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什麽是梅幹?

什麽是梅幹?

01

梅幹菜是慈溪、余姚、紹興常見的名菜。多由芥菜、油菜、大白菜、冬菜、野菜等曬幹腌制而成,其中以幹芥菜最為常見。食用可解暑,清潔臟腑,消食化滯,治咳嗽,生津止渴,增進食欲。

江西紹興、寧波、金華、麗水、福州等地稱為“梅幹菜”,浙江臺州稱為“梅幹菜”,廣東梅州稱為“梅幹菜”。有榨菜幹,油菜幹,白菜幹,冬菜幹,野菜幹,大部分都是家裏自制的。方法是把葉子曬幹,堆成黃色,然後加鹽腌制,最後曬幹放在壇子裏。幹菜油黃黑,清香,解暑,清臟腑,消食化積,治咳嗽,生津開胃。所以紹興居民每年夏天必以幹菜煮湯,受益無窮。至於“梅幹菜肉片”,是紹興比較有特色的壹道菜,已經列入中國菜單。

浙江西梅是慈溪、余姚、紹興的著名特產,生產歷史悠久。慈溪、余姚、紹興壹帶的人壹般會自己腌制蔬菜,常作為饋贈親友的禮品。早在《嶽重邊蘭》中就有記載:“幹梅子不同於幹芥菜、油菜、白菜。芥菜好吃,油菜平平,白菜嫩。它被用來煮鴨子和烤肉,具有獨特的風味。慈溪、余姚、紹興的居民自己做的。”可見當時紹興梅幹萊的制作極為普遍。

據清代制作貢菜的老人回憶,這樣精制的貢菜,由慈溪、余姚、紹興知府、山陰縣監管,每年僅千斤。食物壇用黃色封條封好,由專人運到京城。據說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來到紹興都要品嘗貢品做成的菜肴和菜場。現在不僅紹興農民幾乎都是自制,家家戶戶都有,壹年四季都在持續。寧波慈溪地區主要生產商品梅幹菜。商品梅幹年產量250多噸,遠銷國內外。

客家梅幹菜是享譽海內外的客家地方菜。秋末冬初,園子裏的芥菜長滿了青苔。它拇指粗,頂端有芽。形狀像秋天的葡萄,又脆又嫩。這時,村婦摘下白菜(約5寸長),掛了幾天。等葉子變軟了,放在鍋裏,撒上鹽,用手搓。當有部分汁液滲出時,放入陶缸,逐層撒上鹽,用芥菜葉或竹筍封住缸口。過了半個月零二十天,取出曬幹,就成了色澤金黃,味道鹹酸,特別香的梅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