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虎頭上的兔子
藤條燜豬肉
這道菜號稱是廣東的十大名菜之首,也是廣東人最討厭的十大名菜之首,為何如此讓人生厭,那只有理解其中才能深刻體會了。所謂的藤條不是壹樣食材,而是壹個教訓人的工具,就像電視上的家法伺候用的那種棍子壹樣,可以是棍子也可以是藤條、皮帶、竹竿等等,用藤條打到皮膚上,然後赫然地出現壹條條的”血痕“,以此達到深刻救教育的效果,這就是所謂的藤條燜豬肉了,吃壹次那可是終生難忘呀!所以每當小孩不聽話,特別是不肯上學時,家長們就會搬出棍子或者其它能嚇唬的工具上演著壹幕幕的“藤條燜豬肉”,可謂是屢試屢爽。每個人都會有那麽壹段不堪回首的過去,但我想,這壹道菜大家都吃得不少吧?
人頭飯
接著給大家介紹其他的十大名菜,首先人頭飯。聽著名字有點驚悚嚇人,難道真的吃人頭 嗎?妳們對廣東人的誤會實在太深了,廣東人雖然重口味,但也不會真的把人頭給吃了。這裏的人頭其實就是指人數,要人頭飯就是按在座的人數拿白飯就行了。
豉油撈飯
有了人頭飯,那自不能落下豉油撈飯,有點不甘寂寞,比白飯多了豉油。廣東的豉油就是醬油,撈飯就是拌飯,那麽醬油拌飯妳感覺如何?好好的白飯為何要拌醬油吃呢?所以豉油撈飯的背後就是整色整水,用來比喻那些裝模作樣、弄虛作假的行為,是粵語歇後語。
豉蛋
不甘寂寞的還有豉蛋,豉就是醬油,又是壹個醬油拌蛋,但這裏不是整色整水的意思,是白話“是但”的意思,就是“隨意啦”,通常出現在這樣的對話裏:今晚要吃什麽呢?豉蛋啦(是但啦)!
滾水淥豬腸
滾水淥豬腸,廣東話的滾水就是開水,淥即燙,豬腸就是豬大腸了,那麽豬大腸遇到開水燙以後會發生什麽呢?沒錯,就是往中間靠、變成兩頭縮了。這裏多形容壹些人或事受到牽制,兩頭受損,是粵語歇後語,滾水淥豬腸——兩頭縮!所以說,當廣東人跟妳說滾水淥豬腸時,妳就應該猜到他最近處境不好了,就好好開導他吧。
死雞撐飯蓋
死雞撐飯蓋,死了的雞還可以把飯蓋撐起來,想想都覺得很勉強對吧,所以說,這死雞撐飯蓋的背後就是死撐了 , 多形容壹些明知不對還死撐嘴硬、無理爭三分的人們。所以說,當有人跟妳說“死雞撐飯蓋”時就是識時務地閉嘴了,因為任憑妳自私解釋他都會覺得很牽強。
炒魷魚
這個應該不陌生了吧,不僅在廣東,在很多地方都有這種說法,這炒魷魚就是被辭退的意思。因為被開除以後就要卷起鋪蓋走人,這行為動作正好跟炒魷魚時卷起的樣子相似,所以就有了這樣的說法。明明是美味佳肴,可惜吶!
燉冬菇
炒魷魚跟燉冬菇是難兄難弟,壹個是辭退壹個是降職,都代表著職場失意,只是燉冬菇稍微好壹些,只要青山在哪怕沒柴燒,對吧?早期香港華人警員的帽形似冬菇,當警員犯錯誤或不守紀律時,就會被貶為要戴冬菇帽的職位,所以就有了燉冬菇的說法了。
壹鑊熟
看到“壹鑊熟”,大家第壹時間能聯想到什麽呢?是東北的大雜燴嗎?表面意思跟這個不差了,也是指眾多的食材放鍋裏壹起煮熟,但背後的意思卻有點嚇倒人了,暗指同歸於盡,壹起完蛋。所以在某些時候,真的非常不願意聽到“壹鑊熟”三個字,對吧?
蒸生瓜
最後壹個蒸生瓜,顧名思義,生瓜就是沒有煮熟的瓜,那麽蒸過以後還是不熟呢,那是什麽瓜呢?那就是蒸不熟的瓜了,白話叫“蒸吾熟”,這裏的熟跟淑是諧音,所以正好就指女孩子不夠淑女或者是男孩子不夠成熟,也可以理解為"大唔透",或者是不開竅、比較愚鈍。聰明如網友立刻反應過來,那不是罵人二百五嗎?沒錯,罵人也可以很優雅:蒸生瓜——神神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