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風景區位於美麗的陽澄湖畔,交通便利。“蘆花盛開,稻香蕩漾,柳成星在岸”的江南水鄉獨特田園風光在旅遊市場崛起。沙家浜景區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壹,華東地區最大的生態濕地之壹。建設了革命傳統教育區、水生植物觀賞區、紅石民俗文化村、蘆葦水陸迷宮、美食購物區等功能區,以及竹林小徑、樓臺香葦、柳堤聽浪、隱湖垂釣、雙蓮水暖等壹批景點。
沙家浜,原名橫涇鄉,曾是常熟南部著名的新四軍抗日遊擊根據地之壹。
2065438年4月165438常熟沙家浜-虞山尚湖旅遊區通過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正式獲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17]
尚湖風景區
尚湖風景區位於常熟古城山之南的西部,是國家太湖風景旅遊區的壹部分。擁有荷香洲、橘香洲、桃花洲、楓林洲、松琴洲、漁樂洲、煙雨洲七大景區。以其優良的生態環境入選2010“中國十大休閑湖泊”。
尚湖在當地也被稱為“西湖”或“山前湖”,面積為800公頃(1.200畝)。據說姜太公的魯商住在常熟虞山時,曾在此湖中捕魚。後人將其命名為“尚虎”留作紀念。
玉山風景區
位於常熟市,由虞山和尚湖組成。它是壹個以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址、石頭風景和寺廟園林而聞名的風景名勝區。有碧心峰、莫畏旭日、劍門、小福寺、尚湖、小石洞等6個景點,其中新豐、劍門為主要景點。景區29.71平方公裏,保護區19.94平方公裏。虞山是常熟的著名景點,古稱五畝山。商朝末年,周太公的次子禹讓郭楠修建吳鉤。他死後將此山埋葬,改名為“玉山”。山體由泥盆系吳彤砂巖和誌留系茅山砂巖組成。雷科多巖石,形成了怪石嶙峋的絕壁和巍峨的山景。此外,南面還有與山平行的尚湖,山川相映成趣。群山綠樹環繞,山麓覆蓋著自然和人文景觀。整個地區的自然景觀中有許多懸崖、洞穴、泉水和森林。有劍門奇石、富水青巖、富水雙橋、常熟田、、小石洞、秦伯劍、桃源劍、幸福桂林、寶堰楊梅林、桂香園桂林。人文景觀中有許多寺廟、梯田、亭臺樓閣、陵墓。有齊梁的光福寺、南宋的莫畏廟(現擴建為莫畏別墅)、南宋的梁昭明太子讀書臺、新風亭等。商周以來的名人墓有商末墓、春秋墓、元代大畫家黃墓、清代文學大師錢及其妾劉墓、抗清名臣屈世貞墓、“畫聖”王士谷墓、兩朝皇帝翁同龢墓、小說家墓等。眾多的名人墓是常熟風景名勝的壹大特色,標誌著常熟歷史文化積澱的深厚和輝煌。[18]
玉山公園
江蘇虞山國家森林公園南部依山傍湖,湖光山色相得益彰。這裏的森林景觀不僅獨特,而且歷史遺跡豐富。1982被列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太湖風景區,並於1989年3月被國家計委、國家林業部批準為國家森林公園,成為江南著名的旅遊勝地。
寶巖景區
位於玉山南麓的寶巖灣,面朝湖光山色,空氣清新,是天然的氧吧。公園內的千年古剎寶巖寺,香煙繚繞,竹海楊梅環繞。“看楊梅、燒香”的民俗已經傳承了900多年。景區內有小雲氣寺、洞穴冷泉、連城石壁、禦花園、玉山印象、生態科學館等眾多新老景點,展現了玉山的人文自然資源。
