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江蘇省蘇北蘇中蘇南民俗差異

江蘇省蘇北蘇中蘇南民俗差異

:“江蘇從地理位置上分為蘇南、蘇中、蘇北,蘇南以吳文化為主要特色,蘇中以古隋唐文化為主要特色,蘇北以江淮文化和古漢文化為主要特色。”“蘇中”是個有爭議的概念,其地理範圍大致有三種表述:壹是把揚、泰、通作為蘇中;二是把寧、鎮、揚、泰、通作為蘇中;三是把長江以北、淮河以南作為蘇中。

江蘇省 *** 在制定‘十五’計劃時對蘇南、蘇中、蘇北三大區域作出了新的界定:蘇南包括南京、蘇州、無錫、常州、鎮江五市,蘇中包括揚州、泰州、南通三市,蘇北包括徐州、鹽城、連雲港、淮安、宿遷五市。”“” 二分法和三分法實際上是以自然屏障來劃分區域文化。

江蘇地區較大的河流是長江和淮河,這兩條河在歷史上常常成為南北朝廷長期對峙的前線。

因此江南和江北、淮南和淮北確實存在比較明顯的文化差異。

壹般認為,長江和黃河是我國的兩條母親河,中華文明就是以黃河文明和長江文明為標誌。

在江蘇境內,淮南主要受長江文明的影響,淮北主要受黃河文明的影響。

蘇南蘇北以江為界,蘇南蘇北以錢為界。

蘇南人的品質使他們離錢的距離更近,做事精打細算,蘇北人則常常不計成本,蘇南人比起面子更愛錢,蘇北人死要面子錢受罪。

打個比方,如果蘇南人賺了10萬RMB,在此基礎上,他們會再向銀行 籌資10萬用於擴大再生產;換作蘇北人,很多時候是5萬RMB用於消費(無異於浪費的那種),另5 萬RMB留作銀行存款。

根據貨幣也有邊際效用遞減的規律,1塊錢對於富人的效用要比對窮人的效用大得多,故財政轉移支付(國民收入的再分配)向蘇北傾斜是壹個很有效的劫富濟貧的有效方式。

當然,監督與撥款同步走是必不可少的。

很多情況下,起碼要做到大額款項的來龍去脈,嚴格落實到責任制(多年來蘇南壹直對蘇北進行扶持,可蘇南人手中送出的大象到了蘇北竟成了小兔兔)。

春江水暖鴨先知,蘇南人對國家每壹次大政方針的變動都相當敏感,從而適時調整做到因需生產。

80-90年代蘇南人靠能力賺錢時,蘇北人在靠崗位賺錢(追求鐵飯碗);90年代以來,蘇北人靠能力賺錢時,蘇南人開始靠錢賺錢(利用外資,投資房地產,虛擬市場);蘇北人習慣了過安穩的日子,蘇南人則認為只要能賺錢不違法的事都能幹,當蘇北人意識到這壹點時,蘇南人則更領先壹步:能賺錢(無論大錢小錢)違法不被追究時也能幹。

我們被錯怪了

蘇北“重男輕女”的腐朽觀念常為蘇南人所不齒,蘇南則奉行“少生優生”原因是深層次的。

首先,蘇北人更明白培養壹個孩子的成本遠低於孩子成材後所帶來的回報。

可以這樣理解,假如三個孩子中有壹個成材的話,整個家庭都會得到解放(蘇南居民收入水平大概是蘇北的2倍,假如壹單位的資源將壹個孩子培養成材的概率是20%,那麽三個孩子中至少壹個孩子成材的概率是48.8%,而蘇南人利用是蘇北人兩倍的資源培養壹個孩子成材的概率是40%[20%+20%])。

其次,蘇南人對經濟水平解放的要求並不向蘇北那麽迫切,因為即使自己的孩子不成材,由於他們已經積累了相當壹部分財產完全可以養活自己和可能不成材的孩子(這是政策不公平所釀成的苦果)。

養兒防老的觀念在蘇北深入人心,那裏農村的社保體系極不健全,絕大多數農村居民處於無保狀態,比起 *** 的政策他們更相信自己的兒女,而蘇南人比起兒女他們更傾向於利用政策(在中國這樣壹個大國,工薪階層集中分布在大中城市,社保這張網的破裂就意味著國家形態的滅失,他們相信任何壹屆 *** 都不敢冒這麽大的風險)。

*** 做是壹回事(常常無作為),蘇北的大學生作為擺脫貧困的急先鋒,沒有必要叫著“報效祖國”的空洞口號,養活自己就是對江蘇經濟發展的 最 大貢獻。

首先,要敢於承認自身與蘇南的差距,虛心向蘇南人學習,也請蘇南的兄弟市對蘇北不必求全責備,要有耐心,因為蘇北需要時間(冰凍三尺非壹日之寒)。

蘇北不能指望蘇南的救濟,重要的是將經濟發展與人文素質升級相結合。

我認為,素質的提升與生活水平的進步應保持同步或略快於生活水平的提高速度。

蘇北人腦袋鼓起來應重於錢包鼓起來。

試想,如果素質與收入差距過大,發達了的蘇北人會是這樣壹種造型:21世紀的穿著,90年代的言談舉止外加80年代的保守思想(富裕使他們無所適從,沒有同等的素質與這樣的生活水平相匹配)。

總的來看,南北差距會進壹步加大,蘇北的發展勢頭會領先全省平均水平(壹個經濟實體當發展到壹定水平時,憑著巨大的基數會穩步發展同時速度不斷放緩)。

全省平均生活水平會穩步提高,但蘇北趕上或超過蘇南不是幾十年能做到的。

當然,蘇北也有值得驕傲的地方,對市場經濟的拋棄換來的是蘇北人重意氣,講信用,責任感強。

這樣,他們會以最短的時間融入壹個陌生的環境,因為他們做人的方式更為社會所接受與推崇。

舉例來說,蘇北的男孩常常是安全感的代名詞,當然,蘇南也是塊鐘靈毓秀的地方,例如那裏走出的女孩更顯得靈動可愛,小家碧玉,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