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漢中市,北臨秦嶺,南有巴山,西有隴南,地處川、陜、甘三省交界處。長江最大的支流漢江發源於斯,蜿蜒曲折,千百年來滋養著勤勞淳樸的漢中人民。
漢中是漢文化的發祥地。氣候溫暖適宜,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自古以來就是有名的糧倉,尤其是種植單季稻,質量很好。
涼皮,壹種源於三秦大地的美食,是中國北方流行的搟面皮、米皮、餡皮的總稱。相傳始於秦朝,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
漢中的涼皮主要是米皮。在漢中的大街小巷,有很多大大小小的賣涼面的飯館和小攤,壹年四季都有,食客絡繹不絕。
漢中人對涼皮的喜愛可見壹斑。不管是婚禮還是葬禮,還是各種慶典,只要有酒席,就會有涼皮,不會有涼皮。如果是這樣的話,凡是頭疼腦熱,胃口不好的人,都要配壹碗麻辣酸香的涼皮,保證吃完後精力充沛,食欲旺盛。
就像蘭州人吃牛肉面,嘉興人吃粽子,從小就要天天吃。如果去漢中旅遊,不吃壹碗正宗的漢中涼皮是很可惜的。
漢中涼皮選用秦嶺南麓漢水流域單季稻生產的優質大米。尤其是漢中洋縣的黑米為上品,用它做的米粉皮更結實、更薄、更薄、更肥,口感最佳。
大米洗凈,泡半天,磨成米漿。水泥漿不能太稠也不能太稀,要稀糊狀。然後,將果肉放入特制的雙耳平底錫制鍋中,放入沸水中,微煮。
出鍋,用冷水泡壹會兒,稍微涼壹點,把筷子頭順著鍋旋轉,向後扣,壹張潔白、柔軟、光滑、細膩的米粉皮就做好了。將面團抹上壹些熟油,折好,用刀切成筷子粗細或手指寬度的面條。
涼皮的制作也是有講究的。醬油、鹽、雞精、花椒水、大料水、蒜水、醋、紅油缺壹不可。紅油最重要,既提色又提味。不怕辣不辣的朋友越多越好。
菜碼壹般是黃豆芽用黃瓜絲或開水焯壹下,兩者都很脆,與面團入口的柔軟但有嚼勁相得益彰。幾縷青綠,壹點點金黃,紅白相間,顏色如此誘人,怎能不讓人流口水!
品嘗漢中涼面,午後品嘗仙發,尋訪漢朝三國遺跡。歡迎來到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