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指導思想:
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和《幼兒園教育指南》為工作原則,著眼於全面貫徹指南精神,旨在為兒童後續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基礎,著眼於促進兒童問題、智力、道德、美的發展,發揮幼兒園專業指導優勢,引導社會各界和全體家長,更新教育理念,遵循兒童學習與發展的規律和特點,關愛、關心和呵護每壹個孩子的成長,科學保育和教育,共同促進兒童身心健康和諧發展,共同為人民滿意的幼兒教育而努力。
二、工作目標
1,以常規工作和特色工作為抓手,營造家園社區合作新氣象;
2.以現代信息傳播手段為載體,營造家庭與社區共育的新氣象;
3.以家長學校活動為平臺,提高家庭和社區的科學育兒水平;
4.引導家長幫助幼兒園做好保育教育和管理工作,以家長委員會為例;
三、主要工作重點和措施
1.每期舉辦兩次家長開放日,互相交流,了解情況,溝通老師和家長的關系。
2.每期2-3次幼兒園本位的親子教研活動,改善家園協同的教育環境。
3.每學年進行壹次全面家訪,及時做好家訪記錄和家長簽字。園方會以電話回訪的形式進行測試,並與考核掛鉤。
4.每月更換壹次班家橋和保健知識公告欄,向家長宣傳科學育兒信息和保健知識。
5.每周向家長公布周計劃,周末發放家庭作業本,讓家長了解本周的教學重點和學習內容。
6.每天公布壹份菜單,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園的飲食情況,同時為家庭飲食結構的補充提供依據。
7.老師每天不定期與家長溝通,了解孩子家庭教育的情況,讓家長第壹時間了解孩子在園內的活動。1.進壹步挖掘社區資源,綜合利用家庭和社區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走出校園,走進社區”教育宣傳活動。
8.進壹步完善社區工作的制度、組織、材料,總結和反思我園社區工作的經驗,為進壹步拓展我園社區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9.開展社團活動突出了我園的教育教學和本學年工作的亮點:環境教育、學校民主管理、安全教育和安全工作管理。
家長只需輕點鼠標,就能快速了解幼兒園小朋友的各種情況,真正實現家溝通,優化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達到“雙贏”的目的。
10,進壹步聯系當地社區、科技局等部門,協調當地社區關系,爭取對幼兒園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關心。
11.利用幼兒園網站、教師微信等媒體,第壹時間在網站五個版塊公布幼兒園最新動態、各班級教師及幼兒的各種活動。
12.在全面調查了解和掌握家長“思想和需求”的基礎上,做好家長學校工作。
13.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使其真正成為幼兒園與家長之間的紐帶,增強教育合力。
四。活動安排
九月
1,成立家委會。
2、社區管理委員會、家庭委員會論壇
3.家長學校開學典禮
4.鄉村遊戲中的親子活動
十月
1,親子運動會
2.“金秋”親子和社區活動
3、家長學校學習評比活動
十壹月
1,跳蚤市場活動
2.“重陽節”家庭和社區娛樂聚會
3、“環境教育”宣傳月活動
十二月:
1,迎新春系列活動
2、“安全教育進縣城”社區親子活動
3.我喜歡閱讀和報道活動。
壹月:
1,慶祝“元旦”社區趣味活動
2、社區、家長工作總結
3.家長和社區評估活動
幼兒園和社區工作計劃2
壹、指導思想
要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方針政策為基礎,認真貫徹落實“幼兒園要與家庭、社區密切配合,與小學相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發展創造良好條件”的精神,認真探索幼兒園與社區共享利用教育資源的有效途徑,提高社區教育水平,促進幼兒教育有效發展。
二、工作目標
1.動員、組織、協調各方面力量發展我園學前教育,為幼兒提供更多接受教育的機會,使我園學前教育從封閉走向開放,從單壹走向多元。
2.利用社區學前教育資源,註重家庭、社區及其他教育機構各種教育要素的有機銜接,發揮整體優化功能,提高教學保障質量。
3.利用社區教育資源,增強我園的自主性,使幼兒教育更好地因地制宜,形成我園特色。
4.利用社區教育資源,拓展我園學前教育的社會功能,發揮學前教育在地方社會和社區發展中的作用,促進兩個文明建設,為教育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5.利用社區資源,多舉辦與社區的聯誼交流活動,給孩子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
三、主要工作重點和措施
1,《綱要》指出:“充分利用環境和社區的教育資源,拓展幼兒的生活和學習空間。”我們的花園位於住宅區和商業區,包含住宅小區、超市、商場、銀行、劇院等周邊資源。這些資源不僅為我們開展相關主題活動提供了真實場景,也是我們帶領孩子們認識社會、認識生活、積累生活經驗的活教材。
2.嘗試以個別教師家屬或幼兒家長為橋梁,邀請其所在單位領導協助園區成立社區早教委員會,建立幼兒社區實踐基地,鼓勵教師在保證幼兒安全的前提下,以小組或班級為單位有機利用基地資源,結合課程設置,在基地單位挖聘有專長的人,如醫生、交警等,參與我們的教學。
3.充分利用節日,帶領孩子走向社會,體驗民俗文化和習俗。
4、充分利用幼兒園和社區資源,幼兒園定期向社區開放宣傳,在社區開展“走出去,請進來”活動,有效利用社區資源。組織家長開展相關活動。
5.結合生活課程積極開展社團活動,充分利用社團資源,帶幼兒在與環境的接觸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學會交往、為人處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