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學期,我園以倡導孩子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創新為前提,以愛國主義和群眾教育為重點,以思想道德教育為基礎,培養孩子良好的品德,成為講禮貌、守紀律的孩子。在全體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德育工作取得了必要的成績,概括如下:
第壹,加強幼兒園文化建設,重視隱性德育資源。
孩子容易模仿,外界事物的影響容易作用於孩子,但孩子的模仿是非選擇性的,孩子的是非觀念很弱,不可能只選擇有意圖的事物去模仿。因此,我們加強了幼兒園德育隱性資源的建設。因為隱性的德育資源具有潛移默化和模仿性,所以它能時刻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我們把幼兒園隱性德育資源分為兩類:物質環境和人際關系。物質環境包括景觀、活動室的墻壁和角落環境。在物質環境的營造上,我們滲透了向上意向的思想,用生動、懂事、搞笑的形象塑造了孩子可以模仿的對象,讓孩子在不經意間受到道德的熏陶。比如幼兒園每學期都要進行大規模的環境布置。我們抓住這個機會裝飾走廊、活動室等。在團結友愛、關愛群眾、熱愛祖國、熱愛家鄉、不怕困難、文明禮貌的環境中,各班還根據思想教育的要求,創設相應的主題活動環境,如“兒童安全教育宣傳”、“兒童健康教育宣傳”等。人際關系主要是指師生關系和師師關系。孩子離開家來到幼兒園,老師就成了他們壹天活動的組織者,也是他們模仿學習的主要對象。老師的言行總是影響著孩子良好行為的構成。因此,我們加強了教師道德行為建設,要求教師以身作則,以身作則。要求教師以高尚的行為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意圖和正確的行為促進孩子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在壹個向上的環境中,潛移默化中,孩子變得自信,學會分享,學會幫助別人等優秀品質。
二、開展多種多樣的道德教育[整理]
幼兒良好人格和品德的培養是通過幼兒園的各種教育活動來實現的。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德育主題活動,是孩子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培養個性、發展人格傾向的好機會。
孩子是在活動中成長的,孩子的發展是通過活動實現的。因此,我們非常重視通過開展各種主題活動來豐富兒童德育的信息。在小班的“我愛我家”主題活動中,老師組織了“爸爸媽媽很有本事”、“能幹的寶寶”等活動,讓孩子萌發愛親人、愛同齡人的感情,幫助孩子明白做自己的事情的道理。中班以“上路”為主題,邀請交警叔叔給孩子們上了壹堂集演示、互動、體驗於壹體的生動的交通安全課。活動中,交警叔叔向孩子們做了自我介紹,讓孩子們體會到了交警叔叔的本分和辛苦。通過圖片、演示等形式,詳細介紹了過馬路的安全知識和乘坐公交車時的註意事項。在大班“我的能力很棒”主題活動中,老師設計開展了“關愛小”主題活動,大哥哥大姐姐帶領小哥哥小姐姐參加幼兒園組織的活動。比如“大和小”壹起工作,“大和小”壹起吃飯,“大和小”壹起玩耍。兄弟姐妹更關心自己的兄弟姐妹,而兄弟姐妹對他們也很信任。心靈上的共鳴讓大班幼兒體會到了付出愛的快樂心情,小班幼兒則覺得“幼兒園就像我家壹樣”。此外,每個班級都有值日生和好孩子的標誌,每個區域活動角都由值日生安排,輪流培養孩子的勞動意識和榮譽感。
第三,節日活動與道德教育相結合
壹年四季有很多節日,節日活動是幼兒園進行德育教育的好機會。根據節日的特點,有計劃地制定節日活動計劃,利用節日開展系列教育活動,將相關德育材料滲透到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新學期壹開學,就迎來了新班級的孩子們。幼兒園對他們來說是陌生而新鮮的。為了幫助他們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融入群眾,中大班的孩子們充分發揮兄弟姐妹的作用,帶領弟弟妹妹參觀幼兒園,幫助他們簡單了解幼兒園的學習生活。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培養孩子的交往潛能,中大班的孩子逐漸學會關心弟弟妹妹,在活動中學會謙讓。在中秋節,我們以年級組的形式舉行了壹次大型活動。孩子們陸續從家裏帶來了月餅和糖果。在活動中,孩子們品嘗了我的,我品嘗了妳的,並學會了與他人分享。國慶節來了,我們開展了“我是中國小娃娃”德育主題活動。在活動中,我們和孩子們壹起了解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和民族文化,深深地促進了他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為了裝扮教室,孩子們和他們的父母做了特別的燈籠,還做了小國旗,讓我們的教室格外漂亮。
第四,德育活動要滲透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
