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妓女很少得到圓滿的結局,《秦淮八燕》也沒有逃脫這壹不幸的歷史規律。當然,也有很多女性為了擺脫這種歷史規律的束縛而誤入這個世界。可惜“彩雲易散,明月難逢。”就算過幾天就結束了,他們要麽“回鍋”,要麽憤然自殺。最有名的是杜十娘,對寶箱很生氣。秦淮名妓董小婉就是幸運者之壹。善良之後,她跟著壹個深情正直的人。這對夫婦彼此相愛,幸福地生活了九年。
董小宛,金陵人,白白凈凈。在她很小的時候,她就拿著《南京角秦方》去了秦淮做藝妓。當時這個證書的持有者是壹個“公務員”,董小宛拿著壹個類似現代人所說的“鐵飯碗”。董小宛的名字和外號都是因為崇拜李白。她聰明、美麗、優雅。她是秦淮老宅壹等壹的人物,又名“神曲”,中國古代十大名廚之壹。她曾經從西湖遊到黃山百越。清初著名學者吳梅村有壹首關於董白畫像的詩,描寫她遊覽黃山:“春暖花開,不如畫裙王。”白門移柳,黃海步步歸。“做愛是如此安靜。每次妳去遙遠的袁林,妳都會感到懷舊。因為妳拒絕了喧囂和奢華,妳壹個人在蘇州半湯住了六年。
“生病的時候可以壹個人坐著愛撫七寶。黃維似乎知道人們的願望,劉維總是說得很好。”從董小宛的詩《綠窗》中可以看出,董小宛不僅是壹個多姿多彩的藝術美,更是壹個活躍不安的才女。所以她不是坐在妓院裏招攬顧客,而是經常出去陪顧客玩。那時候的董小宛迷上了山水。在美景的映襯下,她也容易柔情,真誠地給人迷人的微笑。於是邀請她去遊太湖,爬黃山,劃西湖十天半月。董小宛離開秦淮河後不久,壹個兒子來到秦淮河找她。本公子是江南才子。瞑祥將軍出生在江左如臯。文采風流,繁華似錦。不過他也沾染了壹般豪門子弟的風流習氣。壹方面,他年輕氣盛,期待自豪,主持清談,勵誌抗俗,愛談天下事,懷抱報國之誌;另壹方面,我懷念清溪白石的勝利,懷念著名的馬之旅,懷念壹個吸引蝴蝶的紈絝子弟的生活。毛必強第壹次聽方以智說,秦淮美人之壹的董小宛,有著獨特的才華和色彩。吳、吳、吳也去碧江賞小灣。董小宛總是在名人中舉辦宴會。人們壹說起用新疆,就知道有這麽壹個消極、正直、自滿的高級人才在世界各地浮動。
崇禎十二年,考上地方官。聽說小萬住在半湯,但他錯過了很多次。終於,三年後的春天,栓江在通過地方考試回南京的路上,在病榻上見到了董小宛。於是,兩人開始了才子佳人的浪漫戀情。但在與毛碧江的戀愛婚姻中,董小宛處處主動,顯示出她向往自由、追求真情的人格光輝。另壹方面,積極保護新疆表現出壹種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格弱點。考試後不久,他冒著再次打破記錄的危險。這時,他已經30多歲了。因為事業上的困難,他幹脆決定回家隱居。董小宛衷心贊同他的決定。她壹直向往簡單的素食生活,朝夕相處。在她看來,壹切都已經成為過去。在錢、劉的幫助下,董小宛走上了救贖之路,成為了壹名冒險進入新疆的妃子。那是崇禎十五年的冬天,我和董小宛冒著大雪到達如臯。壹路上,他們不想放棄觀光、賞景的好機會,停下來尋找取勝的地方,直到第二年早春才到達如臯毛家。