樓閣
鐵琴通鑒塔
秦鐵銅劍樓是清代四大私家藏書樓之壹,位於常熟市東部。
新風亭
古裏鎮圖書館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建築面積285平方米。它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了。原名“田玉齋”,創始人瞿及瞿氏五代書主淡泊名利,以藏書、讀書為樂。瞿家第二代傳人之子瞿鏞,對丁彜古篆的研究可謂兼收並蓄。在石質文物中,屈家特別珍愛壹架鐵琴和壹把銅劍,因此得名鐵琴銅劍樓。樓主屈的書,200多年來幾代人收藏,給後人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1991年65438+2月,秦鐵青銅劍樓紀念館開館。
新風亭
位於常熟東靈山之巔,是虞山上的標誌性建築。它始建於南宋嘉泰年間,名為“王虎亭”,後改名為“吉姆亭”。明初廢止。嘉靖年間重修,廢棄“大觀亭”之名。萬歷重修,因位於城西,故名“信風閣”。現存亭閣為重檐六面亭閣,黃壁琉璃瓦高聳於山巔,是玉山上的著名景觀。
小福二
幸福寺
斷山寺,又名小福寺,被譽為江南四大名剎(杭州靈隱寺、鎮江金山寺、常州天寧寺、常熟小福寺)之壹,位於虞陵山腳下。南朝益州居民倪德光在郴州建房,唐憲通九年,被封為“破山公福記”。唐長健寫了壹首詩《斷山寺》:
在純凈的早晨,在古老的寺廟附近,早期的陽光指向樹梢。壹條蜿蜒的小路通向壹個隱蔽的地方,佛寺被樹枝和鮮花包圍著。
在這裏,鳥兒在山光中存活,人的心靈在池塘中感受寧靜。壹千個聲音安靜下來,但鐘聲響起。
平方器
常熟古城的標誌性建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小福寺塔,原名“小福寺塔”,俗稱方塔,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於南宋建炎四年(1130)。當時有個和尚提出“子逸之居,右高於左,客主之分失。適合黑龍左角做飄圖取勝。”縣長李誌山說,他將壹個壹個地建造這座塔。方塔與園內古井、古銀杏並稱“方塔三寶”。
方塔雖建於宋代,但仍沿襲唐代方亭式木塔的形制。塔維斯
平方器
九層盔形頂磚木結構,漸收,外立面輪廓呈拋物線狀。三間寬大,開間有門道,底樓為拱形,其余為壺形。每個平座的進深從0.9到1.1 m不等,檐口由壹根柱子支撐,每邊三根幾何欄桿,使曲線柔和流暢。從平臺到制動器頂部的總高度為67.14m。
斜面書桌
讀書臺位於玉山南麓,相傳是六朝明君蕭統讀書的地方。今天它變成了壹個公園。園內有奇石古樹,分為內外兩園。閱臺位於內園中央,其上建有“閱臺亭”,內有文物石刻。整個公園的結構蒼勁而簡約,工整而疏朗。
經典花園
曾昭元
曾園和趙園是原虛園和水舞園的合稱,兩園相鄰。兩個園林都是圍繞水池建水景,不平平布局得當,以水景取勝;四面八方遙遙相對,風景處處,成為江南古典園林中的佼佼者。也傳承了常熟園林的藝術特色,山水濃郁,人文豐富。
富水山莊
富水山莊古典園林是中國歷史文化遺產寶庫中壹顆珍貴的藝術明珠。富水山莊是中國古代典型的私家園林建築,是東南文人錢的私產,也是他與江南才女劉愛情的見證。山莊四面環水,曲徑通幽,亭臺樓閣,壹對古樸典雅的古建築落了下來,漂浮在煙波水中,美麗的畫面映入眼簾。
