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這座美麗的蘇北小城,呂布被擒的地方,嗜辣如命,讓人歡喜讓人憂

這座美麗的蘇北小城,呂布被擒的地方,嗜辣如命,讓人歡喜讓人憂

邳州在 歷史 上很有名氣,境內大墩子文化遺址距今6000年,是江蘇文明最早的起源之壹。境內有艾山風景區、沙溝湖水杉公園、小蘿蔔頭紀念館、桃花島等 旅遊 景點。

秦始皇統壹六國時,稱為下邳縣。漢明帝時期,置下邳國,治下邳,統領17縣。所以邳州人常調侃為“大邳帝國”。漢獻帝建安元年,呂布襲張飛,得下邳,自稱徐州刺史。次年曹操和劉備攻破下邳,擒殺呂布於白門樓(現睢寧縣古邳鎮)下。

歷史 上的邳州是先為郡後又為縣,老邳州人到現在還是親切地叫邳縣,可見對於邳縣壹詞的定義已經深入人心。這座美麗的蘇北小城,史上呂布被擒sha的地方,嗜辣如命,讓人歡喜讓人憂。

雙十壹這天,我正在去往徐州(轉邳州)的高鐵上。因為需要購買的東西網上早早就下手了,所以不會趕這壹天搶購。

到了邳州就去了通城的壹家商場,整個逛了壹圈,壹來是想買點幹小魚和煎餅,每次都會帶幾斤煎餅回去;二來是看壹看邳州商超的人氣怎麽樣。因為已經離開邳州有三年的時間了,壹下車老想著去曾經走過的地方看壹看,也是有著特殊的原因,還會偶爾回來瞧上壹眼。

江蘇邳州對我來說,還有壹點 情感 因素在裏面,畢竟幾年的生活時光,人和物總會給妳留下念想!所以每次到徐州都會借道邳州,在這裏駐足停留。雖然停留的時間並不是很長,但是仍然能夠緩解那種說不清的 情感 ,或許在我的內心深處早已經留下很深的印記,只是自己還不曾察覺。

有著遊子思鄉的惆悵,卻又不完全是,我是屬於隨遇而安的人,內心躁動卻表面平靜。隨時可以在陌生的地方生活,四處奔波而無安全感的感覺,復雜而又糾結,只有離鄉的人才有體會。對邳縣來說,畢竟在這個城市生活了四年,時間也不算太短,足以讓我的內心產生依戀的感覺。#11.11全民網購行為大賞#

邳州這邊的飲食習慣就是辣菜居多,不管是涼菜還是熱菜裏邊都少不了要有鮮辣椒的存在,甚至於還會用到大量的印度辣椒。給我的感覺,邳州的辣菜比川湘菜的辣度要高出壹個等級,走過那麽多城市,也因為工作的原因,對邳州的辣還是比較客觀的,這是我品嘗多次的結果。

邳州的辣菜,正常地來講,壹般人是有點接受不了。當地人卻樂此不疲,他們屬於無辣不歡的那種,對邳州的菜,他們是唯辣至尊。所以每次壹寫到關於邳州的文章時,我們總是不由自主地會把辣椒放在前面,因為確實給妳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那看似不起眼,實際上卻是讓妳抓心撓肺的那種幹辣,壹點不矯揉造作,辣得幹脆,辣得徹底!

因此每次來邳州,吃邳州當地菜只能略微品嘗壹下,不敢大快朵頤的那樣去吃上壹頓,因為心裏邊兒對辣椒還是有壹些膽怯。

邳州的 美食 也比較多,當地比較有代表性的像地鍋雞、地鍋魚,突出鮮味的同時,辣味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像尖椒炒小魚,用鍋?的小魚為上品。還有常見的尖椒炒粉絲、尖椒炒豆條、尖椒炒雞蛋等,但凡寫有尖椒炒的菜,基本上我們都能想象出來,它的辣度都是壹樣的。尖椒並不是普通的青尖椒,而是當地的鮮辣椒,再加上幹辣椒結合而做的菜,可想而知,其辣無比。

