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從“信仰缺失”和“信仰存在”看誠信教育的關鍵

從“信仰缺失”和“信仰存在”看誠信教育的關鍵

希望說話自然壹點。所以,風不朝止,陣雨不全天。到底是哪個?天與地。天地不能長久,人呢?所以,從事道者,與道同;德行和德行是壹樣的;損失是壹樣的。與道同者,亦樂之;與德同,德亦樂;和輸的人壹樣,輸了也開心。不夠信,就是不夠信!

—《道德經》第二十三章

太高了,我不知道;其次,親譽;第二,恐懼它;其次,侮辱它。我不夠相信,但我不夠相信。尤溪,其貴字。當我成功時,人們都叫我“我是天生的”

—《道德經》第十七章

《道德經》這兩章都提到了同壹個問題:信仰缺失,信仰缺失。意思是:人民之所以不信任統治者,是因為統治者本身不夠誠實,而不是因為人民不講誠信。老子闡述的這個道理,在當下麻煩不斷的誠信教育問題上,值得人們反思和借鑒。

前幾天,我無事可做,看電影孤兒趙。有壹個情節我回放了很多遍:趙古博爾為了拿到他那把被普拉蒂尼和屠岸賈扔在屋頂上的木劍,爬上了屋頂,屠岸賈讓他跳下來說,妳跳下來,我來接住妳。然而,當趙谷跳下來時,屠岸賈沒有跟著他,並告訴他:米歇爾·普拉蒂尼希望妳記住,妳不能相信任何人。趙固非常生氣,於是他又爬上屋頂去拿他的劍。這時,葛優飾演的趙谷的父親程英對趙谷說,伯兒跳下來,爸爸來接妳。趙固猶豫片刻後跳了下來,程英抓住了他。

無獨有偶,不久前壹個朋友給我發了壹條微信,上面寫著:壹位父親和他的兒子在戶外玩耍。兒子爬上墻,想跳下來。他讓父親在下面接住他。在他準備跳下去之前,他爸爸給他講了壹個故事:這個故事裏也有壹對父子。故事中的父親是美國的壹個富人。壹天,富人的兒子爬上壹堵墻,然後跳了下來。富人張開雙臂在下面等著抓他的兒子。但是當他的兒子跳下去的時候,富人躲開了。富人的兒子倒在地上,哭著困惑地看著父親,不知道他為什麽要這樣做。這時,富人對兒子說:我讓妳摔倒是為了給妳壹個教訓——在這個世界上連父親都有不被信任的時候,更別說其他陌生人了。講了財主和兒子的故事後,講故事的父親也伸出雙臂,對兒子說:來,跳下來,我來接住妳。此時的兒子忐忑不安,父親講的故事已經讓他產生了懷疑和猶豫。父親再三催促他。於是兒子咬咬牙,閉上眼睛,跳了下去。他以為自己會像父親故事裏的那個孩子壹樣倒在地上,可當他睜開眼睛時,卻發現自己躺在父親的懷裏。他的父親告訴他:我也希望妳能吸取教訓——即使是陌生人有時候也是可以信任的,何況是妳的父親。

不知道是朋友看完《趙氏孤兒》寫的微信,還是《趙氏孤兒》的導演抄襲了壹個美國富翁教育兒子的故事。那不是我感興趣的,我們別管它了。我的興趣在於“誠”字。

所謂的誠信,無非就是言而有信,但是做到這壹點實在太難了,以至於有些創業者寧願冒著破產的風險也要去嘗試,因為不誠信!誠信缺失的原因太多了。讀了《道德經》,發現根本原因是壹個“信任缺失”。誠信缺失的現象無處不在:從國企到門口的家庭超市,幾乎無處不在。蜂蜜是中國傳統的出口商品。1996的出口量約為65438+萬噸。其中40%銷往歐盟國家,年創匯達1.1億美元,居世界第壹。但由於種種原因,1997的出口量減少到4.8萬噸。1998低於1997。據了解,蜂蜜產品直接關系到人類的安全和健康,各國對此非常敏感。學校前面的小超市開始賣豆腐有壹段時間了,店主聲稱這是“鹵水豆腐”,大家爭相購買,才發現豆腐並不是大家喜歡的“鹵水豆腐”。單位的壹個女同事去超市買雞蛋,買回來後發現其實是“橡皮蛋”,根本不能吃...壹個男同事苦笑著說:中國人窮瘋了,就絞盡腦汁想辦法賺錢。賣豬肉的給豬肉註水,賣給賣菜的。賣菜的把農藥超標的蔬菜賣給賣雞蛋的,賣雞蛋的把橡膠雞蛋賣給賣牛奶的,賣牛奶的把很多加了防腐劑的牛奶賣給賣豬肉的...惡性循環。

不久前,我在壹個網站上看到這樣壹條信息:

我們每天都在講“誠信”二字,但正是因為缺少了這兩個簡單的漢字,我們的企業每年損失6000億!這是壹個多麽令人震驚的數字!

