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宮、長樂宮、未央宮、貴宮、龔蓓和張健宮。
參考人教版中國古代史選修全壹書籍-西漢長安城平面圖
西漢時,長樂宮和未央宮是最早的宮殿建築。長樂宮建於楚漢相爭之時。未央宮建於漢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由蕭何主持。未央宮以前殿為主,有處理政務的東、西廂房。長樂宮是獻給太後的居所。位於長安城東北角,北接明光殿。宮城周圍約10000米。有四組宮殿:長辛宮、長秋宮、永寧宮和永壽宮。梁武帝第二年(公元前103年),長安西南建張宮,為花園式離宮。其中,有壹個鳳凰亭,山脊上的青銅瓦,壹個幹燥的建築和壹個神臺,上面有壹個供神仙使用的露水托盤。
長安的布局可以概括為五宮十二門八街九巷東西九城壹百六十裏。
1.五宮:長樂宮、未央宮、貴宮、龔蓓和明光宮。
長樂宮位於東南,宮墻東西長約2000米,南北長約2400米。呂後曾經住在這裏,後來成為慈禧太後的住所。未央宮位於長樂宮西側,城西南角,東西長2300米,南北長2000米。皇帝住在這裏,這是開會和部署政府的地方。桂宮位於未央宮北面,東西長880米,南北長約60米。
甘泉宮
甘泉宮是漢武帝繼長安未央宮之後的重要活動場所。它不僅是統治階級的避暑勝地,也是安排許多重要政治活動的地方。甘泉山,位於淳化縣城以北約25公裏處,出甘泉。
明朝的《讀史記紀要》引用了《擴誌》中的壹段雲:“甘泉山有宮,秦始皇造的廣林宮,周長十余裏。漢元豐二年,甚至在廣林宮旁邊做了甘泉宮。”
唐朝國力強盛,長安宮金碧輝煌。在大明宮的北面有壹個宇泰池,蓬萊山孤零零地矗立在那裏,池的周圍建有400多個回廊。興慶宮以龍池為中心,周圍有許多院落。大內的三個院子是最漂亮的。花園裏有假山、湖泊、沼澤和運河。長安城東南角有芙蓉園和曲江池,在壹定時期內對外開放。它實際上是古老的。臨潼縣驪山腳下的華清宮是壹座避寒的冬宮。大明宮遺址位於陜西省Xi市東北部的龍首院。唐貞觀八年(634年),唐太宗李世民在長安宮城東北角的禁園中修建永安宮,次年改稱大明宮。隆碩二年(662),高宗皇帝李治擴建,改名蓬萊宮。後來成為唐代皇帝在長安居住和聽政的主要場所。唐末毀於戰亂。1961年,其遺址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明宮矗立在龍頭上,與鐘南山遙遙相對,俯瞰長安城,規模宏大,氣勢雄偉。宮城的平面是不規則的長方形,南寬北窄。北墻是165438。南墻(即長安城北墻的壹段)長1674米,西墻與南北墻垂直,長2256米,東墻曲折傾斜。宮城有三面平行的東西向宮墻。所有宮墻均為夯土墻,僅在與城門交接處和城墻轉角處用磚砌成內外兩面。城基寬13米多,深65438+米。城墻底寬10余米。宮城北面的東、北、西三面墻外,有平行的夾城。東西兩側的嘉城距宮城55米,北嘉城距宮城160米。宮城南墻中央的馮丹門是正門,東面是閻正門和王獻門,西面是苻堅門和興安門。西墻中間有右銀泰門,北面有九仙門。東墻有左印臺門;北墻中間是玄武門,東面是韓隱門,西面是蕭晴門。玄武門就在長城的北面,有壹個很重的玄門。北門壹帶是當時北府兵禁軍的駐地,關系到朝廷的安危。於是在不到200米的距離內設置了三個城門(包括玄武門內的重門),城門的基址依然存在。據記載,大明宮分為外朝和內朝兩部分。外院緊隨其後。沿南北軸線排列著大朝的漢元殿、日朝的鄭玄殿和長朝的陳子殿。三大殿東西兩側有幾個閣樓平臺。外朝也有壹些官署,如中書省、門下省、弘文館和歷史博物館。內院的以太池是中心。蓬萊山依池而建,繞池而設曲廊。大廳周圍有大廳和亭臺樓閣。寢殿位於池的南面。這是皇帝和皇後居住和休息的地方。每個大殿的具體位置需要進壹步考古發掘來確定。漢元殿是大明宮中軸線上的第壹座宮殿,是舉行重要儀式的地方。漢元殿利用龍首高地作為殿基。現在剩下的遺址比南梯田高10多米。大殿東、北、西三面夯土墻,粉刷白灰。每個房間寬5米多,深4個房間。北墻距北內槽柱中心5米,內槽柱南北跨度9.8米,殿周圍有二級遊廊。寺址有壹方柱基礎,下側方形部分長寬為1.4米,高0.52米。上凸盆高10cm,上直徑84 cm。僅由此,斜坡上鋪蓮花方磚,兩旁有石柱,青石勾欄。漢元殿東、西兩側前有香鑾、奇峰兩個亭子,通過長方形的回廊與漢元殿相連。這座巨大的宮殿建築群體現了唐代建築的雄偉風格,成為後世宮殿的典範。林德廳是皇帝舉行宴會,觀看雜技舞蹈和佛教的地方,位於太爺池的西部。周圍建有磚墻,呈長方形,南北長130米,東西寬77米。大廳和走廊建在上層平臺上。林德廳由前廳、中廳、後廳組成,以中廳為主廳,東西寬9間(兩山墻除外),南北深5間,兩廳。地面上鋪0.2米厚的石板。前殿東西寬9間,兩山與中殿平齊,前後無墻。兩端共4間,其中7間為進深3間,地面也鋪有石板。後廳與中廳壹墻之隔,兩山與中廳對齊,進深3間。地面鋪方磚,大殿四周回廊。大廳的後側是東邊的余壹大樓和西邊相鄰的大樓。
根據其布局和功能,故宮的建築分為兩部分:外院和內院。外院和內院以幹青門為界,外院在南面,內院在北面。故宮外院和內院的建築氛圍很不壹樣。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也稱“前朝”。也是封建帝王行使權力,舉行盛大儀式的地方。此外,東兩翼還有文華殿、文遠亭、上元、南三。西邊有武英殿、內務府等建築。
故宮以幹青宮、交泰宮和坤寧宮為中心,兩翼為養心殿、東宮、西宮、齋宮和玉清宮,還有壹座皇家園林。故宮東邊的寧壽宮是乾隆皇帝退位後為老年人修建的。皇宮西面有慈寧宮和壽安宮,北面有中華宮和五樓。
外朝中心: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合稱三殿(明代為奉天殿、蓋華殿、神審殿,嘉靖年間改名為黃濟殿、中繼殿、建濟殿,現定名為清代)。
故宮以幹青宮、交泰宮和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翼分別為東六宮和西六宮。是皇帝處理日常事務的地方,也是皇帝和後妃們生活居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