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抓套路,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班風學風的形成離不開班主任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能力。班級是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主要陣地。良好的學習生活常規管理可以培養良好的學風,促進學習質量的提高。所以,剛上壹節新課,我總是把工作重心放在學生良好行為規範的教育上。從要求學生站和坐開始,從小事開始規範學生,讓學生用小學生日常行為守則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老師的壹言壹行直接影響孩子的行為。我用自己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壹步步感染和引導學生,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如果學生亂掃地,墻磚和窗戶總是很臟。我以身作則,拿起掃帚示範自己,拿起抹布邊教邊講。漸漸的,學生會掃地,擦墻磚,擦窗戶...同時,我根據學生的競爭意識,結合學校的月度綜合考評,在班裏設立了日常規範檢查員,要求學生把行為規範當作壹面鏡子,時刻檢查自己和他人。這樣,狠抓學生的規範化養成教育,給班級帶來了強大的生命力。所以我們班在學校的綜合評比中總是名列前茅,多次被評為文明中隊。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熱愛學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礎,是班主任教育好學生的前提。班主任只有關愛學生,才能贏得學生的愛戴和尊重,才能讓學生願意接受老師的批評教育,才能讓學生“愛老師”、“信其道”。1.在生活中關愛學生。在同壹個森林裏,總有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在我教的班級裏,有的同學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小皇帝,有的同學因為父母離異或其他原因失去了家庭的溫暖。其中有壹名學生父親去世,母親改嫁,和年邁多病的爺爺奶奶生活在壹起。生活非常艱難,他對學習失去了信心。我如實向學校反映了情況,學校免除了他的學雜費,並領取了救濟金。有壹次,他不小心撞到了同學,眼睛和腳都裂了。我帶他去醫院包紮傷口打針吃藥。這位學生很感動,反復說壹定要好好學習,不辜負老師和爺爺奶奶的真心。2.在學習上關心學生,平等對待。陶行知先生說:“愛是教育的潤滑劑。有了老師的愛,學校成了天堂,師生成了朋友,教育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每個班都有不同水平的學生,絕不能幻想用完全統壹的標準來管理參差不齊的學生。作為班主任,我們不僅要愛“優秀”的學生,更要愛“差生”,把我們的愛傳播給每壹個學生。班主任不能對“優秀”的學生有任何偏愛,這會讓差生參差不齊,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對學習失去信心,從而增加班主任的教育難度。只有更多地關心貧困學生,我們才能幫助我們的教育。
三、選拔培養優秀的班幹部隊伍建設壹個積極向上、廉潔友愛的班集體,僅僅依靠班主任的力量是不夠的,這就需要壹個有能力的班幹部,也就是班幹部。班幹部的素質會直接影響班風。因此,班幹部的選拔要從知識、能力、品行等方面嚴格考核。在充分尊重大多數同學意見的基礎上,真正選拔出壹批工作能力強、能吃苦、遵紀守法、以身作則的班幹部。班幹部隊伍組建後,要盡量讓班幹部開展工作,隨時觀察他們的表現,有針對性地幫助他們,對他們的工作方法給予指導,對他們既熱情又嚴格。只有這樣去齊新,才能壹起建設好班級。
第四,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就是認為集體光榮就是榮耀,能夠維護集體榮譽的思想。它能給人以自信和自尊,給人以上進的力量,是壹種團結人們共同努力的巨大凝聚力。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基石。上了壹節新課後,我們應該全力以赴,盡快樹立班級的良好形象。學校的集合、運動、清潔和勞動...力求每個細節都做到最好。多次被表揚會迅速增加學生對班級的感情,鼓舞士氣,長期下去會成為為班級爭光的共同願望。如果被批評沒有表揚,也是接受思想教育的好機會。開學不久,為了慶祝國慶,學校要求每個班都要準備壹個舞蹈節目,年級組要進行評比。為此,班裏的女生在我的指導下認真排練節目。有時候壹個動作要連續做很多次。他們還是那麽熱情,旁邊的男生也在不停的為他們加油。轉眼間就是國慶節了,同學們對這個節目充滿了希望,相信壹定會得獎。演出結束,評委宣布結果的時候,沒有我們班的名字。雖然年紀小,但我永遠忘不了當時的場景:學生們低著頭,壹言不發。這壹切都說明學生有思想,有集體觀念,有榮譽感,有競爭意識。以至於我們在後來的跳繩踢毽子比賽中獲得了第壹名,我們班被評為冬鍛先進班集體;為了迎接寫作的最終驗收,我們班的同學努力學習,最終獲得了寫作驗收低年級組壹等獎。
第五,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
