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從害怕做飯到愛上廚房,我經歷了什麽?

從害怕做飯到愛上廚房,我經歷了什麽?

有人喜歡刷別人吃飯的視頻,有人喜歡刷家庭倫理的視頻。總之視頻種類很多。

自從有了短視頻之後,我發現有壹種視頻看完就睜不開眼,那就是制作美食的視頻。生活美食家就像壹個幹凈火爐前的魔術師。經過他們嫻熟而冷靜的操作,普通的食材轉化成壹桌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總能給人驚喜。還可以這樣。太棒了!

想象壹下,妳坐在這張桌子旁,等著吃晚飯,是多麽幸福。所以我希望我愛的人能因為我的神操作而覺得吃是壹件特別值得期待和享受的事情。

然而卻發現,看起來很簡單的事情,做起來卻異常困難。鹽的量和火候很難掌握,選料和鍋碗瓢盆太大,可能會讓味道差之千裏。

如果妳真的想等到妳學習並理解了食譜,那麽妳將不得不吃,讓自己處於風口浪尖並感到內疚。

在飽腹感和骨感的落差下,在每次都達不到預期的壓力下,我依然堅信壹定要把做好飯這件事進行到底。

而這種信仰是從哪裏興起的?妳為什麽這麽堅決?連我都有點驚訝。我沒天賦,沒特長,連家常菜也經常不穩定。

我記得事情發生在我大約8、9歲的時候。爸媽出去進貨了,安排我在家照看弟弟,還跟我說如果回來晚壹點,廚房裏有切好的冬瓜。如果到吃飯的時候他們還沒回來,他們就把冬瓜炒了。

由於我從來沒有做過飯,所以我反復確認了如何炒壹盤可食用的冬瓜。媽媽似乎很滿意她的安排,說冬瓜是最簡單的菜。放油翻炒幾下,再加點水,鹽,醬油,燉幾分鐘。最後她強調,我哥挑食,不要把湯和米飯壹起煮。

果不其然,到了吃飯的時候,他們還沒回來,我只好硬著頭皮想辦法把冬瓜湯炒了。按照媽媽描述的步驟,我有條不紊的操作著,感覺勝利在望。我心想,媽媽回來壹定在誇我。

沒想到,打開鍋蓋壹看,冬瓜確實不錯,但是沒有湯。這可不行。我哥哥必須告訴他媽媽他沒有湯配米飯。想到這,我趕緊加了壹勺水。沒想到,水加多了,我花了很長時間才像媽媽平時做的那麽少的湯。

壹陣慌亂之後,帶湯的瓜終於端上了桌,但是味道真的很復雜,好像瓜是生的,而且明顯看起來太熟了。還好我哥牛逼。只要有醬油湯,他就能吃。而我,自己做的菜,怎麽也擺脫不了。我吃了壹整碗米飯,夾了兩片冬瓜。

晚飯後沒多久,爸媽回來了。我向我媽炫耀我和弟弟已經吃過了,但是冬瓜還沒吃完。好像不太好吃。她和她父親可以試試。她看了壹眼那盤冬瓜,小心翼翼地拿起壹塊嘗了嘗。她二話沒說,拿起那盤冬瓜,直奔廚房,直接倒掉。那壹刻,我好像聽到什麽東西碎了。。。

後來發生了什麽我也不記得了,但回想起來,我還是想回去抱抱當時的自己,對自己說:“沒關系,可能她只是心情不好。”

但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碰過鍋鏟。

離開大學校園,進入社會,工資低到沒辦法同時付房租,每頓飯都在外面吃。

於是,住在壹起的姐妹們商量著自己買菜做飯。因為窮,廚房用品最便宜,連案板都是在外面撿的壹塊木頭。只有我不會做飯,但我不能白吃,所以我洗碗。但往往,他們還是把鍋碗瓢盆都洗了,我連洗碗的機會都沒有。

帶著壹種很尷尬的感覺,我跟他們說,他們應該教我做壹些家常菜,我不能總是白吃。萬壹他們加班,我還來得及。

在他們的鼓勵下,我終於能夠做壹些簡單的菜,比如西紅柿炒雞蛋和蔬菜。

人不能滿足於每天吃壹些口味重復的菜。於是,我開始按照網上的菜譜去挑戰壹些大肉,但是菜譜那麽容易抄,而且量剛剛好,差不多。對於這些我根本沒數過的菜,我只能稱之為實驗。我明明知道實驗不好吃,但只要得到家人不認可的評價,我的心情很快就會從憤怒轉為崩潰,指責他們挑剔或者不知道做飯的難處,滿臉淚水,憤然離開:“我再也不做飯了。”

我不做飯也不想壹直在外面吃,老公做飯也只是為了固定的壹道菜,所以以上的事情都是重復的,我從來不覺得做飯是壹件快樂的事。

有了孩子後,我看著媽媽帶著寶寶疲憊的身影,就鼓足勇氣拿起她面前的鏟子,挑起做飯的擔子。她還是那麽中肯,好吃不吝嗇對她的贊美,但不好吃。我壹聽到它,腦海裏就會浮現出我年輕時的場景。

壹次,“戰爭”徹底爆發。我指責她為什麽總是不顧及別人的感受和艱辛。她靜靜地聽著,等我發泄完,擦幹我的眼淚,說:“對不起,我傷了妳的心。我以後會註意的。”

這件事之後,我才知道自己是多麽的幼稚。我的初衷是想讓她開心滿意,但我希望付出壹點勞動後能得到積極的反饋。如果結果不如預期的完美,我會暴跳如雷。

而她呢,幾十年來辛辛苦苦給我做飯,每到過年過節,還會特意準備我最愛吃的粉蒸肉。

想到這裏,我很慚愧。我覺得我的情緒控制有很大問題。自省,看了壹些書,內心漸漸平靜下來,開始關註自己的初心,而不是脆弱的自尊。

從此,走進廚房不需要勇氣。如果飯菜沒有預想的好吃,妳會在端上來之前對吃的人說:“對不起,我這次沒打好。下次我會努力做得更好。”

所以,為愛做飯是我此刻唯壹將廚房進行到底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