幼兒園的道德教育不是單獨的說教,它滲透在兒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無時無刻不影響著兒童的成長。比如在上午的活動中,我們引導孩子主動和老師、同齡人打招呼,培養孩子講禮貌的意識。來的早的孩子也會主動關心班級的自然角,給自然角的植物澆水。我們改變了過去傳統的點名方式,讓孩子自己找出班上哪些孩子沒來園,讓孩子學會關心同齡人,熱愛群眾。每天飯後,各班對孩子進行十分鐘的道德教育,通過講故事、談心等形式對孩子進行班級好人好事的教育,讓孩子懂得做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的小標兵;組織飲水時,我們教育孩子排隊倒水,不要推擠,不要浪費水;開展區域活動時,讓孩子懂得團結友愛,互相幫助,與人合作等等。在自由活動中,我們引導孩子學會互相謙讓,學會與人交流的語言,願意與同伴分享自己的玩具。午餐時,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如不掉米粒、不剩飯,吃完後自覺收拾好餐具,抓住有利的教育時機,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
同時也註重孩子的隨機教育。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爭執,甚至做錯事。我們教師認為這是進行道德教育的好機會。第壹,要及時處理。第二,要有說服力,要問為什麽能幫助孩子明辨是非。有些問題還可以和孩子壹起討論,提高孩子處理問題的潛能,讓孩子從身邊的例子中體會到深刻的教育,真正做到懂事有情。
動詞 (verb的縮寫)建設家園促進道德教育
幼兒的道德教育不能僅僅依靠幼兒園的努力,而必須在持續的教育中持之以恒。因此,家庭、幼兒園和社會各方面都應加強幼兒的道德教育,促進其健康成長。我們通過嬰兒成長書籍、家長園地、家長會、家長開放日、家庭聯誼活動等方式開展教育。當下有很多自私任性霸道的孩子。因此,我們要求家長通過寶寶成長書籍和家長園地,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給孩子更多的實踐機會,增強他們的群眾觀念和勞動觀念,培養孩子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熱愛群眾、艱苦樸素的良好思想和初步的勞動習慣。
幼兒園德育概述(2);
童年是人生的啟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形成良好道德品質的重要時期。但從目前獨生子女所處的家庭環境來看,孩子所理解的道德熏陶和教育並不樂觀。眾星捧月的地位,父母重智輕德的教育,讓我們的孩子從小就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任性、傲慢、無禮”等不良道德意識和行為。幼兒園是最基礎的時期,是孩子了解教育的主要場所。有責任和義務幫助我們的孩子克服自己的缺點,逐步形成正確的道德意識和良好的道德行為,使他們將來適應社會的發展,做壹個對社會有益的人。因此,在幼兒園對幼兒進行道德教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但是,我們也看到了目前幼兒園德育教材和德育方法的諸多不足。比如德育教材過於抽象,不遵循兒童社會性發展規律,把兒童的德育和兒童的社會性教育割裂開來。教師在方法上占主導地位,忽視了孩子的主體作用;註重大眾教育,忽視孩子的個體特征和差異;灌輸道德知識才是最重要的,忽略了幼兒的內心需求。幼兒園“重言輕行”的傾向,讓壹些孩子說話有邏輯,但行動卻不壹樣。德育效果不高,現行的德育材料和方法亟待更新。所以我們園也在探索德育的過程。
壹,德育在日常生活中的滲透
幼兒園的道德教育不是單獨的說教,它滲透在兒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無時無刻不影響著兒童的成長。比如在早上的活動中,我們引導孩子主動向老師和同伴打招呼。來的早的孩子也會主動關心班級的自然角,給自然角的植物澆水。我們改變了過去傳統的點名方式,讓孩子自己找出班上哪些孩子沒來園,讓孩子學會關心同齡人,熱愛群眾。在自由活動中,我們引導孩子學會互相謙讓,學會與人交流的語言,願意與同伴分享自己的玩具。午餐時,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如不掉米粒、不剩飯,吃完後自覺收拾好餐具,抓住有利的教育時機,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兩周壹次的升旗儀式也是我園的重頭戲,因為這也是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的有利途徑。活動前,我們會根據相應的季節、月份教育重點和重大社會事件,制定相應的計劃,選擇幼兒喜歡的形式,如兒歌、歌曲、表演等,在輕松、幽默、愉悅的氛圍中啟迪幼兒。
第二,優化教育活動,讓孩子成為德育活動的主人。