邳州的小吃也是蠻多的,像菜稀飯、豆汁,這些都是比較有當地特色的小吃,每次去了必須要嘗上壹嘗。像菜稀飯和豆汁兒給我的印象也是蠻深刻的,是除了辣椒以外的,最能夠吃得習慣的兩種小吃,而且這兩種食物呢,我個人覺得它是養胃的壹種小吃,喝起來特別舒服,對胃特別好。邳州的 美食 有時候反其道而行之,該鹹的時候甜,該甜的時候鹹,壹如菜稀飯,反而有壹絲絲的鹹味,麥仁和花生碎被熬煮得粉身碎骨般,黏稠掛勺,屬於經得住品味的食物,初嘗之不習慣,兩次之後非找它不可的那種 美食 。

還有壹個當地的習俗,像山東人壹樣愛吃煎餅,像鍋餅或單餅之類的餅類食物,他們都愛吃,這裏面排行第壹還是煎餅。米飯倒是吃的很少,因為在那裏開店開了四年,對那裏的員工還是比較了解的,他們是很少吃米飯,四年時間裏,每頓只要有煎餅,然後有辣乎乎的菜,能夠卷進煎餅就OK了。

我們先來看壹下它這裏邊的小魚幹,當地的幹小魚是壹大特色,不管是邳州也好,還是新沂、宿遷差不多靠近駱馬湖和大運河壹帶的,這種幹?的小魚特別多,也是當地的壹種特產。那這種小魚還是要分為等級的,越是個頭小的越貴,比較好的叫小黃魚,還有壹種叫小白絲的小白魚,也有幹制品的小銀魚,還能依稀看到它閃閃發亮的樣子。

這兩種是比較常見的呢,另外這壹種呢,我們就是下面圖片上看到的這種,我們叫鳳尾魚,不知道邳州人叫它什麽,但是這種小魚對邳州人來講,根本不屑壹顧,他們吃它的次數還是比較少的。

小白魚在這裏被稱為小白絲(或廝),個頭大小不壹,大白絲其實就是可以登大雅之堂的雞油蒸白魚。也不知道職場上被稱作小白的跟這個小白絲有沒有關聯。

個頭大壹點的小白魚在當地叫小白絲,通常都是做炸魚使用。比如說幹炸小白絲,不掛糊那種,幹香酥脆,肉質鮮美。當地的菜市場上,我們經常能看到炸幹小魚,炸這種小白魚的攤位,而且生意特別的好。因為當地人比較喜歡吃,不管是家裏吃還是飯店裏面用,對這種炸小魚都情有獨鐘。

那像這幾種幹小魚的話,邳州的做法都是用尖椒炒的這種方式,因為他們習慣性用煎餅來卷菜吃,而這種辣乎乎的菜正是符合他們的飲食習慣。幾乎每個邳州人家裏都會備有壹些幹小魚,留作日常食用。

那其實像這種小魚,我們北方人通常做涼拌菜食用,而炒制的方法並不多,畢竟不是我們這邊的特產,所以做起來也沒有當地人那麽得心應手。

像這種小魚,我們可以用油炸了,放點蔥絲和花生米,或者放壹些苦菊,進行調拌,吃起來比較酥脆爽口。

我們再來看看超市裏其它的成品菜,像這道豬蹄,是白水鹵的那種,然後調味時放了壹些辣椒,看樣子也應該是有點偏辣的那種。

這個是武昌魚,從壹層幹辣椒段上看得出是類似幹燒的壹種做法,是當地比較典型的燒魚方式。邳州的燒魚是不喜歡勾芡的,自然收汁。

尤其包大席的時候,他們都習慣用這種紅燜的方法來做魚。但不管是紅燜也好,還是說像垮燉的方式做魚,他們都是要放幹辣椒和小米辣來增加辣味的。像燉魚或燉雞,他們都是要吃出辣味十足的感覺,這樣才地道夠味!大呼呼的鹽,大呼呼的辣椒,就是邳州人 美食 的寫照。他們從小就是這樣吃的,所以沒有辣椒的菜,他們好像是不太接受的。

再來看這幾個涼菜,我們應該都能看到裏面有辣椒的身影。是的,他們的涼菜也是帶辣椒的居多。這個是苤藍疙瘩加上黃豆拌的壹道菜,屬於微辣的那種。邳州比較典型的涼菜還是水粉皮拌黃瓜,除了蒜泥以外,我覺得最主要的調料就是那種現炸的辣椒了。