另有消息稱:中國蘇南某服裝廠出口的服裝,因拉鏈材料鉛超標,白白損失65438+萬美元,最終導致企業破產...

打開互聯網,在百度上輸入“信用引導不良造成的損失”,就會看到“找到約322萬條相關結果”的字樣。320萬條與“誠信缺失”相關的信息!這個數字也是身處震中的感覺。

因為誠信缺失造成的損失如此巨大,事件發生後,人們並沒有深刻反思,而是互相指責,互相推諉。沒有人想為損失“買單”。人與人之間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不相信」現象?這不正是老子在《道德經》裏說的:“信不足”嗎?所以,誠實的關鍵不是問別人怎麽樣,而是反思自己應該怎麽樣。從國家大事到每個家庭都是如此。如果發現對方不信任妳,最好不要批評對方,而是要深刻反思自己是否犯了“信任缺失”的毛病。此時,我想起了壹位同事告訴我的壹件事。

同班有個女生經常不做作業,讓他很頭疼。她和孩子談了壹遍又壹遍,並聲稱每天會分開檢查作業。每次,孩子都信誓旦旦地說下次壹定改正,好好做作業,但下壹次,孩子還是不做作業,把誓言忘得幹幹凈凈。

同事生氣地對我說:這樣的孩子天生就是騙子!她說的話不可相信!

看著同事緊皺的眉頭,我問他:妳說妳每天都要壹個人檢查她的作業。妳做了嗎?

同事驚訝的擡頭看著我說,我每天那麽多事,怎麽可能每天抽出時間壹個人檢查她的作業。

我笑著對同事說:妳說的都可以作廢。妳為什麽不能允許那個女孩不誠實?妳應該聽過曾子殺豬的故事。因為壹句哄孩子的承諾,曾子真的殺了家裏的豬。為什麽?

同事深深嘆了口氣,沒說話。大概過了壹個月,他很開心的找到我,說那個女生開始寫作業了,因為他這個老師,真的每天都要抽出時間壹個人檢查作業,她沒有別的辦法,只能開始認真寫作業了。

其實在和學生相處的平凡日子裏,我們總是發現學生不守信用,卻沒有發現我們老師往往是“言語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正是因為我們的“信仰缺失”,才讓學生“疑神疑鬼”。

在學校,我是壹名老師。在家裏,我是壹個十五歲女孩的母親。記得初三的時候,女兒為了“誠”字,給我上了壹堂作為母親的難忘的課。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我三年級的女兒學習的時候,壹定要先告訴我和她爸爸:不要坐在客廳,去自己的房間!

我真的不理解女兒這個怪異的要求,因為女兒有自己的房間,所有的活動基本都是在自己的房間裏進行的。坐在客廳的我們和她有什麽親密關系嗎?這似乎有點不著邊際。但是,看到女兒鄭重的表情,我還是按照她的要求做了。然而,我心中的疑惑並沒有消除。我們的女兒到底為什麽不允許我們在她做作業的時候呆在客廳裏?這個問題像噩夢壹樣縈繞在我的腦海裏,不理解到喉嚨裏就難受。

我試著和女兒溝通,弄清楚她奇怪的要求。可是,每次我壹開口,女兒就壹句話把我堵回去:沒什麽原因,我就是不喜歡我在房間裏做作業的時候妳坐在客廳裏!這顯然只是忽悠洋鬼子的外交辭令。女兒的沈默加重了我心中的疑惑,我發誓要說清楚。