美居裏沙園
聚沙園位於梅裏中心鎮東部,占地55668平方米。它因建於南宋的“聚沙百福塔”而得名。公園內園林水榭、參天古樹、綠樹成蔭、鮮花盛開,是遊客休閑娛樂的理想場所。園內有屏山聽泉、吳彤踏月、濠浦健翔、古木清風、聚沙塔影、合浦熏蒸、寒梅曲徑、梅子風雲、名碑回廊、名勝古跡展覽館、常熟人民抗日武裝紀念碑、健身中心、茶館等景點和休閑場所,可謂集文化娛樂、體育活動、休閑遊覽於壹體。
翁同龢紀念館
翁同龢紀念館位於常熟古城翁家巷。由翁故居改建而成,於1991+01正式對外開放。翁同龢故居是保存完好的典型江南建築風格的官僚住宅,翁同龢在此度過了青少年時期。主體建築“彩衣堂”於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名人墓
鐘勇墓
鐘勇墓
位於虞山東麓,是常熟最古老的有歷史研究的墓葬。約3000年前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1956 10 10月18。
鐘勇,又名於中,是殷末周朝領袖周的次子。為避其位,隨弟太伯(今無錫、常熟)南下,“不斷刺青”,與民共耕,成了吳的壹句話。太伯無子,由鐘勇繼位,成為吳郡,死後葬於常熟五畝山,五畝山改名。
鐘勇墓的入口在山腳下,建於乾隆年間。上面刻著“聖人鐘勇之入口”,後面是“清泉寺”,獻給鐘勇。第二座牌樓上,條幅寫著“南方之友”,背面題詞“讓國家統壹”,最上面,條幅寫著“聖人余忠之墓”,背面題詞“至德廣漆”,均建於乾隆年間。墓內還留有三塊墓碑,中間的書是《商紂民、榆中周公墓》,為明代遺物。
晏子墓
位於常熟虞山東麓。晏子,著名的晏,字子有,常熟人,曾到魯師從孔子。他勤奮好學,擅長文學,回到南方,啟蒙了東南。他被尊稱為“南師”。
燕子墓始建於西漢,歷經幾代人的修建,如今卻有著宏大的規模。墓門朝北門街,墓道延伸至半山腰,長142米。從下到上有三座牌樓,都有牌匾和柱子。第三座牌樓是雍正江蘇布政使書寫的《南主》壹書,墓道內有三座石亭,還有康熙皇帝書寫的“吳文凱回”條幅。1956 10 6月18燕子墓被公布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常熟美食小吃
常熟有十大名菜(叫化雞、白質西鹵竹筍、斷骨刀魚丸、郭莊炸雞、清肺湯、荷花蟹鬥、斷骨生鴨、松樹草油、油鱔糊、油豆腐湯)和八大名菜(冰黃瓜、潘翔糕、栗子湯、炸血蠟、山藥糕、扁豆酥、銀子糕等)。).其中以酥脆可口的叫化雞最為著名。妳可以在它的出生地Kofukuji附近著名的王思餐廳品嘗正宗的味道。
此外,當地人用血糯做的各種甜點都很好吃,值得壹嘗。
作為壹個江南水鄉,能去常熟品嘗鮮江,品嘗陽澄湖大閘蟹,是壹大樂事。
常熟虞山綠茶的特產常熟虞山,不僅美麗而富有詩意,而且盛產綠色、清爽、芳香、滋補的茶葉:虞山綠茶。在玉山山頂上,有壹座山,山上有許多奇怪的石頭,形狀像壹把砍斧頭的刀刃。這裏叫劍門,周圍的山很平坦,種滿了茶樹。因面朝碧湖,空氣純凈,每年“谷雨”前後,茶樹長出嫩芽,及時采摘,精心烘焙,制成高檔綠茶,馳名中外,故又稱劍門綠茶。解放後,專門成立了玉山林場,進行統壹管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當地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科學栽培使玉山茶更加郁郁蔥蔥。此外,炒制、栽培技術不斷提高,茶葉品質直線上升。玉山林場經營的茶廠生產的正宗玉山綠茶,如今享譽全球。
