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糖變得不可愛了。人們談論糖的顏色變化,吃糖使他們發胖,吃糖使他們患糖尿病。尤其是壹些愛美的年輕女性,不僅怕吃糖,還會遠離甜食,甚至水果。盡可能少吃糖似乎是現在人們飲食和生活的原則。醫學家和營養學家的研究證明,人們對糖的理解是錯誤的。吃糖不僅無害,而且有益健康。
說起糖,人們自然會想到糖、冰糖、紅糖、糖果。事實上,當營養學家說糖時,他們包括的範圍更廣。它是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的壹大類有機化合物。糖廣泛分布於生物界,幾乎所有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中都含有它,尤其是在植物界,約占幹重的80%。人和動物不能像植物壹樣“生產”糖分,人體內的糖分主要由食物提供。糖由碳、氫、氧組成,氫氧比例與水相近,所以糖也叫碳水化合物。
我們平時吃的水果糖、紅糖、白糖、冰糖統稱為蔗糖。蔗糖只是糖的壹種,其他像澱粉、麥芽糖、乳糖、葡萄糖都是糖。
在壹次研討會之後,糧農組織和世衛組織發表了壹份關於人類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咨詢報告。該報告推翻了對sugar的各種不實指控,為其“平反”。《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曾建議人們“少吃甜食”,但新修訂的指南中已刪除了這壹條。
對於糖來說,現在“平反”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吃糖不會胖。
根據壹些國家的統計,吃糖少的人比吃糖多的人更容易患肥胖癥。因為肥胖的人往往脂肪吃得太多,運動太少,營養太多,而不是糖太多。其實糖可以降低食欲,避免吃太多。
吃糖不會導致糖尿病。
導致糖尿病的因素很復雜,是由胰島功能受損引起的。正常人吃糖不會引起高血糖和糖尿病。
中國國內糖區的人吃糖比較多。衛生部曾組織專家對廣西產糖區的糖尿病發病情況進行調查。在被調查的11034人中,只有10人尿陽性,通過葡萄糖耐量試驗發現糖尿病的發病率為7.07%。然後在非產糖區調查9261人,發現60人糖尿病陽性。經過糖耐量試驗,這些人的糖尿病發病率為65,438+00.47%。這些調查和實驗充分證明,吃多少糖和糖尿病沒有直接關系。
吃糖不會引起心血管疾病。
過去,人們認為糖容易導致冠心病。現在醫學家證明這只是壹個誤解,兩者沒有因果關系,吃糖對血脂沒有不良影響。美國的調查證明,在過去的20年裏,美國人對糖的消耗量增加了,而死於心肌梗塞的人數卻減少了。
吃糖只是導致齲齒的原因之壹。
提到齲齒,人們自然會想到糖。意大利的牙科研究人員對超過55000名7-64歲的人進行了檢查。結果表明,每天吃糖的多少與齲齒無關,但如果不註意口腔衛生,通過“粘牙”吃糖會對牙齒造成傷害。
其實齲齒的原因有很多,吃糖只是其中之壹。牙科專家指出,齲齒的防治應著眼於氟化物治療和口腔衛生,而不是簡單地減少糖的攝入。
吃糖與癌癥和微量元素缺乏無關。
醫學研究證明,癌癥和糖之間沒有聯系。相反,糖有利於防癌。吃糖和微量元素缺乏沒有關系。含糖量高的飲食中,只有纖維的攝入減少。
糖類可分為單糖、二糖和多糖。不再水解的糖稱為單糖;雙糖是兩個單糖分子拉起來,去掉壹個水分子的組合;多糖由許多單糖組成。單糖是碳水化合物家族的基本單位。最常見的單糖是葡萄糖和果糖,人體血糖是葡萄糖,在神經系統特別是大腦的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蔗糖、麥芽糖(麥芽糖)和乳糖(存在於牛奶和母乳中)都是雙糖,在人體內可以轉化為葡萄糖。多糖包括澱粉、糖原和纖維素,它們都是由葡萄糖組成的。谷物中富含澱粉,動物肝臟和肌肉中存在糖原,人體內沒有分解纖維素的酶,所以纖維素中含有的葡萄糖不能被分解利用。人體只能吸收單糖,二糖和多糖需要消化分解成單糖才能被人體吸收。煮熟的澱粉(米飯、饅頭)消化後也能變成葡萄糖。