董小宛收妓成功是有道理的。因為他們相信冒險。此時,冒險進入新疆的父親已經從襄陽辭職回家了。全家人聚在壹起,分享天倫之樂。董小宛趁著妻子秦體弱多病,毫無怨言地承擔起管理家務的責任,恭恭敬敬地侍候婆婆,對秦的兩男壹女照顧得無微不至。此時的董小宛雖是有房之妾,卻有著終身的依靠。找老公的手段幾乎都是天然的,尤其是控制毛必強這種花花公子。作為壹個小妾,我沒有太多施展的空間,但董小宛無償的家務技能是高超的廚藝。吃好喝好,自然能勾人的嘴,控制人的胃,控制人的心。
俗話說,女人會做飯,就能拴住男人的心。董小宛是壹位著名的廚師。據說她“嘴軟”,不喜歡油膩的食物和甜食。然後用壹小壺芥茉茶加熱米飯,用兩小醬慢慢咀嚼。他恰好是個“大嘴巴”,最喜歡甜食、海鮮和熏香腸。我該怎麽辦?聰明的董小宛立刻變酸了,試圖緩解丈夫的食欲。她還精心制作花露,采摘新鮮的花蕊,將花汁浸泡成香水。這樣噴花露水噴頭,世界罕見。喝完之後,用幾十朵花露灌滿壹個白瓷杯,聊聊天解渴。此外,她還自己腌制鹹菜。黃色像黃金,綠色像綠色。她的熟肉吃起來像松柏,風魚吃起來像麂,醉蛤吃起來像桃花,松蝦吃起來像龍須肉,鯧魚吃起來像鱘魚,烤兔脆皮雞吃起來像餅餌。
董小宛也是癡迷於菜譜的研究,就像清初的著名學者袁子才,從他的縝密心思中編出了壹道美味的園林美食。董小宛是個有愛心的人。他不僅總結了理論,還認真發揮了。當他聽到有壹股清新的氣味時,他不得不尋求建議。現在人們經常吃“虎皮”,也就是俗稱的“油肉”。這是她的手藝,還有壹個鮮為人知的名字叫“冬柔”。董小宛也是制作糖果的專家。早在秦淮河,她就以芝麻、炒面、麥芽糖、松子、桃仁、香油為原料,制作酥餅,切成長5分鐘、寬3分鐘、厚1分鐘的立方體。這款甜品外黃內脆,甜而不膩。人們稱之為“冬唐”。如今,揚州的著名景點到處都是美味的冬湯、酥脆的冬湯和如臯水明樓牌“冬湯”,是招待五湖四海賓客的土特產。
董小宛最喜歡晚菊。壹個朋友送了幾盆菊花來刷江,取名“剪桃花”。花多而厚,葉染,花厚而雅。小萬看了《切桃》,非常喜歡。她故意把花放在床邊。每天晚上用高燒的綠色蠟燭,三面圍上白色屏風,在溫室裏放壹把小椅子,調整菊花使其影子處於優美的狀態,然後進入溫室。人在菊花裏,菊花和人在影子裏。在董小宛生命的最後壹刻,她還讓栓江把“洪劍濤”搬到床上,讓她看看枝葉是否茂盛,有沒有害蟲。董小宛和毛碧江都喜歡靜靜地坐著聞香味。小灣珍藏女兒香,東莞人視之為佳作。她“隔紗焚香”,講究品味和意境。這和現在的“小資”很像。當妳喝壹碗豆腐時,妳應該攤開餐巾,播放美妙的古典音樂。這對夫婦非常樂觀。他們坐在壹個安靜的房間裏,放下紗布,半掩著門。在明月清風中,他們喜歡清爽的蘆薈。有了這樣幸福的生活,董小宛自然心滿意足。
我不想在他們沈浸在幸福生活中的時候生病兩次。有壹次,肚子出血,水和飯都沒進去。董小宛炎熱的夏天60天60夜照顧藥和湯;第二次是背部壞疽,沒法平躺。小萬每天晚上都抱著老公,讓他自己休息。他睡了整整壹百天。毛必強說,和小萬在壹起的九年裏,他享受到了人生的幸福。
在艱苦的生活中,食物是很難滿足的。董小宛身體虛弱,幾次要照顧畢強的重病,讓她的身體瞬間崩潰。何況她已經20多天沒辦法喝壹口水了。由於體質極度缺乏,很多方面很難用上名醫。順治八年,也就是公元1651年正月初二,董小宛去世,時年二八歲。臨終前,她緊握著壹對刻有“與我壹起飛翔”和“彼此關愛”字樣的金牌。葬在梅影如臯,犧牲的是家人,歷代文人都向他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