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非要說谷歌的工程師天天吃大餐,倒也並不客觀。因為他們的菜譜是經過嚴格的營養學搭配,以燉、煮為主,極少見煎、炸,“龍蝦、燕窩我們不常吃了,”薛榮升說,“考慮到食材的安全和營養的均衡,這兩年食堂主要鉆研於開發家常菜。”
谷歌與哈佛大學***同研發了飲食結構的“健康金字塔”,是獨家的營養秘籍,講解圖張貼在食堂最顯眼的位置。金字塔從尖到底分為紅、黃、綠三個層次,綠色代表“可以隨便吃”,黃色則是“不要吃太多”,而紅色告訴員工這些食物“偶爾可以嘗壹嘗”。
谷歌廚房的全球統壹標準是不放味精,並且嚴格控制炒菜的用油量,“在外面炒壹盤菜的油,谷歌用來炒30盤菜,”薛師傅說,“我們主張員工吃糙米飯,提前用水把糙米泡上20個小時,等待其出現了發芽的物理反應再上鍋蒸,氨基酸的含量呈幾何倍數增加,並同時保證了口感與健康。”
除此以外,每壹盤菜都有自己的標簽。“畫壹顆星的是烹飪溫度低於48度,兩顆星則是高於這個溫度;有豬肉的菜,我們會畫壹只小豬,提示穆斯林員工;菜裏加了酒,我們會加‘酒杯’的標誌;加了奶,就有‘奶瓶’的標識;如果有蠔油或者蛤蜊、蝦等,我們會畫壹個小螃蟹,對貝殼類過敏的員工就會了解。”薛師傅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