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時,伽利略被比薩大學醫學專業錄取。
有壹次上課,比羅教授做了壹個胚胎學的講座。他說:“母親生男孩還是女孩是由父親的力量決定的。當父親強大時,母親生下男孩;父弱則母生女。”
比羅教授話音壹落,伽利略舉手說:“老師,我有壹個問題。我的鄰居,男的很強勢,但是他老婆已經連續生了五個女兒了。這和老師說的正好相反。這怎麽解釋?”
“我是根據古希臘著名學者亞裏士多德說的,不會錯!”比羅教授試圖制服他。
伽利略接著說,“亞裏士多德有必要堅持自己說的是真的嗎?科學必須符合事實,否則就不是真正的科學。”比羅教授被這個問題難住了,下不了臺。
後來伽利略受到了學校的批評,但他堅持、好奇、追求真理的精神絲毫沒有改變。正因為如此,他終於成為壹代科學大師。
小歐拉懷疑上帝。
小歐拉在教會學校讀書。有壹次,他問老師天上有多少顆星星。這位老師是神學的信徒。他不知道天上有多少顆星星,聖經也沒有回答。老師沒有假裝聽懂,回答歐拉說:“天上有多少星星不重要,只要妳知道天上的星星是上帝鑲嵌的。”
歐拉覺得很奇怪:“天空那麽大那麽高,地面上沒有自動扶梯。上帝是怎麽把星星壹顆壹顆嵌在屏幕上的?”上帝親自把它們壹個壹個放在天上。他為什麽忘記了星星的數目?上帝會不會太粗心了?"
老師又被難住了。心中突然升起了憤怒,不僅僅是因為孩子的問題讓老師無法下臺,更重要的是老師視上帝高於壹切。小歐拉居然怪上帝不記得星星的數目。言外之意是他懷疑全能的上帝。
在歐拉的時代,對上帝是絕對沒有疑問的。小歐拉沒有與教會和上帝“保持壹致”,老師讓他離開學校回家。然而,在小歐拉心中,神的神聖光環消失了。他想,上帝是個失敗者。為什麽他連天上的星星都記不住?他想,上帝是個獨裁者,連提問都成了犯罪。上帝可能是別人編造的壹個家夥,根本不存在。
Top 3:小歐拉變羊圈機智。
小歐拉幫助父親放羊,成為壹名牧童。他壹邊放羊壹邊看書。
爸爸的羊群逐漸增多,達到100。原來的羊圈有點小,父親決定新建壹個羊圈。他用尺子量了壹塊長方形的地,長40米,寬15米。他算了壹下,面積正好是600平方米,平均每只羊6平方米。他發現自己的材料只夠圍起100米的圍欄。如果羊圈長40米,寬15米,則其周長為110米(15+15+40+40 = 110)。
小歐拉告訴父親,羊圈沒必要縮小,但他有辦法。父親不相信小歐拉會有辦法。我想:“世界上怎麽會有這麽便宜的東西?”然而,小歐拉堅持認為,他將能夠壹舉兩得。父親最終同意讓兒子試試。
小歐拉見父親同意了,站起來跑到羊圈準備開工。他把原來40米的邊長縮短到以木樁為中心的25米。跑向另壹側,延長原邊長15米,增加10米至25米。這樣壹改,原來規劃的羊圈變成了邊長25米的正方形。
父親按照小歐拉設計的羊圈搭起了圍欄。100米圍欄真的夠用,不多不少,全部用完。面積也夠了,稍微大壹點。
父親覺得讓這麽聰明的孩子放羊太可惜了。後來,他試圖讓小歐拉認識偉大的數學家伯努利。通過數學家的推薦,小歐拉在1720成為了巴塞爾大學的大學生。這壹年,小歐拉13歲,是這所大學最年輕的學生。
Top 4:八歲的高斯發現了數學定理。
德國著名科學家高斯(1777 ~ 1855)出生於壹個貧窮的家庭。高斯在會說話之前就學會了自己計算。三歲時,他有壹天晚上看父親計算工資,糾正父親的計算錯誤。
壹天,高斯的數學老師很沮喪。對學生說:“妳今天給我算了壹下從1加2加3到100的和。誰想不通就罰誰不回家吃午飯。”
結果不到半個小時,小高斯就拿起石板走上前去。“老師,這是答案嗎?”
老師頭也沒擡,揮了揮厚厚的手說:“走,回去算!不對。”
高斯站著不動,把石板放在老師面前:“老師!我認為這個答案是正確的。”
數學老師想吼,但當他看到石板上寫著的數字:5050時,大吃壹驚。這個8歲的孩子怎麽這麽快就得到答案?
高斯解釋了他發現的壹種方法,這種方法是古希臘人和中國人用來計算數列1+2+3+…+n的方法,高斯的發現讓老師感到羞愧,覺得自己以前那種傲慢自大,貶低窮人家孩子的觀點是錯誤的。他以後也很認真地教書,經常從城裏買壹些數學書供自己學習,借給高斯。在他的鼓勵下,高斯後來在數學方面做了壹些重要的研究。
Top 5:陳景潤攻克哥德巴赫猜想
著名數學家陳景潤,為克服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巨大貢獻,創立了著名的“陳定理”,所以很多人親切地稱他為“數學王子”。但誰能想到,他的成就源於壹個故事?
1937,勤奮的陳景潤考上了福州的華英學院。此時正值抗日戰爭時期,清華大學航空工程系主任沈淵教授回福建參加葬禮,不願因戰亂滯留家鄉。幾個大學得到消息,都想請沈教授來講課。他謝絕了邀請。由於他是華英的校友,所以他來到這所中學給同學們教數學,以便向母校報到。
有壹天,沈淵老師在數學課上給我們講了壹個故事:“200年前壹個法國人發現了壹個有趣的現象:6=3+3,8=5+3,10=5+5,12=5+7,28= 5+23,65433。每壹個大於4的偶數都可以表示為兩個奇數之和。因為這個結論沒有被證明,所以還是猜測。歐拉說:雖然我無法證明,但我確信這個結論是正確的。
它像壹個美麗的光環,在不遠處的我們面前閃耀著耀眼的光彩。.....”陳景潤瞪著眼睛,全神貫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