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著名葡萄專家支壹安博士的技術指導下,該縣最東部的易縣高檔葡萄基地露地早熟葡萄已成為包括長江及其以北地區最早成熟的優質當當無公害葡萄基地,面積達12000多畝。以果粒大、穗形好、色澤鮮艷、品質最佳而聞名,暢銷全國各地高端市場。標準件產業作為永年縣的特色產業,已有30多年的生產歷史。全縣有13個鄉鎮、153個村生產標準件,生產企業3800多家,年產量280萬噸,產值6543.8+02億元,占全國市場份額的40%以上。產品遠銷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永年標準件商城是全國最大的標準件集散地,占地1.20畝,經營商戶680家。市場年鋪貨量1萬噸,銷售額40多億元。
永年縣有獨立核算工業企業55家,其中縣辦工業企業47家。有煤電、冶金、紡織、化工、建材、造紙、機械制造、食品等20大類,200多個產品品種。其中30多種獲得部、省、市優質產品稱號;全縣有鄉鎮企業20585家,主要有標準件、建材、化工、皮革、冶煉、機械、紡織和農副產品加工業及相對集中的工業小區。其中,標準件成為壹大特色產業,生產企業3899家,年加工能力超過30萬噸,年產值超過654.38+0.2億元,日客流量超過2萬人。產品銷往全國30個省、市、區,占全國標準件市場份額的四分之壹,是華北地區最大的標準件生產銷售集散地。廣府古城:永年有2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旅遊資源豐富。廣府古城,隋末王都竇建德。
2004年以來,縣委、縣政府不斷加大廣府文化旅遊開發力度,總投資2億多元,實施了護城河整治、古城墻及門樓修復、太極文化廣場、森林公園、“泗門橋”等項目,使廣府古城舊貌換新顏,初步具備了大規模接待遊客的能力。2007年,它接待了來自世界各地的20萬遊客。廣府古城被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文化旅遊名鎮”。永年被評為“中國最佳休閑旅遊縣”。
永年有堪比趙州橋的鴻基橋、大成殿、呂公寺、黑龍潭,還有“蓮香十裏,飯吸千床”的“永年谷”風光。已經有大型名山公園、太極迷宮、待開發三十六城、溫泉城、跨山索道等。永年正以獨特的旅遊特色迎來越來越多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
名山公園:依靈動山,毗鄰名河,園林交錯,風景秀麗,景色迷人。王兆輝寺、魁星閣、佛爺殿、鬼宮、香火鼎盛,傳說神奇迷人。
洪積橋:位於河北省永年縣廣福鎮東2.5公裏東橋村,東西橫跨滏陽河。它重建於明朝萬歷年間,俗稱東橋。這座橋的結構與趙州橋相似,是壹座單孔雙肩石拱橋,全部由石頭砌成,堅固美觀。主拱票似長虹飛架,兩端各有兩張小票,造型宏偉。該橋長48.9米,寬6.82米,主票跨度31.88米,上升高度6.02米。鴻基橋和趙州橋都是單孔敞肩石拱橋,結構形式基本相同。橋面兩側有18方形崗亭和17欄桿,上面刻有獅、猴、鹿、麒麟、石榴、桃、武功殺虎等圖案。形象逼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柵欄中間,有“鴻基橋”三個大字。
鴻基橋在建築規模上略小於趙州大石橋,在河北省乃至全國現存的古代石拱橋中排名第二。2006年5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林明觀香腸
謠言壹:起源於清末,已有近百年歷史。屬於傳統小吃,是河北省永年縣的地方特產。驢肉因其質量高、味道鮮美而被視為上乘之品。永年“驢肉香腸”選用上等驢肉,剁成肉末,加入綠豆粉、磨香油、高湯,倒入驢肉腸衣中,紮成小捆,高溫蒸煮殺菌,最後用果木熏制而成。所以永年“驢肉香腸”也叫“驢肉灌腸”。“驢肉香腸”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回味悠長,深受消費者青睞。成為消費者饋贈親友和日常消費的佳品,尤其是節日期間,消費者搶購。林銘冠牌驢肉香腸由永年縣商務局餐飲服務公司下屬的新世紀賓館大樓生產,新世紀商務工作室負責產品的對外營銷。