幼兒園開展德育活動時,要把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作為德育的重要載體。德育活動要改變形式化、單壹化的現狀,與各學科有機融合,開展綜合性活動,走進幼兒生活,註重感知和體驗,充分釋放幼兒的生命潛能,激活創造精神,註重培養幼兒探究研究和終身發展的潛能,使幼兒在活動中學會做人,學會做人。我們不是通過灌輸讓孩子掌握道德知識,而是通過孩子的實踐和親身經歷。我們用日常滲透、遊戲、情景表演、幼兒參與等方式,鼓勵幼兒成為德育活動的主人。比如在兒童遊戲中滲透德育素材:給奶奶讓座,幫小哥哥穿衣。組織孩子參加自助餐、玩具等活動,從中讓孩子感受到分享的快樂。故事的表演讓孩子感受到了幫助他人、關心他人的快樂。在活動中,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幼兒園的德育活動並不枯燥,幼兒有了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有助於幼兒將外在的道德觀念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準則。
在中秋節,我們以年級組的形式舉行了壹次大型活動。孩子們陸續從家裏帶來了月餅和糖果。在活動中,孩子們品嘗了我的,我品嘗了妳的,並學會了與他人分享。國慶節來了,我們開展了“我是中國小娃娃”德育主題活動。在活動中,我們和孩子們壹起了解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和民族文化,深深地促進了他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為了裝扮教室,孩子們和他們的父母做了特別的燈籠,還做了小國旗,讓我們的教室格外漂亮。而“秋天真美”、“迎接新年,長大壹歲”等活動也充分體現了德育對孩子的重要性。
第四,做好家長工作,共建家園促教育
幼兒的道德教育不能僅僅依靠幼兒園的努力,而必須在持續的教育中持之以恒。因此,家庭、幼兒園和社會各方面都應加強幼兒的道德教育,促進其健康成長。我們通過評估手冊、家長花園、家長會議、家長開放日和家庭網絡活動開展教育。
當下有很多自私任性霸道的孩子。因此,我們要求家長通過評價手冊和家長園地,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給孩子更多的實踐機會,強化群眾觀念和勞動觀念,培養孩子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熱愛群眾、艱苦樸素的良好思想和初步的勞動習慣。父母和老師必須行為端正,為孩子樹立榜樣。家長和老師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要求孩子做的事首先要做到,不允許孩子做的事堅決拒絕。他們應該用自己的言行給孩子創造壹個禮貌健康的環境,保證他們身心健康發展。
第五,關註幼兒園德育的隱性資源
陳鶴琴先生認為,兒童容易模仿,外界事物的影響容易作用於兒童,但兒童的模仿是非選擇性的,兒童的是非觀念很弱,不可能只模仿有意圖的事物。我們覺得幼兒園應該加強德育隱性資源的建設。因為隱性的德育資源具有潛移默化和模仿性,所以它能時刻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用心良苦地構建道德教育的隱性資源,可以給孩子帶來積極的、有意的模仿,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影響,逐漸將所學的道德經驗內化為自己的道德行為。
以上是本學期我校德育工作的壹些做法,我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拓寬思路,尋求各種德育新方法。
幼兒園德育概述(三);
時光荏苒,轉眼間壹個忙碌而充實的學期過去了。反思過去的壹個學期,在全園教職工的努力下,各項工作計劃順利完成。我們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紮實做好安全工作,深化教育改革,進壹步做好家長工作。同時,我們努力提高教育質量,優化師資隊伍,讓孩子們接受良好的現代教育。努力建設有特色的現代化新型幼兒園。具體工作完成情況總結如下:
壹、行政工作本學期初,在我園召開教師討論會。為了建立壹個更加團結和勤勞的群眾,我們對員工進行了多方面的培訓,如員工職業道德、員工安全意識教育、員工gfd、員工手冊等。,以規範員工行為,提高員工素質。由於安全工作的緊抓落實,提高了員工的安全意識,本學期我園未發生重大安全事故。我們開展了班級環境布置大賽,努力為孩子們營造壹個充滿童趣和藝術氣息的生活和學習環境。此外,我們結合節日主題裝飾環境,讓孩子們感受節日氣氛,體驗真實生活。