對我來說,這個菜如果吃三口下去之後,我是壹定要冒汗的,反正我是有這樣的感覺。超市裏的大部分涼菜都是帶有辣口的做法,涼菜壹般除了辣以外,還會增加了壹個甜口。比如大拉皮,他們調的不是那種酸辣的口味,而是做成了鹹甜辣,這樣的味道在當地是比較受歡迎的,但是對於我們來講,可能吃不了這種甜呼呼的辣菜,這可能是當地的壹個習俗吧,用甜味來緩解壹下辣椒的刺激吧。#吃在徐州#

這種辣椒呢,不是壹個品種的辣椒,壹個是我們常見的叫青小米辣,有的地方也會叫泰椒。這個是大家比較常見的,還有壹種是壹頭尖壹頭圓的辣椒就是當地的辣椒,那這個辣度它不次於小米辣的辣度,皮厚脆嫩。當地人也比較喜歡用這兩種辣椒來做菜。炒菜都是用這兩種辣椒來制作的,尤以當地的辣椒為主,也最為地道。

我們看到的就是邳州蘿蔔,這個紫紅的蘿蔔也是當地的壹個特產。紅皮蘿蔔紅得有點發紫,脆生不辣,水分充足。燉雞或燉魚的時候,他們喜歡放點蘿蔔進去,用它來提味吧。其實後來發現這樣做,並不是很難吃。

當妳習慣了之後,發現蘿蔔燉熟之後,味道還不錯。像這種紅蘿蔔,壹個是燉菜裏面放,還有壹種就是當地做的比較多的,叫蘿蔔粉絲湯,用劉井粉絲和它搭配。

這種蘿蔔有壹個特點,就是在鍋裏烹炒之後,湯的顏色會變成那種紫羅蘭的紫色,這種湯看上去是沒有食欲的,廚師就會在出鍋之前在湯碗裏邊放壹點當地的白米醋,顏色就恢復成無色的狀態了,這壹點是非常神奇的。

這個黃瓜也很有特點,剛去的時候,我們常常買以前常用的那種水黃瓜,做涼拌菜呀什麽的,但是後來發現,食客們最喜歡的是當地的旱黃瓜,如上圖。這種旱黃瓜的特點是皮厚,瓤青,黃瓜的清香味比較濃。制作的時候削去外皮再做涼拌菜,確實黃瓜的味道很好。

炸幹千這個菜不錯!反正我覺得很好吃,當地人也比較愛吃,因為在那生活了四年,發現這個菜的點擊率是蠻高的,也是當地的壹道風景菜。包大席的時候也是必有的菜品。

邳州當地人也有說是外來的菜品,但是我覺得,在邳州菜裏面炸千子,是比較典型的壹道邳州菜。為什麽這麽說?壹是大家的喜愛程度,飯館裏點擊率也是蠻高的,連市場上都有大量的半成品售賣;二是千子要用到千子皮。它是當地的特產。邳州的豆制品比較豐富,腐衣很常見。我們用的壹般都是幹制品,大多叫油豆皮,在當地可以隨時買到鮮腐衣,而幹腐衣就是千子皮,所以我說它是當地的特色 美食 。

千子用幹腐衣做外皮,在裏邊卷上調味的肉餡,改刀就變成我們看圖片上這個樣子了,吃的時候要沾點醋。有點類似魯菜裏邊的炸響鈴,但是又有點區別,炸千子也是屬於外焦裏嫩,然後吃起來比較香濃的壹道菜,很耐咀嚼,越嚼越香,確實很好吃。

這道菜叫尖椒炒小魚,剛才也多次提到這道菜了,我們看到裏邊有不少的青豆,還有不少綠色的鮮辣椒,量最少的就是幹小魚。因為幹小魚比較貴,在當地大概在30到35之間的這樣壹個價格。在炒這道菜的時候,幹小魚放得特別少,如果用我們手量的話,也就是壹把的小魚,然後剩下就完全是辣椒和青豆了,這道菜比較有意思,不僅超級辣,還比較鹹,但幹小魚吃起來特別香,口感特別好,頗有回味。

這次我還特意帶了兩斤回來,準備做給家人吃。炒幹小魚最適合卷到煎餅裏邊,如果妳見到邳州人在馬路上拿著壹卷煎餅,邊走邊吃,那就是邳州壹景兒!