那天老公出差,短信告訴我不回家吃飯,讓我和女兒自己湊合著吃。我心中充滿了喜悅,我意識到機會來了。

為了讓晚飯後母女之間的交流順利進行,我想盡辦法做了鋪墊:和女兒商量後,我決定不像往常壹樣認真做飯,而是去商店買她最喜歡的大碗面——我還是不明白,為什麽這樣沒有任何營養價值的速食食品會贏得孩子們的青睞。不止壹個家長告訴我,他們的孩子寧願吃泡面,也不願欣賞父母做的營養餐。正常情況下,我是不會同意女兒把方便面當主食的想法的,但為了營造愉快的談話氛圍,我還是忍著怒氣,給她做了壹大碗面。看著她狼吞虎咽的樣子,我覺得我平時對烹飪書的熱情簡直就是壹種自殺。我明明不喜歡廚房,卻要為了孩子每天把很多時間賣給鍋碗瓢盆。我不喜歡烹飪書,但我必須為我的孩子忍受痛苦。妳為什麽來?我真的很無語。

簡單的晚餐後,我提議和女兒喝杯咖啡——小家夥很喜歡咖啡。通常情況下,我不會容忍她養成這樣壹種看似高尚實則垃圾的生活方式。然而那天晚上,壹切都要為我們母女的順利溝通讓路,我第壹次提出了這樣的垃圾建議。女兒高興地答應了。

香濃的咖啡煮好後,我們母女倆懶洋洋地躺在沙發上啜飲。水仙花靜靜地開在窗臺上;蝴蝶蘭傲然挺立在花盆裏;墨蘭害羞地躲在綠葉裏;海棠的小家碧玉在花架上笑了...房間裏難得的安靜祥和,讓我的腦海裏產生了短暫的錯覺:似乎我是在和密友喝酒,而不是在刻意策劃壹場“陰謀”。

“來吧,媽媽,妳想問我什麽?”

在我冥想的時候,女兒喝了最後壹滴咖啡,擡頭看著我,臉上帶著狡黠的笑容。

哎,這小東西已經註意到我的“陰謀”了!我有點慚愧。看著女兒亮亮的小臉,我尷尬的連聲“嗯嗯”,壹時不知如何開口。半天,我堆起壹個大大的笑臉,問她:“妳怎麽知道媽媽有事問妳?”

“我去了!妳總是告訴我不正常是邪惡的。妳今晚太反常了,給我壹種太‘妖’的感覺。如果沒有什麽重要的事情發生,那就奇怪了!”女兒說著驕傲地搖了搖頭。

既然已經把畫剝開了,就沒必要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了。於是,我提出了那個困擾我很久的問題:為什麽妳在自己房間寫作業,卻要求我和妳爸爸待在臥室?如果我們坐在客廳看書,會對妳有什麽不好的影響嗎?

女兒伸了個懶腰,無所謂地撇著嘴說:“這個問題妳得問我爸!”"

“但是,妳爸爸今晚不在家,妳能告訴我真相嗎?說實話,我媽對這個問題很著迷。如果妳不告訴我真相,我會被好奇心折磨的。”我站了起來,撫摸著窗臺上盛開的那盆水仙花,掩飾自己的無助。

“媽媽,妳有這麽大的好奇心嗎?不管我們班發生了多麽奇怪的事情,妳都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破案’。妳不是壹直誇自己不會換警察局長嗎?妳沒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女兒笑了兩聲,不屑的語氣裏充滿了對我的嘲諷——也許是對我有抵觸情緒吧。好像女兒對我平時的做法有自己的看法,不太欣賞我這個做班工的強勢媽媽。

“妳知道學生們叫妳什麽嗎?大家都叫妳夏洛克·福爾摩斯,媽媽!但是,妳壹定想不到我有福爾摩斯這樣的母親是多麽的驕傲!我很無奈!妳什麽都知道。妳知道妳給妳的同學多大的壓力嗎?妳說班裏很多同學都是妳的‘小耳目’,所有家長都是妳的好朋友,幫妳壹起管理班級。不管學生在家做了什麽壞事,妳很快就會知道...讓大家都沒有安全感,互相猜疑,連最起碼的信任都沒有了!昨天下午,有壹次班會。妳說班裏有些女同學公開稱男同學是他們的‘男神’,還說人家應該去找妳認錯。妳知道班會後班裏發生了什麽嗎?大家都捂著嘴,什麽也不敢說!我們班有個同學暑假從網吧通宵沒回家,妳都知道了,這讓那個同學恨死他媽了!幸好後來妳說不是他媽告訴妳的……”

“他媽媽沒告訴我,這是真的。我是通過另壹個渠道了解到的。”我越聽越驚訝,趕緊打斷了女兒犀利的話語。

“不管妳怎麽說,妳知道班上發生的事情絕對不是壹件值得驕傲的事情!因為妳讓學生們在沒有信任的情況下互相防範,而信任是打開他們心靈的鑰匙,真誠是連接他們心靈的橋梁。妳理解媽媽嗎?”

