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江大橋小餛飩位置:還在弋江大橋下的老門面裏。過去的老人都老了,主要經營者是壹對中年夫婦。特色還是保持了以往湯好喝的特點,適合懷舊的人沿著青衣江邊走壹走,琢磨琢磨,來壹碗。
老蔔涼粉的位置:東門街有炒面和刨面兩種。炒面裏放了上好的香油和蝦皮,在很多涼粉攤裏以質取勝。目前由老人經營,隔壁老王家吃的也是同樣的涼粉。壹時間名聲大噪,甚至超過了蒲家涼粉。
耿福興,四季春,搬到美食街了,不能再算小吃了。以前耿福興有名的燒餅酥蒸餃,四季春蒸餃,現在已經很難找了。正如網友“無心言雨”感嘆的,山還是那山,水卻不再是那水。還說勞動技校有耿福興的第三代包子蝦面,味道堪比當年。勞動路新格快餐的牛肉炒飯。最近開始出名的蕪湖小吃,由於地理位置不同,各有千秋,如今占據了蕪湖小吃的半壁江山,形成了蕪湖小吃市場種類全、跨度大、各種特色並存的繁榮氛圍。讓生活在這個城市的人在食物方面感受到徹底的快樂。
特色小吃攤壹覽表
肖勇快餐店,緊鄰銀座,特色是炒飯和蘿蔔雞蛋湯。
李記炒飯,地點:吳昕路,特色:番茄蛋炒飯和雞蛋湯。
開心大排檔,位置勞動路,特色:炸醬面皮。
新哥快餐,位置:勞動路,安師大對面,特色:牛肉炒飯。
吉祥小吃,地點:北門,特色:蒸包子,八寶燒麥,排骨燴飯,牛肉燴飯,涼面,紅豆,冰水。
三毛,地點:中和路,特色:貢丸,有點像美食裏的“撒尿牛丸”。
小海螺快餐店,位置:行政服務中心旁,特色:砂鍋飯。
許繼弋江第壹壺,地點:弋江大橋下,南瑞新城,特點:各種沙壺。
荷包小吃,地點:桃狗頭,特色:鍋貼配粥。
中山南路盆塘巖路路口不知名的大排檔,特色酸菜魚。
蔣介石的位置:東郊路口。特色:絲蒸饅頭。
火鍋,麻辣燙
紅旗麻辣燙
棒桂麻辣涮(現在叫“大排”)
勞動路尹家山菜場的麻辣燙。
勞動新村附近的桃子麻辣燙也很不錯。
普家店老胡飯店火鍋絕對。
北京路冰凍街的明明麻辣燙,他們家的味道和別家不壹樣,不愛吃麻辣燙的人保證愛吃。
糕點類
長江路立交橋南的刀削面。
香港龍寶9號雙通巷外婆家的牛肉面大家應該都知道吧!
吳昕路上有壹家炸醬面(老字號)。我四五歲的時候吃過他的飯。原來是在百貨大樓對面的勞動技校。有個老頭的牛肉餡鍋貼!鴨血湯也不錯!
花園路口的肉絲幹和小籠包
晚上師大西門斜對面的鍋貼和餛飩...
雞毛山三八銀行對面的鍋貼很有名!旁邊過壹個馬路的小餛飩太棒了!
二街建的裝飾廣場對面有個牛肉面攤(鐵門裏面,妳去看就知道了)。那裏的牛肉面非常好吃!
北門還有壹家蒸餃,味道不錯。店名好像叫江城特色小吃。
乾子,老北門的李寶金牛肉面的家,很有特色。又甜又辣,又辣又甜。很好喝的菜!!!
二街老頭鍋貼+鴨血湯配好吃的肉面。
九江飯店對面車站的小籠包
冰凍街有家,但是面很好吃。我是從零食到大的。旁邊的老鍋貼也很好吃。小時候用糧票買的。
二中對面的鍋炒面,
美食街萬大千面館
農校附近的面條
北門三姐妹牛肉面
205國道大肉面
解放路漢橋大肉面
烤鴨和紅燒鴨
東門街上的那家以切鴨子出名!(有人打電話來買)而且福祿商城旁邊有壹家老大爺的醬鴨攤,味道真的不錯。在藍鯨灣對面的吳昕路和濟和街路口,我把烤鴨從小吃搬到了15歲,但就算搬到桃園新村,偶爾也會騎車去買。它確實是美味的。吳楠路口還有壹家烤鴨,很香。這裏的老壇醬鴨挺不錯的,還有鄧吉牛腩,不過最好吃的是騰飛路口的壹只烤鴨,那裏的調料很香,還有壹點孜然味。湯黏黏的,壹聞就想吃…
北門交通銀行隔壁的“蘭宜興”烤鴨很好吃,特別紅,皮脆,肥而不膩,還有點甜!味道不錯。據說他家有幾個兄弟,每個人都掌握了壹項技術,但是第二項不會服糖,第三項也不會。據說是為了防止某些兄弟單獨外出,家裏定下的規矩。!藍房子只在早上工作壹段時間,中午就關門了。晚了就沒了。建議吃紅前襠。雖然骨頭多,但是肉瘦,脂肪少,喜歡吃肥肉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