二、教學工作我園聘用的大部分教師都是年輕教師,工作經驗不足。許多教師需要進壹步學習,並在工作中積累經驗。本學期組織教師學習《綱要》和《現代學前教育理論》,倡導促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從觀念到行為的真正轉變,用心開展項目研究,提高教師的科研意識。還用心營造學習環境,給教師帶來更多的學習機會,組織教師學習各項業務,以骨幹教師的輻射帶動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通過各種訓練,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中處處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註意啟發孩子主動學習,樂於探索,勤於做事,勤於思考,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園內教學觀摩活動和派老師外出參觀學習觀摩其他姐妹園的優質教學活動,回園後與大家分享交流,學習姐妹園的長處,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這不僅給了老師們互相學習的機會,也促進了我園各種教學活動的開展。在教學中,教師能夠根據教學進度用心教學,制作教具和操作資料,紮紮實實開展教學工作,順利開展教研工作。教學主任每周認真檢查教案和教具;定期上課,及時與老師溝通解決問題,不斷提高老師的教學水平。本學期舞蹈、弟子規、兒歌表演教學活動的開展,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模式,孩子們樂於學習,上課在家。
老師也了解了我們在幼兒活動中教學活動的開展情況。我們不僅重視孩子的智力發展,也非常重視孩子在情商、美術、英語等方面興趣的培養和學習,讓孩子全面均衡發展,為小學輸送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
三。物流與保健我園密切關註幼兒的成長,勤於開展符合幼兒身心規律的各種教育活動和壹日遊戲活動,根據天氣情況每天組織幼兒進行兩小時的戶外活動,增強幼兒體質,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做好保健衛生,做細做嚴。註意消毒和疾病預防的過程;加強食堂管理,嚴把食品入口關,做好體檢工作。保證飯菜質量安全,科學合理制定食譜;及時更換窗口,向家長宣傳防病知識,做好預防感染工作。能堅持認真檢查幼兒的健康狀況,通過晨檢及時發現和處理患病幼兒,對教師進行在職培訓、常見病防治和應急處理方法的培訓,總結工作,布置任務,明確做好保育工作的巨大好處。同時,認真做好孩子學期初、期末的體檢工作,將孩子生長發育的評價反饋給家長。強化安全意識,把安全放在第壹位,警鐘長鳴,做好每月的安全衛生檢查。細化安全崗位責任制,防患於未然,定期檢查維護,合理考評,防止安全事故發生。在倉庫管理方面,采取了成本控制、清倉等壹系列措施,取得了必要的成績。這學期配合財務部控制成本,逐步降低各項費用。
四。具體活動:9月教師教育教學1,2月3月4月6月10月1,11月1,4月5月12月1,2月3月4月1月。組織教師學習《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辦法》。組織孩子參加全國“星火杯”少兒繪畫比賽。大年初壹,新年狂歡。開展全園安全檢查,督促各班查找事故隱患。通過圖片組織老師參觀其他幼兒園。組織孩子們進行消防演習。組織教師學習兒童常見疾病的預防。、洗手日、藝術體操活動、以及評價。組織教師利用業余時間裝飾區域環境。檢查孩子的舉止和坐姿。開展數學討論活動,老師互相聽對方的公開課。召開全園會議,布置開學工作。各班老師交接,布置班級環境,迎接新生入園。檢查各班的工作計劃和周計劃。做好幼兒常規訓練、全園衛生工作檢查、班卡布置檢查評估等工作。召開各年級家長座談會。早操的安排與訓練。
幼兒園德育概述(4);
幼兒園道德教育綜述
童年是人生的啟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形成良好道德品質的重要時期。幼兒園是最基礎的時期,是孩子了解教育的主要場所。有責任和義務幫助我們的孩子克服自己的缺點,逐步形成正確的道德意識和良好的道德行為,使他們將來適應社會的發展,做壹個對社會有益的人。因此,在幼兒園對幼兒進行道德教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但是,我們也看到了目前幼兒園德育教材和德育方法的諸多不足。比如德育教材過於抽象,不遵循兒童社會性發展規律,把兒童的德育和兒童的社會性教育割裂開來。教師在方法上占主導地位,忽視了孩子的主體作用;註重大眾教育,忽視孩子的個體特征和差異;灌輸道德知識才是最重要的,忽略了幼兒的內心需求。幼兒園“重言輕行”的傾向,讓壹些孩子說話有邏輯,但行動卻不壹樣。德育效果不高,現行的德育材料和方法亟待更新。所以我們園也在探索德育的過程。
壹,德育在日常生活中的滲透
幼兒園的道德教育不是單獨的說教,它滲透在兒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無時無刻不影響著兒童的成長。比如在早上的活動中,我們引導孩子主動向老師和同伴打招呼。來的早的孩子也會主動關心班級的自然角,給自然角的植物澆水。我們改變了過去傳統的點名方式,讓孩子自己找出班上哪些孩子沒來園,讓孩子學會關心同齡人,熱愛群眾。在自由活動中,我們引導孩子學會互相謙讓,學會與人交流的語言,願意與同伴分享自己的玩具。午餐時,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如不掉米粒、不剩飯,吃完後自覺收拾好餐具,抓住有利的教育時機,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兩周壹次的升旗儀式也是我園的重頭戲,因為這也是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的有利途徑。活動前,我們會根據相應的季節、月份教育重點和重大社會事件,制定相應的計劃,選擇幼兒喜歡的形式,如兒歌、歌曲、表演等,在輕松、幽默、愉悅的氛圍中啟迪幼兒。
