和發展,召開壹次有獎大會。2000年,165438+10月,65438+8月,新校董事會成功組織了華僑中學復課後的第壹次獎學金大會。
2004年,學校晉升為“廣東省壹流學校”;2005年,初中和高中分開,改造成壹所高中;2006年順利通過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初試督導驗收;2007年,高水平通過廣東省教學水平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