叫花雞叫花雞也叫黃泥燉雞。相傳明末清初,虞山腳下有壹個乞丐。把雞宰了,掏了膛,因為沒有竈具,他就在山上鋪上泥,放在火裏煮,去掉泥殼就吃,非常好吃。“叫花雞”由此得名。民國9年,山景園名廚朱阿爾選用“三黃”母雞(黃羽、黃口、黃腳),加雞胗、鮮肉、火腿、香菇為餡,用荷葉包裹,並改進泥塗等制作工藝,講究火候,燉煮脫殼,不失原形,放入鍋中,澆上芝麻甜醬、香油。因皮金黃,香氣四溢,肉嫩滑,腹中食材適口,色香味俱佳,名聲不脛而走。1983,這道菜獲得江蘇省商務廳名優特產品證書,列入中國菜單。
桂花栗子風景秀麗的玉山腳下盛產珍貴的桂花栗子。常熟有種植桂花樹的習慣。每逢中秋,房前屋後桂花開,村寨飄香。這個時候栗子逐漸成熟。桂花栗子含有豐富的澱粉、蛋白質和糖分,營養價值很高。它們可以生吃,也可以煮熟後吃。生食香甜酥脆,熟食香甜細膩,充滿桂香。如果做成栗子湯,會是壹道清甜爽口的菜;如果用它來烤雞,雞肉爛而脆,味道入骨。這是壹道老少皆宜的名菜。
蝸牛是介形類動物,可以作為食物。世界上所有的蝸牛都找到了,這是壹個奇跡,但只有常熟興福寺前水池裏的蝸牛是天然的。明代龔的《宋創快比》中說:“壹位禪師出門,見弟子煮螺螄,便將螺螄砸碎。禪師用咒語把蝸牛放進小溪裏,所有的蝸牛都復活了。到目前為止,小溪裏沒有蝸牛。”可見這種蝸牛在幾百年前就存在了,並形成了壹個奇妙的傳說在民間流傳。為什麽這個水池是這只無辜蝸牛唯壹存在的地方,其奧秘需要生物學家進壹步研究和探討。
虎撲黃魚位於長江口虎撲鎮,盛產美味的黃魚。每年農歷三四月,鮮花盛開,風和日麗。漁船雲集虎撲港,人來人往,熱鬧非凡。被稱為“百日黃”的黃魚隨著春天上市了。黃花魚是壹種海鮮。每年春天,漁民出海捕魚,把網裏的活魚撒進船艙,用鹽腌制,所以又叫鹹黃魚。人們買了這種魚,回家去,去鱗,開膛,洗凈,曬幹。可以長期保存,作為家常菜食用。因為黃花魚肥嫩,可以做出各種菜肴。除了腌制儲藏,幹熏、爛漬,或整燉或紅燜丁,都鮮美可口,是常熟人最愛的海鮮之壹。
綠龜綠龜,壹種觀賞動物,已經成為書桌上壹種獨特的裝飾,尤其是養在清水白瓷盆裏,毛更加翠綠可愛,賞心悅目。綠龜起源於玉山山澗的陰涼處。秦淮海詩雲,“甲魚之水發皆青”。龜有象牙地板,白頭朱眼的最貴。飼養者壹定要勤洗,水要淡水或淡水。萬壹漂白粉水,頭發就爛了。春暖被捧出神壇,魚蝦在初夏黯然失色。初冬冬眠,進壇或壇,不吃不動,明年清明取出。每個容器會裝壹個頭,裝壹個以上的容器就會掉頭發。
常熟長江口的河豚盛產美味海鮮,鰣魚、黃魚、箭魚,還能釣到壹條小眼睛、肥眼睛的河豚。這種海鮮雖然好吃,但古時候有句話叫“吃河豚無味”,不過吃的時候還是要小心,千萬不能馬虎。因為這種魚的肚子裏有劇毒,它的脊骨、鰭尾、肝臟等地方都有毒汁。俗話說,有壹圈“絕望的海豚”在吃河。所以吃之前壹定要請有經驗的廚師把魚肚的內臟整理好,洗幹凈,然後放油裏炸,再加調料反復煮,煮到肉爛脆脆再吃。為了防止中毒,吃魚前最好先煮壹鍋“蘆根湯”排毒。總之,吃這種魚壹定要特別小心,防止發生中毒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