女兒平時不喜歡長篇大論,但那天晚上,她犀利的言辭,流利的語言,磅礴的氣勢,強大的爆發力,讓既是她母親又是班主任的我不知所措。尤其是她最後壹句話,讓我在羞愧之余,感到相當難過。我覺得她之所以在做作業的時候不允許我們坐在客廳,也和“信任”這個詞有關。

果然,我女兒接下來跟我說了這個問題。

“妳不是壹直問我為什麽我做作業的時候不讓妳和爸爸坐在客廳嗎?我告訴妳真相,媽媽。”女兒懷裏抱著壹個墊子,看起來很冷。我起身找到她的背心給她穿上,她卻馬上把衣服扔到壹邊。我的心被她下意識的動作弄得皺巴巴的,很受傷——女兒對我的關心壹點都不領情!

“媽媽,請到我這邊來,透過我房間書櫃的窗戶看壹看。妳看到了什麽?”

我默默地在她身邊坐下,透過她房間敞開的門看著書櫃。她寫字臺上的壹切都清晰地映在玻璃窗上!

我似乎明白了壹些事情。

“有壹天晚上妳不在家,我寫作業寫累了就拿了本小說看。我父親坐在妳坐的這個位置上看書。可是,他突然扔掉書沖進我房間,抓起我的小說扔在地上,大聲吼我:妳天天嚷嚷著要學習,就背著我們看閑書?如果妳這樣做,我怎麽能相信妳!我嚇壞了,不知道父親是怎麽發現的。後來事情過去後,我反復琢磨。最後我發現妳坐在客廳看書,其實是透過我書櫃的玻璃在看我!妳天天說信任是人際交往的基礎,但妳是怎麽做到的?妳連自己的女兒都不信任!”

女兒看了我壹眼,嗅了嗅,眼睛有點紅。

就像壹個雷聲滾過我的耳朵,我突然楞住了。我女兒讓我們在做作業前離開客廳。背後有這麽復雜的故事!看著女兒激動得緋紅的臉,我壹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麽,該說什麽。

祥和愉快的氣氛被難以忍受的寂靜所取代,我坐在沙發上說不出話來。信任是打開心靈的鑰匙,真誠是連接心靈的橋梁。女兒的話在我耳邊回響,讓我這個做母親的感到羞愧。

“好吧,媽媽,我告訴妳,妳的好奇心滿足了嗎?”女兒站了起來。“我要去做作業了。請待在臥室裏!””女兒說完,故意裝作不在意,去房間寫作業了。

我看著她突然失地的背影,心裏像打翻了五味瓶,五味都有。我女兒的質問讓我無言以對。反思自己的言行,女兒說的話是不是不合理?我每天都用“信任”二字教育她和我的學生,可是我給她和那些風華正茂的孩子多少信任呢?愛默生說:妳信任別人,別人也會對妳忠誠。這種信任,不僅僅是在嘴上,更重要的是在心裏!正如女兒所說:靈魂的信任是打開心靈的鑰匙。

想到這裏,我走進女兒的房間,拉著她重新在客廳坐下。我誠懇地向她道歉,並代表她父親向她承諾,我以後再也不會從書櫃的玻璃窗監視她的學習了。同時,我也對她提出了壹個要求:如果妳想贏得別人的信任,首先妳不能做別人不信任的事情。如果壹會兒學習玩累了,壹會兒看閑書,可以提前跟父母說清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給家庭蒙上陰影。女兒壹本正經地答應了。

現在,女兒即將進入高二。那件事已經過去兩年了,但每次想起,心裏還是思緒萬千。2014第壹天,早上女兒睜開眼睛,我告訴她:這壹年,我們家壹個重要的主題就是“信任”!因為信任是壹個人壹生中看不見卻很強大的力量,它會給妳帶來看不見卻很珍貴的財富。

英國民間有句話:信用出黃金,因為黃金比信用更容易得到。這句民間諺語告訴我們誠信教育的艱巨性和誠信的重要性。莎士比亞曾說:要別人誠實,自己先要誠實。莎士比亞的這句話,類似老子的“不信則已,不信則已”。所以,當我們覺得自己的學生沒有誠信的時候,我們最好反思壹下自己是否做到了誠信,這是誠信教育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