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家壹個菜,我家壹碗湯,10桌都是山西菜。65438+10月3日6月3日晚,山西太原青年路36號院,壹個只有4棟樓,178戶的小區,上演了壹場“饕餮盛宴”。家家戶戶出壹道菜,匯聚成“百家宴”。居民們打開門,提供美味的食物來慶祝中秋節。有居民說,這樣的百家飯,就像回到了我小時候住的大院。
青年路36號醫院建於1987,四個單元樓用了30年。很多居民都是幾十年的老鄰居,老同事。2015起,每年中秋節前後,36號院都會舉辦“百家宴”,壹家人會有壹道特色菜,邊吃邊聊。"鄰居們分享食物,最重要的是這種無價的鄰裏關系."老居民牛明說。
當天下午5點,居民李高才和蘭秀英的家裏香氣四溢。老兩口把事先準備好的陜北名吃拿出來,用雞蛋包好,放在鍋裏炒。李高才說,他和妻子參加了前兩次“百家宴”。第壹年做的油餅,第二年做的紅燒肉,今年更接地氣。
晚上6點,家家戶戶端著做好的菜聚集在院子裏,10桌很快坐滿。66歲的張作濤大姐自己準備了三個菜:蝦皮冬瓜、涼拌三絲、醋泡花生。為了讓鄰居吃到最好吃的冬瓜,她還請來“外援”——壹位擅長做蝦皮和冬瓜的愛好者在煤氣爐前觀看。等大家都到齊了,再開鍋。
油燜大蝦,山西油燜肉,老湯砂鍋...壹系列熱菜端上來,坐在桌子上的居民有老有少。58歲的禮賓員李明光也來湊熱鬧。他炒了壹大鍋青椒雞蛋,上面撒了香菜。老居民周大勤說,李師傅來社區才三個月,和大家關系都很融洽。前陣子,李明光還幫居民萬大娘找到了女兒,解決了老人的燃眉之急。
“‘百家宴’把大家聚在壹起,就是為了讓大家和睦相處,像壹家人壹樣。”居民牛明說,這個傳統他們堅持了三年,36號院的居民都“扭”在壹起了。誰家姑娘結婚了,兒子結婚了,整棟樓的住戶都來幫忙。
家庭幸福!現在急需這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