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是壹種由於嘌呤代謝障礙以及尿酸排出減少致使血液中尿酸升高而引起組織損傷的疾病。有的人只是高尿酸血癥,沒有癥狀,而不少高尿酸者會進壹步發展,出現急性發作的關節炎,有的會導致關節畸形、腎結石、腎實質病變。
有10%?25%的痛風患者有痛風病家域史,更多的是因高嘌吟飲食、常喝酒、肥胖、高血壓、吃利尿藥等引起。患者除了需使用藥物治療外,更重要的是控制飲食,限制高嘌呤類、高熱量、高蛋白食物的攝取,以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多飲水,對於減少尿酸鹽在體內的沈積,預防尿酸結石形成,防止或減輕痛風急性發作具有重要作用。
根據食物含嘌呤的多少可將食物分為四類:第壹類為含嘌呤很高的食物,即每100克食物含嘌呤151?1000毫克。如肝、腎、心、腦、胰、腸等動物內臟;黃豆、肉餡、肉湯、肉鹵;鳳尾魚、帶魚、沙丁魚、鯉魚、牡蠣、魚卵、酵母粉、黑豆等。
第二類為含嘌呤較高的食物,即每100克食物含嘌呤75?150毫克。如鯉魚、鱸魚、鰻魚、鱔魚、蝦、蟹和貝殼類水產品,雞、鴨、鵝、鵪鶉、兔肉、火雞、牛、豬及綿羊肉等。
第三類為嘌呤中等的食物,即每100克食物含嘌呤小於75毫克。如麥片、面包、麥麩、花椰菜、青豆、豌豆、菠菜、蘑菇、青魚、白魚、鰣魚、龍蝦、蟹、火腿、山羊肉、牛肉湯、芝麻、瓜子、栗子、木耳等。
第四類為含嘌呤很低或無的食品,如精白米、富強粉、玉米、蘇打餅幹、饅頭、面條、牛奶、酸奶、雞蛋、糖、卷心菜、胡蘿蔔、土豆、泡菜、紅薯、鹹菜、黃瓜、茄子、芹菜、刀豆、南瓜,糖及糖果,飲料中的茶、咖啡、汽水、可可、巧克力等。
痛風患者要禁止食用 每100克含嘌呤150毫克以上的食物,每周最多吃兩次的是每100克含嘌呤75?150毫克的食物;平時可食用每100克含嘌呤75毫克以下的食物。
多吃低嘌呤的蔬菜既能促進尿酸排出,又能供給豐富的維生素和無機鹽,有利於痛風的康復。據臺灣的壹份研究認為,即使是吃含嘌呤較多的蘑菇、花椰菜、青豆、菠菜、豌豆等蔬菜,由於它們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葉酸和維生素C,它們對痛風病患者有保護作用,所以可以使發作減少。絕大多數水果的主要成分是水分、糖類(既碳水化合物)、維生素、膳食纖維及礦物質,而嘌呤含量較少,故對痛風患者來說,水果不屬於禁忌之列,而櫻桃是唯壹可以降低尿酸的水果。
痛風患者適宜吃的食品主要是 :包括大米、面包、玉米粥、面條等谷類;高蛋白質的食物如牛奶、各種乳酪類和蛋類。
據美國研究報道,每天喝2杯牛奶(每杯220毫升)可以使痛風發病率降低50%;痛風患者有癥狀時只能吃第四類食品,若尿酸能控制的時候可擴大到第三類,也可以吃少量第二類的蔬菜,但不要吃第壹類;喝水最好是白開水,也可以喝茶、果汁、汽水、巧克力和可可茶。
患者應多飲水,如果是心腎功能良好者每天液體攝入總量可達2500?3000毫升,使排尿量每天達2000毫升以上,用更多的水稀釋尿液中的尿酸,防止結石的形成。為防止尿液濃縮,患者在睡前或半夜最好也能飲水。
痛風患者應戒酒 ,因飲酒易使體內乳酸堆積,乳酸對尿酸的排泄有競爭性抑制作用,不利於尿酸的排出,如果在飲酒(特別是啤酒)的同時進食高嘌呤飲食,例如進食蝦類後,大多會使關節疼痛腫脹明顯。
酸奶雖然含嘌呤不高,但是含有較多的乳酸,故也不宜多吃。
茶葉堿在體內代謝後不形成尿酸鹽,不會生成痛風結石,所以可以喝,但不要喝濃茶;應盡量少食蔗糖及糖果,因為它們分解代謝後的壹半產物是果糖,而果糖能增加尿酸生成,蜂蜜含果糖亦較高,也不宜多吃。
咖啡中雖含嘌呤很少,但含有強烈興奮劑——咖啡堿,易導致失眠、心悸、血壓上升等副作用,故痛風患者不宜飲用咖啡類飲料。
合理的烹調方法 可以減少食品中的嘌呤量,例如將肉禽類先用水煮,讓嘌呤溶解於湯中,棄湯後取出再行烹調就可以減少嘌呤的攝人,這是痛風患者解饞的好方法,但是也不能吃得太多。
因辣椒、芥末,生姜、咖喱、胡椒等調味品能興奮自主神經,誘使痛風急性發作,所以應盡量避免應用。
痛風患者除了要控制嘌呤的攝入外,還應限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攝入量(每天每千克體重攝人的能量為20?25千卡),因為只有控制體重,降低體重才能改善尿酸血癥,而攝入太多的能量容易引起肥胖,致使尿酸水平難以控制,所以痛風患者需少吃甜食、少喝飲料,不要吃太多特別甜的水果,控制總能量的攝入,讓體重保持在標準範圍內。
痛風患者以食用 植物油 為宜,因為素油中嘌呤含量比葷油的更少。
只要遵循上述飲食原則,持之以恒,大部分患者可降低血漿中尿酸水平,減少痛風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