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社區網絡春晚創下了社區參與最廣、參與人數最多、節目播放最多、觀眾人數最多、網友反響最好的“五個最好”。2000多個社區踴躍參與網絡聯歡晚會,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錄制節目超過2600期,總參與人數超過1,000人,總節目時長超過1,000分鐘。中國社區誌願服務網(中國社區網)安排了壹個2。在5小時的網絡社區春晚主會場,發布了各地制作的30個分會場,播放了所有符合要求的節目,形成了社區文化節目的全國網絡展播。
今年社區網絡春晚自開播以來,總觀看人數超過15萬,百度搜索“社區網絡春晚”362萬。全國各大媒體好評如潮,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Sohu.com、新浪等200多家媒體對今年社區網絡春晚的播出進行了報道。新華社的全文是“匯聚中國和諧社區年味唱響”。中國民族報報道:社交網絡上的春晚是壹頓美味的精神大餐。河南日報報道:為首屆社區網春晚加油。全國各地的網友和社區居民紛紛點贊。不少網友表示,首屆社區網絡春晚“接地氣,很給力”。社區居民說:“這是我們普通人自己的聚會”!“我的社區,我的家,我的春晚,我做主”成為今年社區網絡春晚的流行語。
第壹,我的社區,我的家,社區春晚我愛她。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後,社會各界沐浴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春風之中。隨著龍年春節的臨近,各地都在積極準備春節文化活動。大家都希望有壹個平臺,展示社區居民自己的、民俗的、傳統的春節文化,表達他們* * *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的共同心聲,展示社區居民幸福安寧的生活。許多社區工作者和誌願者提議在互聯網上播放社區晚會。
作為全國文明社區,百步亭社區是全國誌願服務聯絡站所在地。及時回應大家的需求,傾聽居民的心聲,利用中國社區誌願服務網(中國社區網)這壹有效的工作平臺,聯系全國2000個社區,與百萬居民共同舉辦社區網春晚,展示社區文化建設成果,展示社區居民的精神風貌,歌頌居民對黨和祖國的熱愛以及和諧幸福的生活。第壹個提案得到了中央文明辦的充分肯定,認為這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豐富基層群眾文化生活的生動實踐。
各級領導高度重視社區網絡春晚活動。省委書記李紅中,省長王國勝,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阮成發來賀信。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全在賀信中評價,社區網絡春晚活動是“我社區群眾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創新之舉”。湖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尹漢寧,武漢市委常委、原宣傳部長朱義親臨排練現場,關心指導。武漢市委副書記胡曙光親自到現場,開啟社區網絡春晚。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彭麗敏多次聽取匯報,要求突出社區特色,展現真情實感,展現幸福生活。武漢市文明辦全力以赴,統籌規劃,綜合協調,全員參與,列入春節期間全市重點文化活動,市級新聞媒體全程跟蹤報道。
二是全國社會各界反響熱烈,文化誌願者創作了春節聯歡晚會。
社區網絡春晚的籌備工作得到了全國2000個社區的熱烈響應和居民的積極參與。各地紛紛設立分會場,積極選送節目,社區居民貢獻了自己的絕活。社區網絡上的春節聯歡晚會,已經成為各地社區居民新年期盼的喜事。
新疆阿拉爾市胡楊社區街道黨委書記雲忠誠、支部書記溫愛軍冒著嚴寒,親自帶隊到100多公裏外借用演出服裝和攝像器材。為了省錢,社區黨員誌願者跟著電腦學習舞蹈動作,在零下20度的室外完成拍攝。吉林長春湖光社區94歲的老黨員李福恒表演京劇《探帝墓》參加社區網絡春晚。他說:“參加社區網絡春晚,就是要展現我們老黨員的精神。”福建漳州官園社區的八位大媽穿上長裙和鬥篷,帶著說唱奔向春晚。他們說:“我們都是黨員,為全國網友奉獻最漳州特色的節目。不管我們多苦多累,都是值得的。”來自全國各地的社區參與者超過10000人,其中年齡最大的94歲,最小的不到10歲。
雖然沒有專門的制作人,但是今年春晚有大量的社區文化誌願者。雖然不是昂貴的傑作,但絕對是親情友情鄰裏的真情流露。春節聯歡晚會的主角都是社區居民,但他們是由壹群敬業的文化誌願者組建的。河南洛陽馮潤路社區文化誌願者李藝豪表演民間絕技“工作室瓶書”。北京密雲莊吉社區的劉淑琴是全國百名誌願者之壹,她精心策劃的小品《職業介紹》也闖入了首屆社區網絡春晚。甘肅慶陽文化誌願者巽為了傳遞慶陽皮影戲《給兒子的》,連續幾個晚上都守在電腦前...
