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婦科常見病、多發病,好發於40-60歲的女性。30歲以下的女性患病幾率較小,20歲左右的年輕女性多為良性纖維腺瘤。
早期臨床表現為無痛性單個小腫塊,質地堅硬,表面凹凸不平,邊界不清,活動性差,後與皮膚粘連,使皮膚凹陷,乳頭凹陷或移位。晚期癌侵及筋膜和胸肌,與之固定,不易移動並侵及皮膚,形成皮膚水腫和橘皮樣改變,繼而發生潰爛和出血,擴散至乳房及其周圍皮膚的許多硬結節,腋窩和鎖骨上淋巴結腫大。
中醫辨證治療
氣滯血瘀型
【臨床表現】乳房腫塊腫痛,乳頭下陷,形體消瘦,神疲乏力,低熱,納差,舌質暗紅,苔黃膩,脈滑。
【食療與藥膳】
1、紫茄子瘦肉湯:紫茄子2個(切片)、瘦肉60克、雞蛋1、鹽、味精、植物油。將茄子和瘦豬肉放入鍋中,煸湯。然後把雞蛋打入湯裏,攪拌均勻。煮好後,加鹽、味精、植物油即可食用。
2.當歸燉穿山甲肉:當歸15g,川芎6g,穿山甲肉50g。將食材放入砂鍋中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燉2小時,吃肉喝湯(有碎塊狀者忌用)。
3.香菇蒸蟹:香菇50克(泡水)切絲,螃蟹1只(洗凈去除腸內雜質)裝盤,入鍋適量味精、鹽、油配料蒸服,每日1次。
肝郁氣滯型
【臨床表現】乳房脹痛、乳頭下陷、消瘦、胸悶、噯氣、月經不調、舌紅、苔薄白、脈細。
【食療與藥膳】
1、佛手甲魚湯:佛手10g、白花蛇舌草30g、半邊蓮20g、大棗10g、甲魚1g(約500g,洗凈切塊),前四味藥加水煎煮兩次,取汁300ml與熟甲魚同燉。
2.蘿蔔糕:粘米粉250g,蘿蔔1500g,臘肉100g,蝦仁30g,白糖50g,生油2湯匙,生抽2茶匙,香菜30g,胡蘿蔔1根。將蝦米泡好,剁成肉末,臘肉切丁,蘿蔔去皮切絲,倒入熱鍋,加油清水煮至蘿蔔完全變色,放入炒好的蝦米和臘肉,加入調料拌勻,連汁放入盆中,粘上撒有米粉的混合物。Aauto不時更快地將它均勻地舀起來,倒入塗油的蛋糕盆中,用大火蒸熟。如果沒有粘粉,就適量食用。
氣血不足
【臨床表現】乳房長期腫大,乳頭凹陷,形體消瘦,心悸氣短,神疲乏力,面色蒼白,腰酸腿軟,頭暈目眩,舌淡,苔少,脈沈細。
【食療與藥膳】
1、蓮子薏米燉牡蠣肉:蓮子(去核)20克、薏米20克、牡蠣肉100克,壹起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加入少許姜絲、油、鹽,煮開後小火燉50分鐘,即可食用。
2.靈芝湯:靈芝粉15g,豆腐皮2張,枸杞20g,番茄50g,水發香菇30g,排骨湯1000g。將排骨湯倒入砂鍋中,加入靈芝粉、豆腐皮絲、枸杞、香菇絲和適量精鹽煮熟,再加入西紅柿和味精即可食用。
趕緊試試吧,做壹個屬於自己的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