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降糖電飯煲有用嗎?

降糖電飯煲有用嗎?

大米是家家戶戶的日常主食之壹,尤其是南方人,基本離不開大米。但同時,大米也是壹種高血糖指數的食物,其血糖指數高達83(如果血糖指數超過70,則可視為高血糖指數食物),高於大多數食物。

糖友們應該都知道,想要很好的控制血糖,壹定要少吃甚至不吃升糖指數高的食物,比如米飯、饅頭,因為這些食物會讓我們的血糖迅速升高,對控制血糖非常不利,所以醫生也建議用升糖指數低的食物,比如全谷物,來代替米飯、面粉等主食,這樣會更容易控制血糖。

但只有吃過五谷雜糧的人才知道,這些食物的味道比精米粉差多了。如果他們不習慣吃,他們可能無法吞咽。但是,為了控制糖分,糖友們只能默默忍受,或者多吃其他低血糖指數的食物。

也正因為如此,最近市場上出現了壹款“降糖電飯煲”。據說這種電飯煲煮出來的飯不用擔心血糖升高,很快就引來了壹大波糖尿病患者。但是單單電飯煲就能降血糖。真的可以這麽神奇嗎?

(壹張品牌宣傳圖)

要想知道真相,首先要了解它的原理。

大米之所以有這麽高的升糖指數,是因為其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其中澱粉最多,占50%以上。澱粉可分為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兩種。

直鏈澱粉是壹種長而直的澱粉分子,在烹飪過程中不會膠凝,更難消化。而支鏈澱粉具有高度分支的分子結構,更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因此支鏈澱粉的血糖生成指數高於直鏈澱粉。另外,這兩種澱粉的糊化溫度不同,直鏈澱粉的糊化溫度更高。

PS:澱粉在常溫下不溶於水,但當水溫高於53℃時,其物理性質發生明顯變化。澱粉糊化的特點是在高溫下膨脹、分裂,形成均勻的糊狀溶液。

而這種電飯煲的原理正是利用了這壹點。

烹飪時,支鏈澱粉達到糊化溫度,糊化完成,就會融入米湯中。這種電飯煲會在米湯達到直鏈澱粉的糊化溫度之前進行過濾,然後將米飯蒸熟,這樣做出來的米飯中直鏈澱粉含量更多,升糖指數會變低。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所以這種電飯煲還是可以有壹點作用的,但是可能有人發現了,我們好像在哪裏見過這種烹飪方法?

沒錯,這是我們以前做的。首先,我們把它放在水裏煮,瀝幹水,然後蒸。

相信很多人對此都很熟悉。

而且這種方法的實際效果還沒有準確評估,血糖指數能降低多少還是個未知數。與其糾結於這個不確定的事情,不如研究壹下如何讓五谷雜糧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