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發現了蒸汽,用來蒸包子。西方人壹千多年後發現了蒸汽,發明了蒸汽機。卻從來沒有想過用來蒸美食。西方人沒有包子饅頭,就是因為西方人不知道怎麽“蒸”東西。
在歐洲的餐飲習慣中,肉和蔬菜,要麽生吃,要麽就烤或者水煮。除了放火裏烤,就是放火上的石板烤,然後就是壹股腦丟水裏煮。至於“蒸”這種烹飪方法,基本上都是受亞洲人影響而在西方逐漸開始采用的。像粉蒸肉,梅菜扣肉,清蒸魚這種吃法,不太可能在古代歐洲出現。
大概很少有人想過,為什麽大米可以整粒吃,而小麥卻要做成面粉,很少有整粒煮著吃的。
這是因為,麥粒結構緊密,而且含有的影響消化的物質更多,消化起來比米粒更難。
整粒的麥粒,對消化道相當不友好。不信,自己買來麥粒煮煮吃就知道了。
麥子馴化後就有了燒烤面食的傳統,西方人保持至今。為何他們做成面包,我們做成饅頭、包子、餃子,壹個是因為烹飪方法,另壹個是因為他們身處遊牧地區有牛奶。所以這個區別也就使得他們向面包方向演化,我們祖先返回後則發展出各式各樣的面食。包子、餃子則是因為上古包食的延續。粽子就是壹種古老的包食,因為烹飪器皿缺乏發明了那個方法。所以往米面裏包東西很早就有。男方民族往米面裏包東西壹直都有。所以有了麥面,往麥苗裏包東西也就很正常了。就像粽子,原本並不是金字塔形的,妳看越南的並不是。但我們的是金字塔形的,這可能就與返回的羌人文化有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