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醬排骨,屬於江蘇菜,是江蘇省的地方傳統名菜。主料有排骨、精肥方肉、醬油、糖、紹興酒等。
2018年9月18日,《中華美食》在河南省正式發布,“無錫醬排骨”被評為江蘇十大經典中華美食之壹。
2、金剛肚臍
無錫特產惠山糕點,原名“重油餅幹”,別名“金剛肚臍”。隨著制作技術和工具的改進,惠山酥脆壹直保存至今,越來越受到無錫及周邊地區人們的喜愛。
3.無錫小籠包
無錫小籠包,當地人也叫小籠包,以皮薄鹵濃聞名於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它們是江蘇無錫當地的傳統名勝,已有百年歷史。選用上等面粉,精心選料,小籠蒸制,具有南方風味。具有挑起來不破皮,翻過來不漏底,吸起來鹽水滿滿,鮮而不膩的特點。
4.陽春面館
陽春面是蘇式面湯的壹種,又稱滑面、清湯面或清湯面。湯很新鮮,清淡爽口。是江南地區著名的傳統面食小吃,是上海、蘇州、無錫、揚州、高郵、淮安等地的壹大特色。
5.三鮮餛飩
三鮮餛飩起源於無錫縣東亭鄉的民間,後來發展成為無錫的傳統名點。餛飩由鮮肉、開陽、榨菜制成,故稱“三鮮”。
6.蘿蔔糕
蘿蔔糕是無錫風味的小吃。制作方法:將蘿蔔洗凈,切絲,用少許鹽腌制,擠出水分,加入蔥花拌勻。此外,面粉和冷水混合成糊狀,然後用白鉛皮制成的橢圓形模具勺子。底層鋪上粉糊,放入蘿蔔絲,再鋪上面糊,油鍋炸至金黃色,脫模。
擴展數據:
無錫,簡稱“錫”,古稱吳昕、梁溪、金桂。是江蘇省地級市,被譽為“太湖明珠”。無錫位於江蘇省南部,長江三角洲平原,江南腹地,太湖流域。北臨長江,南臨太湖,東臨蘇州,西接常州,構成了蘇錫常都市圈。是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城市群的重要城市,也是中央軍委無錫聯勤保障中心駐地。京杭大運河穿無錫而過,作為中國大運河的壹段,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無錫的四大傳統特色菜是:醬排骨、油面筋、惠山泥人、陽山桃。無錫有太湖“三白”:銀魚、白蝦、白章魚。無錫惠山“大阿福”和“惠山泥人”。太湖珍珠不僅可以作為裝飾品佩戴,還可以入藥內服。
無錫是中國絲織的基地。20世紀二三十年代,無錫的繅絲產量居全國第壹,在國內外享有“絲都”的美譽。無錫的蠶桑業起源於商代晚期吳太伯建都梅裏,明清以來在農村蓬勃發展。現代繅絲聞名中外。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無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