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馬山巨型植物標語

馬山巨型植物標語

百萬株柏樹所植“毛主席萬歲”巨幅植物標語,位於馬山以東35-60°開闊坡地,平均長235.2m,寬142.6m,南北總長764.8m,總面積184584.9 m2(折合276.9畝)。松柏近景,青山掩映;王源字體蒼勁雄壯。

植物標語種植於3月1959。當時剛成立的人民公社,懷著對* * * *的崇敬和熱愛,由時任公社副書記的張廣林、齊炳祥組織,抽調了周渺小學的張毅、石鳳仙、楊兆庚、王玉祥四位美術老師進行策劃設計。在張儀的指導下,用米尺、繩子等原始工具測量文字的範圍,先後用石灰、稻草制成。

經過壹系列準備工作,於農歷1959年3月底,組織公社53個村的2萬多名村民和工、農、商、學、軍等各界人士上山植樹,動員馬山公社苗圃和五豐公社林場側柏樹苗壹百多萬株。據當年參加植樹的老同誌說,除了老人和孩子,所有積極的人都上山了,很多都是自發去的,因為在當時人們的心目中,* * *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能夠親自在山上種幾棵樹,就是對* * *恩情的最好回報。

植樹那天,萬裏晴空,地上紅旗飄揚,鑼鼓喧天,滿山坡都是人。按照事先的分工,他們兩人壹組,壹個字壹個字,互相爭搶,幹得熱火朝天。擡樹苗的隊伍排起了長隊,鍋埋在山腳下做飯,炊煙裊裊。壹個接壹個的口號響徹馬山大地,流傳十幾裏。短短壹天時間,數百萬株樹苗全部栽下,五棵松柏組成的“毛主席萬歲”巨型漢字鑲嵌在馬山。

“毛主席萬歲”五個大字,長在了馬山的山坡上,留在了馬山人的心裏。如果說這個綠化工程是政府的組織,是領導的智慧,是群眾的意願,那麽它就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傑作,後續的事件帶有某種與自然和諧的神秘色彩。

種樹的目的當然是保證樹的成活率。幾百萬棵柏樹種在35°到60°的斜坡上,不可能澆水。在種樹的日子裏,天空出奇的晴朗。就在人們憂心忡忡的時候,兩天後,天空中突然飄來幾朵雲,斷斷續續下著雨。雨後,人們到山上去看,但幾百萬株樹苗沒有壹株枯萎。後來有人說:是毛主席的恩情感動了天。

1976年秋天,在馬山種植柏樹的“毛主席萬歲”突然遭遇大規模蟲害。短短兩天,大面積的柏葉被“柏繭”啃掉。政府組織3000多名中小學生開展“滅蟲護樹”活動。雖然及時消滅了害蟲,但樹還是被啃到了枝幹,讓人感覺不壹樣,因為這些樹在馬山人心中不僅僅是樹。據當地老人說,從記事起,他們就沒聽說過柏樹“招災”。今年的九月九日是毛澤東同誌逝世的日子。這是“自然災害”還是歷史巧合?1977年春天,柏樹居然復活了,而且更加茂盛。

無獨有偶,今年唐山發生了百年壹遇的地震,地震波及到了馬山。這天晚上,壹塊巨石從山上掉下來,正好砸在植物標語“毛主席萬歲”的“主”字上。至此,“主”字變成了“王”字。當地人傳說,毛澤東生前是“人”,死後成了“神(王)”。

上世紀60年代中期,上級指示清理建在路邊的毛主席語錄、畫像和雕塑。馬山公社的毛主席牌坊,山上的“毛主席萬歲”標語也在清理中。縣委專門派工作組到馬山,限期清理。這個任務落到了當時任文教助理員的李祥雲同誌身上。在當時的政治形勢下,上級的命令必須無條件執行。公社大院的主席牌樓清理得很快,但要把山上的樹“清理”幹凈並不容易。砍樹無疑是“最好”的辦法,但砍樹雖然沒有違背“上級”的指示,但人們在心理上是不能接受的。李祥雲同誌想了好幾天,想了很多辦法。最後,他提議到明年春天不要砍樹,“毛主席萬歲”的字樣將被樹填滿,這樣人們就看不清字跡了。這種方法已經得到工作組的批準。後來雖然樹沒栽,但“毛主席萬歲”幸免於難。雖然“上級”的命令不得不執行,但執行者的智慧卻有意無意地發揮了作用,有時連當事人也說不清。

為了更好的保護和發展這份寶貴的財富,2001年5月中旬,馬山鎮正式向世界kiness大全上海總部提出申請,經上海總部審核通過後,於8月中旬正式命名為“植物口號‘中華第壹’”。並在山腳下立碑亭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