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池水體的精確測量和病害檢測
準確測量蝦苗池的溫度、鹽度、pH值,與待放池塘的水質指標相差不能太多。隨機抽取蝦苗進行核酸檢測,帶病毒的蝦苗不能問。
高質量蝦苗規範
車型和車身顏色。斑節對蝦體長約1.2 cm,以灰黑色為佳。南美白蝦長約0.8厘米,最好是全透明的。蝦苗肥壯,形態細致,表皮光滑,全身無附屬物,蝦體無損傷和畸形,菌落生長均勻整齊。
小蝦全身肌肉圓潤,腸胃充滿食材,跳躍靈活,對外開放時刺激反應十分靈巧。蝦的胸甲邊緣不卷起,眼睛清晰對稱,眼柄張開,觸角閉合,尾扇伸出。蝦苗逆流遊動能力強,有觸壁行為,能迅速均勻地分布在苗壯的電解質勺中。
購買蝦苗
買苗前兩天,在池塘1平方米的40目網箱中養殖30-50只健康蝦,24小時散養成活率90%以上,否則池塘水體不適合放苗。買蝦苗要同批,最好是同壹個池塘。盡量準確的數好苗數,壹次買夠。
運輸蝦苗
運苗前要掌握天氣變化,選擇晴天運輸。
放蝦苗前先肥水。
在整個養蝦過程中,需要先肥水塑造基礎餌料微生物,再放蝦苗。肥水認為,水體中的浮遊植物能夠保持適當的密度和豐富的發育,它們中的許多吸收了水質中的基礎代謝產物(氮和二氧化碳),並產生氧氣,促進了水質中的常規物質循環,從而實現水質的自我升級。新建的蝦塘可以用發酵有機肥和生物肥,老塘或泥塘用微生物肥、植物肥、無機肥都好。
施肥後5-7天,壹般可以補水,水面透明度達到30厘米以下時應終止施肥;在培養的後半段,根據水色和透明度的不同,分別對水色和透明度進行補充和追肥,使水色和透明度滿足培養期間的放苗和水體要求。根據肥水,塑造了優良的水色和透明度,這是養蝦成功的基礎。在肥水的過程中,可以加入菌群(如棒棒酵母的來源),加速土壤有機質的溶解,提高肥水的效果,使水質長期保持肥沃。
妥善處理問題
對蝦養殖必須保證對池塘的日常檢查,池塘檢查的重點內容之壹是觀察水色和透明度。水色和透明度的細微變化,壹定要及時妥善處理;這項工作可以簡單,也可以復雜。原因是如果有經驗的養蝦人明白養蝦對水色和透明度的需要,就能以爭分奪秒的精神及時妥善處理。方式很簡單,成本很小,調整水的顏色和透明度,恢復優秀的水的顏色和透明度。
另壹方面,如果我們對這個事情認識不夠,處理不當,當池塘中的透明度再次被放大或渾濁時,問題就發生了,需要壹段時間才能恢復原來的水色和透明度。花錢不壹定有實際效果,損害很可能非常大,甚至導致養蝦不成功。這些方面的例子很多,應該引以為戒。這對於第壹次養殖對蝦的養蝦人來說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