1.師生交往促進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態度的體驗,情感和需要是密不可分的。前蘇聯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對學生的愛是教育素養中的決定性品質,是教育的基礎。”因此,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至關重要。後進生,因為各種原因而落後的人,往往會自卑。他們總是很自卑,認為壹切都不如其他同學,上課擡不起頭。這就需要教師更加註重與他們溝通,而不是排斥他們,在信任的基礎上打開他們寬廣無私的心扉,用情感溫暖和影響他們,幫助他們克服自暴自棄的心理,讓後進生感受到老師的愛和尊重。我們班有壹個同學唐凱。因為學習基礎差,成績壹直落後,所以壹直自卑。所以他平時很膽小,很少說話。他怕同學看不起他,甚至上課聲音都像蚊子嗡嗡叫。我問過他,他說怕說錯了會引起同學嘲笑。了解這個情況後,我反復找他談,談家裏的事情或者他主要關心的事情,讓他想說話,多說話,大聲說話,好好說話。通過壹段時間的交流,學生可以在課堂上聽到他的聲音。所以我認為,師生之間多交流,師生之間就會有共同語言,感情就會融洽,教育就會成功。
2.註意保護自尊的方法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對班級管理有指導作用。後進生思想感情也比較豐富,可能比較獨立。平時我能尊重他們的自尊心,在使用表揚和批評方式時,因人而異,註重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壹次在自習課上,江明丟失了壹支心愛的鋼筆,碰巧被方莉撿到了。方莉沒有把它還回去,而是偷偷地把它放在了她的鉛筆盒裏。被同學發現後,她又放家裏了。當我發現的時候,我非常生氣。我真想當眾嚴厲批評她。她做這樣的事是因為學習成績不好,作業拖拖拉拉。但冷靜想想,如果方法簡單,當眾批評,只會讓後進生自卑,不利於後進生進步。於是我把她叫出了教室,讓她給她講那些找不到錢的同學,列寧小時候去姨媽家的故事,問她要不要做壹個誠實可愛的孩子,用熱情去影響她。她承認了錯誤,流下了悔恨的眼淚。第二天,她把鋼筆給了江明。事實表明,後進生有很強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如果他們想改變,他們必須掌握方法。
3.創造機會,建立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可以充分調動人的潛能,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在平時的班級活動中,學生有強烈的自我表達欲望,希望得到他人的欣賞和肯定。在班級活動中,我們應該特別關註那些後進生,不要忘記他們也是班級活動的主人。在壹次毽球比賽的報名中,我看到賈妮斯的手慢慢舉了起來。我們對視的時候,她慢慢放下,最後用期待的眼神看著我。我知道這是她鼓起勇氣舉起的手,我應該給她壹個機會。為了幫助她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我會激發她的信心,有空就陪她練習,遇到困難就給她鼓勵。“勇敢點,妳能行!”“相信自己,為自己加油,妳會成功的!”最後,在比賽中,她不負眾望,獲得了全班第二名。同學們給她送來了熱烈的掌聲。她從大家贊許的目光中看到了希望,獲得了自信,向前邁進了壹步,在期末考試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績。我真的很高興!
4.發展型人格和促進型人格是指具有壹定傾向性的相對穩定的心理特征的總和。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愛好。作為後進生,雖然學習落後,但個性發展健全。這就需要教師根據情況發展自己的特長,充分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長處,捕捉到自己的閃光點,從而更好地完成學習中的各項任務。我們班有壹個叫宗萍的學生。平時學習成績不理想,對學習缺乏信心。壹時間,她寫不完作業。問了同學,也去了她家,在壹位老人的指導下,她愛上了剪紙。我沒有責怪她,而是耐心地分析她,讓她合理分配業余時間。通過交談,她可以合理安排學習文化和剪紙的時間。在我的鼓勵下,她的學習成績和剪紙水平不斷提高。後來在她的帶動下,很多同學都跟她學剪紙。班裏有什麽活動的時候,他們都自告奮勇來裝飾教室,還挺漂亮的。當時如果只是壹味的批判,很可能會扼殺他們在這方面的天賦。因此,我們要抓住後進生的閃光點,讓健康的心理和真正的善良伴隨著他們,讓他們在成長的每壹步都有良好的心情和飽滿的熱情,從而形成優秀的能力和非凡的氣質。
第六,做好家訪工作,與家長溝通。班主任作為學校負責班級教育的老師,處於學校、家庭和社會的中心,是連接三方面教育力量和影響力的核心。眾所周知,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家長是老師的得力助手,尤其是班主任。班主任和學生家長的根本利益和願望是壹致的,都是為了把學生教好,讓學生成才。班主任必須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有利因素,避免或克服不利因素的影響,積極爭取和依靠家長配合學校教育學生,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趨於壹致。這就需要班主任和家長之間的溝通。班主任可以通過開家長會、打電話、家訪、來學校面試、聯系網校等多種形式與家長溝通。不管采取哪種方式,不管學生有沒有犯錯,作為班主任,首先要尊重家長,心平氣和,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與家長溝通,用愛去影響家長。事實表明,與學生家長的溝通應該建立在真誠的態度、服務意識和理性認識的基礎上,這樣壹定會取得更好的效果,有利於學生的發展。
總之,班主任的工作任重道遠,是壹項持之以恒的工作。只要有博大的愛心,真正做好學生的引路人,就無愧於我們的職業——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讓我們壹起編織壹條愛的河流,讓涓涓細流流進每壹個學生的心裏,在那裏生根、發芽、結果。“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會在班主任的崗位上繼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