第二,優化教育活動,讓孩子成為德育活動的主人。
幼兒園開展德育活動時,要把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作為德育的重要載體。德育活動要改變形式化、單壹化的現狀,與各學科有機融合,開展綜合性活動,走進幼兒生活,註重感知和體驗,充分釋放幼兒的生命潛能,激活創造精神,註重培養幼兒探究研究和終身發展的潛能,使幼兒在活動中學會做人,學會做人。我們不是通過灌輸讓孩子掌握道德知識,而是通過孩子的實踐和親身經歷。我們用日常滲透、遊戲、情景表演、幼兒參與等方式,鼓勵幼兒成為德育活動的主人。比如在兒童遊戲中滲透德育素材:給奶奶讓座,幫小哥哥穿衣。組織孩子參加自助餐、玩具等活動,從中讓孩子感受到分享的快樂。故事的表演讓孩子感受到了幫助他人、關心他人的快樂。在活動中,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幼兒園的德育活動並不枯燥,幼兒有了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有助於幼兒將外在的道德觀念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準則。
第三,在德育主題活動中深化德育
新學期壹開學,就迎來了兩個小班的孩子。幼兒園對他們來說是陌生的,新的。為了幫助他們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融入群眾,我們中大班的孩子們充分發揮兄弟姐妹的作用,帶領弟弟妹妹們參觀幼兒園,通過才藝展示,幫助他們簡單了解幼兒園的學習生活。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培養了孩子的交往潛能,中大班的孩子也逐漸學會了在活動中關心他們。在中秋節,我們以年級組的形式舉行了壹次大型活動。孩子們陸續從家裏帶來了月餅和糖果。在活動中,孩子們品嘗了我的,我品嘗了妳的,並學會了與他人分享。國慶節來了,我們開展了“我是中國小娃娃”德育主題活動。在活動中,我們和孩子們壹起了解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和民族文化,深深地促進了他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為了裝扮教室,孩子們和他們的父母做了特別的燈籠,還做了小國旗,讓我們的教室格外漂亮。“秋天真美”、“迎新年又長大壹歲”、“寒冬”等活動也充分體現了德育對孩子的重要性。
第四,做好家長工作,共建家園促教育
幼兒的道德教育不能僅僅依靠幼兒園的努力,而必須在持續的教育中持之以恒。因此,家庭、幼兒園和社會各方面都應加強幼兒的道德教育,促進其健康成長。我們通過家長花園、家長會和家長開放日進行教育。
當下有很多自私任性霸道的孩子。因此,我們通過家長園,要求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給孩子更多的實踐機會,強化群眾觀念和勞動觀念,培養孩子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熱愛群眾、艱苦樸素的良好思想和初步的勞動習慣。父母和老師必須行為端正,為孩子樹立榜樣。家長和老師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要求孩子做的事首先要做到,不允許孩子做的事堅決拒絕。他們應該用自己的言行給孩子創造壹個禮貌健康的環境,保證他們身心健康發展。
第五,關註幼兒園德育的隱性資源
通過挖掘和建設幼兒園隱性和潛在的德育資源,可以提高幼兒園德育的有效性。我們把幼兒園隱性德育資源分為兩類:物質環境和人際關系。物質環境包括景觀、活動室的墻壁和角落環境。在物質環境的營造上,我們滲透了向上意向的思想,用生動、懂事、搞笑的形象塑造了孩子可以模仿的對象,讓孩子在不經意間受到道德的熏陶。孩子離開家來到幼兒園,老師就成了他們壹天活動的組織者,也是他們模仿學習的主要對象。老師的言行總是影響著孩子良好行為的構成。因此,我們加強了教師道德行為建設,要求教師以身作則,以身作則。要求教師以高尚的行為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以自己的用心和正確的行為促進孩子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在壹個向上的環境中,潛移默化中,孩子變得自信,學會分享,學會幫助別人等優秀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