謠言二:清朝末年,蝗旱是冀南的壹場災難,千裏光禿禿的土地,百姓生活貧困,百姓逃離大漠。在逃離沙漠的人流中,壹位名叫杜的餐館廚師,以擅長紅燒肉和灌腸而聞名,來到了。
當時的林明觀還是壹個人口不多的小鎮。南街有壹家經營多年的驢肉店。店家名叫郭大然,從小就接受了祖上傳下來的臘肉技術。經過他在配料和火候上的加工,水煮驢肉在冀南享有盛譽,當天煮熟多少賣多少,生意興隆,到處暢銷。尤其是驢腸香而爛,肥而不膩,所以村裏流傳著壹句話“可以舍子母,不舍驢腸。”在北東街口風景區,還有壹家驢肉店,由韓留柱經營。他煮肉,十天半月賣不出去。雖然他試圖找到壹種方法來調味,加工和溫度,但很少有人感興趣。他看著郭家的繁華,心裏憋氣,又無奈,只好怪自己窮。
杜芒竹師傅溜達到臨明關,路過郭大然的店,聞到壹股撲鼻的肉香。案前有壹群顧客搶著買。杜師傅雖然沒嘗過肉,但知道店主是紅燒肉的高手。顧客走後,他走進肉店,和郭大然聊了聊,問廚師切肉的事。郭大然說:“這是百年老湯,不用加什麽調料。”山竹知道這是壹種打發外行人的方式,不便多問。這不是投機,所以他起身走出了肉店。當我走到北東街口風景名勝區韓留柱的商店時,有壹股肉的味道,但沒有顧客。他們兩人開始慢慢交談。韓留柱透露他的厄運,他的生意趕不上郭大然的怨恨。山竹說:“我可以稱妳為肉類行業的冠軍。”我欣喜地留在專欄裏,詢問山竹的來歷。原來是同事,我就把山竹留在家裏住,山竹教我怎麽灌溉驢腸。山竹先將驢肉洗凈,吹幹,將煮熟的排骨剁成肉末,然後與肉湯混合,加入花椒、茴香、砂仁、陳皮、肉桂、丁香、姜末等香料,與白油、肉末、漿糊混合,再倒入香腸皮中,煮兩個小時。下鍋之後,真是聞所未聞。彎如月牙,粗如孩童臂,入口滿涎,香飄十裏。這是民國初年的“靈官香腸”。韓留柱是壹個有愛心的人。嘗了壹下,他覺得香味不濃,香腸皮蒼白不脆。他把餡料油換成麻油,煮熟後用松煙熏蒸。最後變成了著名的“熏香腸”,也就是所謂的林明觀香腸。
2.永年酥魚
永年酥魚以其色、香、骨酥肉嫩、清香爽口、久食不膩而受到消費者的好評。廣府牌脆皮魚品牌如周、林銘冠、法芝、薛師傅等也以優良的品質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該縣脆皮魚產品暢銷河北、山東、河南、北京、天津等地區,產品供不應求。
3.永年大蒜
大蒜是明代傳入永年縣的,當時在西巖村至南巖村壹帶種植了500多年。是永年蔬菜的壹大特色。永年蒜的特點是頭大、皮薄、瓣肥、肉細、味美、麻辣香甜、蒜汁豐富、粘幹。壹直被認為是上等調味品,生吃熟吃都不錯。
4.北巖村粉絲
北巖村粉絲加工廠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從外觀上看,加工出來的粉條圓如玉盤,薄如蟬翼,晶瑩剔透,起伏有致。泡水後就變成了植物手帕,潔白、柔軟、光滑、半透明,拿在手裏扭來扭去;切成細條,拌上調料,吃壹口,嘆三聲:“這東西只應天上有,人間可聞幾回!”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
5.東楊莊灌溉棕櫚
雜糧營養之王由來已久。巧手做出精美糕點,流芳百世。這首朗朗上口的順口溜,意思是東楊莊<定居。它是用蕎麥面條做成的,營養豐富,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本草綱目》記載:“降氣、寬腸、消郁、消熱、消腫、祛風止痛、除濁白帶、脾積泄瀉。”因此成為廣大人民群眾喜愛的食品之壹。市場和大排檔並不少見。生日,滿月,婚禮等都是用來吃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