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介紹
乙酰甲喹,又名菌痢凈,化學名為3?甲基?2?乙酰基?n?1,4?二氧喹喔啉是中國農業科學院獸醫研究所研制的化學抗菌劑,具有抗菌譜廣、體內外抗菌活性強的特點。獸醫門診主要用於治療豬痢疾和畜禽消化道細菌感染。乙酰甲喹對仔豬黃白痢也有顯著療效[1]。在奶牛子宮內膜炎常見病原菌的藥敏試驗中,大腸桿菌對乙酰甲喹的高度敏感株為90%,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最敏感株為100%[2]。出生後交替使用乙酰甲喹和頭孢氨芐可以有效預防新生犢牛腹瀉的發生[3]。吳立富等人報道,乙酰甲喹註射液與苦參等6種中草藥提取物配伍時,在藥物性狀(澄明度、pH值等)上不存在配伍禁忌。),但對毒性大腸桿菌的抑菌效果變化不壹。當乙酰甲喹與苦參或辣蓼提取物配伍時,其抗菌活性是相互拮抗的,但與連翹、白芍或南蛇藤提取物配伍時,其抗菌活性是協同的,與大青葉提取物配伍時,其抗菌活性強壹倍[4]。乙酰甲喹和呋喃唑酮對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有協同作用[2]。乙酰甲喹和桿菌肽鋅聯合應用能有效控制豬紅痢疾的發生,提高飼料利用率[5]。
目前還沒有關於乙酰甲喹與常用抗生素配伍後在體外穩定性的報道。
2討論
乙酰甲喹溶液顏色為淡黃色,與其他藥物混合後溶液仍為淡黃色。從顏色上看,可以認為沒有發生化學反應,沒有新物質或無色新物質。
乙酰甲喹與各種藥物配伍後,不同時間pH值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壹般來說,配伍後8小時內pH值有小範圍波動,說明配伍液趨於穩定。
乙酰甲喹稀釋液在254nm處的吸光度為0.564,與青黴素G鉀、硫酸慶大黴素、利巴韋林、鹽酸金剛烷胺配伍後8小時內吸光度無明顯變化,吸收無峰移,可用於臨床。由於許多藥物在254nm左右有吸收,配伍後的吸光度有不同程度的疊加,但波動不大,說明配伍液穩定,臨床配伍應用可行[8]。抗生素的活性有沒有變化,需要以後進壹步研究。
3摘要
乙酰甲喹溶液與鹽酸恩諾沙星、青黴素G鉀、硫酸鏈黴素、阿莫西林、硫酸慶大黴素、酒石酸泰樂菌素、頭孢氨芐、鹽酸嗎啉雙胍和利巴韋林混合後,溶液呈淡黃色,無沈澱和氣泡。配伍前後溶液的pH值和吸光度值較小,理化性質穩定,可用於臨床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