這個就是炒小河蝦了,也帶有壹些辣椒。其實小河蝦這樣的吃法,在當地並不算太多,他們最擅長的做法就是類似白灼的壹種做法,用鹽水煮了,然後蘸上佐料食用,但必須是鮮活的河蝦。炒的河蝦壹般都用快犧牲的那種,或者看起來不是特別新鮮的,然後用辣椒用韭菜炒制壹下。

上面這道菜比較家常了,就是尖椒炒肉絲。他們的尖椒肉絲必須要放蒜薹或蒜苗,因為當地盛產大蒜,所以配料上以這兩種食材居多。我們看到這裏邊的肉絲還量還不少,廚師炒這道菜的時候也要放很多的小米辣,或者放壹點幹辣椒配裏邊來炒,肉絲也不需要上漿,買機器絞的那種就行,幹香有嚼勁也是當地人喜歡的口感,這道菜也必須要吃出辣味的感覺。

這個菜叫尖椒炒豆條兒,超市裏面做的跟廚師做的有點出入,超市裏鮮辣椒放得不多,這裏邊也是用到了鮮辣椒和韭菜,或者蒜苗,用當地半幹的鹹豆條,壹起烹炒的壹道菜。它比較下飯,也適合卷煎餅,也是辣呼呼的壹道菜,很有邳州特點。

逛完了超市該去吃午飯了,這家餐廳在新蘇中心裏面,據說是個老餐飲品牌重金打造的,看樣子也確實沒少花銀子,十足的江南水鄉的感覺,炊煙裊裊,小船悠悠,置身其中令人心曠神怡。

菜系已經改得面目全非,既不是純正的淮揚菜也不是邳州的 美食 ,而是夾雜著改良的氣息,隨便吃吃也還是不錯的。餓了就不能挑食。

點了套烤鴨,嘗嘗離開北京的烤鴨還有京城的味道嗎?趁熱吃,鴨皮酥脆,鴨肉細嫩,用鴨餅卷上蔥絲、瓜條,放兩片鴨肉,塗上鴨醬,再來點邳州特色的幹辣椒面,京邳味道的烤鴨,定會給妳不壹樣的趕腳。筍幹是值得表揚的壹道菜,爽脆清甜,口感極佳。(下次補圖)主食很有特點,黑乎乎的包子,裏面的是流沙的餡料,軟糯香甜,這道主食妳知道叫什麽嗎?

邳州是蘇北地區,跟蘇南壹帶的飲食有著很大的區別,越往南越靠近淮揚菜的口味,唯邳州食辣最甚。

反觀我們的城市,每壹個地方都有它獨特的地方特產,因為地域差別,也會形成不同風格的飲食習慣。而有壹些習慣是不太容易改變的,尤其飲食,因為每個人打小就那樣吃,已經滲透到血液裏,難以改變。其實我們都壹樣,從小認同的食物,那麽壹旦養成了習慣之後,是很難轉變的,這種食物幾乎要跟隨妳壹輩子。

雖然這個時代,我們有太多接受新鮮事物的機會,也不排斥任何壹道 美食 ,但是骨子裏留下烙印的食物,說實話,妳讓它壹下子從記憶裏抹去,是不太可能的。那種味道是透著心脾的味道,難以割舍!因為它已經不僅僅是壹道 美食 ,還傳遞著濃濃的鄉音鄉情!

邳州,每來壹次就在關乎辣椒的 美食 上加深壹次記憶,其實打動我們的還有很多美麗的風景,當我們行走在銀杏大道上的時候,不僅會忘了辣椒的存在,還會發現秋天的落葉在這裏竟然被演繹得如此之美,如此迷人!

這座美麗的蘇北小城, 歷史 上兵家必爭之地,卻嗜辣如命,不知道是不是這種血性造就了這個地區,還是因為辣椒而造就了這種頑強的血性!邳州是壹座有豐厚文化底蘊的城市,讓人歡喜讓人著迷,而它吃辣的習俗讓外地人堪憂。

邳州,除了辣,壹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