晚會的導演是壹群深受社區居民喜愛的基層文化館主任。他們是長期熱情忠誠的社區文化誌願者。從節目征集到最後從2000多個節目中選出37個節目,他們選擇、討論、編輯、編排,廢寢忘食。為了接收來自全國各地的節目,主站的聯絡員只有趁著夜深人靜,避開網絡高峰,從發往全國各地郵箱的超大附件中下載節目視頻。有的聯絡員電腦近壹個月沒關機!為了讓節目達到最佳效果,主站負責剪輯的幾個年輕人把行軍床搬到了編輯室,奮戰了四天四夜。實在是忍無可忍了,就在行軍床上打了個盹!為了保質保量按時播出,武漢市文明辦的同誌們和晚會工作人員同吃同住同勞動,直到晚會正式啟動的最後壹刻。
三、壹個主題紅紅火火,八大點誠意十足。
社區網絡上的春晚節目充滿了濃郁的傳統味、民族味、生活味、大眾味。雖然沒有漂亮的燈光和舞蹈,但簡單樸素的舞臺是最受普通人歡迎的節目。雖然沒有著名的明星,但是有很多社區專家和民間技藝的精彩表演。有東北的小品,天津的快板,甘肅的皮影戲,貴州的棒子舞,安徽的花鼓燈,廣西的時裝秀。偏遠地區的居民也以原生態民歌、民俗舞蹈、方言拜年等形式送上祝福。節目有幾百個,歌頌身邊的好人,歌頌美好生活,歌頌中國經典。晚會突出了八大亮點:
壹個是《我的小區,我的家》《我的春晚我做主》。民星雲集,居民寫歌表演,做身邊事,展示自我,表達真情。
二是原湯的“生活秀”。節目來自最基層,表現出濃厚的生活氣息。
三是“夠俗夠正宗”。展示當地的民俗、風情,充滿傳統風味,讓社區居民過壹個不折不扣的中國年。
四是“送春聯,過年”。萬幅春聯進社區,書寫文明家庭,送去幸福安康。“向老壽星拜年”。給百歲老人拜年,親情、友情、鄰裏親情,壹個個情字貫穿晚會始終。
第五,“小家庭也有大幸福。”經濟適用房和幸福家園到處傳播著笑聲,向大家展示了社區低收入家庭的幸福生活。
六是開放性最強,節目容量最大,群眾參與面最廣。晚會共分30個會場,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2600多個精選節目,總時長1000分鐘。
第七,“還可以在網上享受美食。”晚會展現了各地百宴、千宴、千宴的盛況,看節目的同時還能享受美食。
八是慶祝十八大,社區黨旗紅。全國道德模範、優秀誌願者、居委會書記拜年,迎盛會,唱紅歌,贊黨恩。
網友在觀看節目的同時,積極參與即時互動:種福田、送祝福、猜燈謎、傳賀卡、投票、評價節目。
第四,春晚首次帶來家宴,展現了濃濃的中國年。
互聯網春晚開幕當天恰逢中國傳統農歷新年,百步亭社區聯系全國2000多個社區舉辦的全國社區網絡家宴也成為互聯網春晚的亮點。在網絡家宴主會場,有百步亭居民精心準備的11000多道菜,還有全國2000個社區通過中國社區網送來的3000多道菜!百步亭的居民用1.88斤南瓜雕刻了壹只巨型龍鳳,用茄子和蘿蔔做了壹套“國畫系列”,吉林廣濟社區的居民用紅薯和西紅柿做了“雙喜”,遼寧橋東社區用豆腐做了“五福四海”。百步亭的十萬家宴已經成為全國人民的鄰裏宴、家宴、孝宴。全國各地的社區居民充分發揮創意,通過網絡家宴展示傳統春節文化。
在即將到來的元宵節,百步亭社區還將舉辦第十二屆燈會,1.2萬社區居民將制作1萬多盞各具特色的燈籠集中亮相,共同打造盛世中國年。百步亭社區還將通過中國社區誌願服務網(中國社區網)面向百萬居民開展網上賞花、猜燈謎活動,邀請全國2000名社區居民參與。
第五,社區網絡春晚走紅,推動了大眾文化在社區的盛行。
自今年社區網絡春晚開播以來,已吸引Sohu.com、Youku.com、Tudou.com等全國100多家網站同步播出。目前各大網站播出的社交網絡春晚總點擊量超過15萬。在門戶網站的盤點中,“社區網絡春晚”位列2012年度全國前十。社區網絡春晚深受廣大網民和社區居民的喜愛。有熱心網友總結了今年社區網絡春晚的熱門人物,包括新疆的街舞奶奶、山西的蒲帆婆婆、湖北的二胡爸爸、貴州的花棍少年、福建的南音姐姐。武漢市袁家社區書記孫劍雲說,與花費數百萬或數千萬參加比賽並被擱置的演出不同,社區春晚文化具有很強的推動作用。每壹個節目都凝聚著社區居民的心血、祝福和期待;每個節目都像火種,點燃社區群眾文化活動的激情。壹個節目帶動壹個社區文化活動,壹個演員帶動很多居民參與。通過社區網絡春晚,鼓勵百萬居民參與到新年的大眾文化活動中來。武漢市社科院研究員方表示,“社區網絡春晚”是具有文化創新意義的新事件、大事件、大好事,體現了當代中國文化建設的新號召。文化建設的巨大力量存在於群眾之中,這也是中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希望所在。可以說,社區網絡春晚是中國社區文化自覺和自信的生動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