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食博會規模空前,成效顯著,影響深遠,呈現十大特點:
第壹,社會各界集中註意力。展會期間,共有200多個重要代表團,654.38+0.86萬人次參觀。國內外政府機構、科研機構、行業協會、媒體記者、文藝團體、商家、農民踴躍參會。黨和國家* * *王剛、蔣樹聲、曹剛川等。拜訪並高度評價他們。
第二,科技成果集中展示。廣泛展示了國內外蔬菜產業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展示了2000多個品種的蔬菜和水果。眾多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首次呈現在觀眾面前,尤其是物聯網智能蔬菜管理系統、植物工廠化技術、飛碟栽培技術等農業前沿技術和30多種國內外最先進的蔬菜栽培模式,使菜博會成為蔬菜前沿技術集中展示和傳播的大舞臺。菜博會主展區蔬菜高科技示範園被科技部授予國家農業科技園區。
第三,蔬菜文化的魅力是無限的。利用蔬菜、水果和種子,結合傳統歷史文化和各種藝術展示手法,精心制作了200多幅大型蔬菜景觀。中國首家以蔬菜及其文化資源為主要保存和展示對象的蔬菜博物館首次亮相,為壽光蔬菜產業增添了新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底蘊。
第四,學術氛圍空前。來自美國、法國、德國、日本、加拿大及國內科研院所的專家、教授、學者齊聚壽光,先後舉辦了全國肥料產業現狀與發展論壇、第二屆蔬菜種業高層論壇、中國農業電視節目論壇等壹系列專題論壇和學術會議,取得了壹系列理論研究成果,成為全面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力支撐。
第五,技術擴散廣泛。本屆食博會結合農業生產現狀,精選優良品種進行對比種植展示,並在各展館設置個性化展位,為參會人員服務。同時舉辦蔬菜病蟲害技術培訓班和農業科技講座,向參訓農民傳授農業科技知識。
六是展會活力明顯增強。來自韓國、加拿大、美國、瑞士、以色列等30多個國家以及臺灣省、香港地區的3000多家國內外企業參展。展會涵蓋農業生產各個領域,並延伸至工業品、房地產、字畫、物流等領域。
7.經貿往來再度升溫。本屆食博會組織了大項目簽約、第四屆山東肥料信息交流暨產品交易會、首屆中國壽光農產品交易會等多種形式、多領域的經貿活動,為參會客商搭建洽談、交流、合作的平臺。博覽會期間簽約項目41個,簽約金額14.47億元,貿易額16億元。
八是商務服務空前活躍。展會期間人流、物流、信息流高度集中,市內餐飲、住宿、交通、通訊等行業非常繁榮,從中獲得了巨大的收益。會展已經成為推動城市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強大引擎。
9.文化活動豐富多彩。首屆中國農聖文化節以紀念農聖及其著作《齊·姚敏書》為主要內容,組織開展了“中國情”大型文藝演出、國際農聖文化研討會、“農聖杯”國內外大賽大獎賽、中國書法名家邀請展等50余項文化活動,豐富了食博會的文化內涵,促進了蔬菜與文化的深度融合。
十、旅遊產業升級。本屆菜博會的蔬菜藝術景點和蔬菜文化展示,以無窮魅力吸引了廣大參會者。中國壽光蔬菜博物館和12展廳各具特色,壹步壹個腳印,讓遊客充分領略到蔬菜之鄉的魅力和蔬菜文化的獨特魅力。蔬菜高科技示範園以特色產業和蔬菜文化為特色,實現了推動觀光旅遊發展的新跨越。
第十壹屆食品博覽會影響深遠。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經濟日報、農民日報、國際商報、中國質量報、中國藝術報、大眾日報、人民日報、中國新聞網等近100家國內外媒體對食博會進行了集中宣傳報道,共播出文章2000余篇。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蔣樹聲親自視察第十壹屆食博會,並宣布大會開幕。開幕式文藝演出由CCTV-4《中國愛》欄目承辦並錄制,著名演員陳慧琳、容祖兒、費玉清、遊宏明、林依輪、Shin band、閻維文、黑鴨子、鳳凰傳奇、秦絲高麗等參加演出。會議期間,還舉辦了首屆中國農聖文化節、全國書法名家邀請展、墨舞壽光書畫展、全國法制教育漫畫展、京劇名家音樂會等活動。第十壹屆食博會是壹次專業的農業盛會,在科技傳播、專業合作、文化交流方面全面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