人們不得不在所有的活動中消耗熱量和能量。糖在人體內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並能釋放能量,所以人獲得了運動的能力。沒有糖,我們不能移動和工作,我們的心臟不能跳動。人體儲存的糖原很少,大約300克,只夠吃半天,所以人壹天要補充三次能量。
科學家的最新研究表明,糖是生命的重要信息載體。核酸是壹種重要的遺傳物質,其中含有核糖。蛋白質、氨基酸、脂肪都是由碳原子連接的,這些碳鏈都是由糖類化合物分解轉化而來。
糖對人體非常重要。營養和食品專家指出,人們對糖的誤解太深了。其實糖和很多“現代文明病”沒有必然聯系,適量吃糖對人體健康有益。糖是壹種補腦食物。無論老少,吃糖都有利於提高記憶力。適量吃甜食可以改善精神狀態,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對於寶寶來說,吃糖不僅有利於生長發育,還有利於緩解疼痛和減壓。
奧地利研究人員認為,跑長途的司機應該隨身攜帶壹些含糖食物,並在途中吃壹些,以幫助他們集中註意力。研究表明,吃甜食可以降低50%的車禍發生率。日本科學家發現,牛奶和其他食物中的鈣不能被小腸直接吸收。如果加糖,有助於鈣的吸收。
科學家還發現,吃糖可以延年益壽。
北歐人平均每年吃40公斤糖,是世界上人均壽命最高的地區之壹。這至少說明多吃糖不會影響壽命。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報告說,愛吃糖果的人比不愛吃糖果的人長壽。在接受調查的7800名男性中,年齡最大的是壹名95歲的愛吃糖果的男性。中國江蘇省如臯市有200多位百歲老人,是著名的長壽之鄉。調查顯示,大多數百歲老人的床邊都有糖罐,裏面裝的大多是冰糖。老年人睡覺時隨意吃東西。107的唐太太說,她這輩子吃的最好吃的零食就是糖果,就連吃飯的時候也經常用糖拌飯。
據相關數據顯示,歐美發達國家人均年食糖消費量為40-50kg,印度為14kg,中國不到6kg,食糖消費量在世界上處於很低的水平。
國際營養學家普遍認為,每個人每天吃60克精制糖比較科學,即壹年到頭吃22公斤糖,但同時認為,即使人的平均糖攝入量增加1倍,對健康也無害。而中國人均只有6公斤,差距巨大。食品專家和營養學家認為,就人體健康所需的糖量而言,我們中國人吃的糖太少了。
第二
巧克力是健康飲食的好夥伴。
人們喜歡巧克力的美味,但又擔心它會導致肥胖。事實上,營養學家的研究證明,吃巧克力容易導致肥胖的觀點是不正確的。
據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運動醫學研究所陳教授介紹,大多數肥胖都是由於暴飲暴食和缺乏運動,能量攝入超過能量消耗,使多余的能量轉化為脂肪儲存在體內。
通常情況下,壹塊50克的巧克力提供的熱量約為200千卡,相當於1.67粒(84克)所提供的能量或跑步15分鐘所消耗的能量。而壹個正常人平均每天需要2000到2500千卡的熱量,每分鐘需要1千卡的熱量來維持生命,比如心跳、呼吸、體內的化學過程和體溫。陳教授說:喜歡吃巧克力的人,只要通過增加適當的運動來維持能量平衡,就不會導致肥胖。
在人們的日常飲食中,人體需要食物中大量的宏量營養素,即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它們為人體提供能量來源,並保持身體各組織間的正常工作。根據中國居民推薦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rdi),正常人宏量營養素每日推薦攝入量為:蛋白質為總能量的10% ~ 15%,約75g ~ 90g脂肪占總能量的20% ~ 30%;碳水化合物占總能量的55% ~ 65%,每天至少要攝入50克;壹塊44克的黑巧克力含蛋白質1.85克,脂肪1.3克,碳水化合物27.76克..此外,約占人體體重4% ~ 5%的20種常量元素中,鈣、磷、鎂、鉀、鈉的日需求量均在100 mg以上。壹塊44克的黑巧克力含有14.08克的鈣、58.08毫克的磷、50.6毫克的鎂、160.60毫克的鉀和4.84毫克的鈉,所以巧克力可以補充人們每天對各種營養素的需求。巧克力中的可可多酚是常見的自由基清除劑,能保護機體免受氧化損傷,保護心血管系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