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收獲時間
當年種下的韭菜壹般不收割,第二年後要盡量生根,正常收割。韭菜在春季生長旺盛,葉脆,纖維少,品質好,風味佳,產量高,而早春蔬菜價格往往較高,正是收割韭菜的最佳時機,要抓緊多收割幾次。壹般抗寒性強的品種,如791、金九8號等,發芽早,產量形成早,春季可收獲3 ~ 4刀;抗寒性弱的品種,如平九2號、津引1,發芽晚,春季可收獲2 ~ 3刀。6-8月韭菜品質較差,不適宜采收,韭菜梗和韭菜花可采收上市銷售。秋季韭菜品質好轉,價格也上漲,但考慮到秋季要養根,要控制采收次數。江南暖冬地區可收兩刀,山東、華北九月壹刀。其他冬季寒冷、無霜期短的地區盡量不要收割。對於淘汰更新的地塊,可以連續收割到冬季。雲南等氣候溫和的地區,只要肥水管理得當,壹年四季都可以收獲。
(2)間隔天數
春秋兩季連續收割韭菜時,壹定要根據植株生長勢、當時的氣候情況、市場情況等分開。春季返青的第壹茬是低溫、生長緩慢,采收需35 ~ 40天,抗寒性強的品種需30 ~ 35天。第二刀壹般需要25 ~ 30天,第三刀只需要20 ~ 25天。植物生長越旺盛,外界溫度越高,水肥條件越好,兩次收獲之間的間隔時間就越短。
(3)回收率標準
對於我國大部分地區來說,韭菜適宜采收的壹般標準是株高達到35厘米,平均每株5-6片葉,生長期25天以上。春季第壹次收獲,為了早點搶市場,株高20 ~ 25 cm,可收獲4 ~ 6片葉。過早采收不僅會影響當季作物的產量,還會因為葉片沒有足夠的光合時間而減少植株中的養分積累,導致下壹季韭菜因養分不足而減產。如果收獲太晚,不僅會影響收獲次數進而降低全年總產量,如果植株過大,還會造成品質下降,影響價格。
日本非常重視韭菜的采收標準,尤其是植株的整齊度。株高35 ~ 43厘米的韭菜為最高等級,30 ~ 43厘米次之,28 ~ 45厘米次之,其余28 ~ 45厘米屬於低檔產品。所以日本韭菜的生長時間不會太長,壹般不會超過30天。
(4)收獲時間
陰雨天前不宜收割韭菜,應在晴天進行。壹天中最好的時間是清晨。早晨氣溫低,收獲的韭菜不會因高溫而枯萎腐爛,而且植株通過早晨的夜露吸收了足夠的水分,產品又脆又嫩。
(5)收獲方法
收割韭菜的鐮刀要提前磨好,否則容易拉傷韭菜根。收割要快,茬要平整齊,不能高也不能低。收割深度應在距根莖4 cm左右,此處茬壹般為黃色。如果留茬是綠色的,說明留茬過高,影響了當前留茬的產量和質量。如果看到茬是白色的,說明刀太深,會損傷鱗莖,削弱下壹刀的生長勢,影響以後的產量。農諺說,“把刀提高1英寸(約3厘米),等於又加了壹層糞”。收割後立即將韭菜抖落,紮成捆,統壹收割,包裝上市。目前很多地區韭菜捆綁粗糙,嚴重影響上市質量。日本韭菜采收後,先剝去泥土雜物和幹損葉,再用鮮艷的絲帶紮成65,438+000g的小捆,每捆65,438+00裝入壹個塑料袋,每四袋裝入壹個包裝紙箱。不同等級的韭菜分別包裝,低溫暫存,準備送往市場。這些做法值得借鑒。
(6)收獲後整理
采收後,及時用耙子清除殘葉和雜物,並壓平畦邊。可以在茬上撒壹些草木灰,既能防止根蛆,防止蒼蠅產卵,又能起到追肥的作用。3 ~ 5天後,澆水施肥。肥料可以是腐熟的餅肥、糞肥、堆肥或復合肥,也可以間隔使用壹些化肥,但最好不要長期只使用化肥,否則容易造成土壤板結。韭菜新葉長到2 cm時,可根據情況噴灑壹次殺菌劑,預防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