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證研究發現,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量可以維持身體的健康,並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肺癌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
但目前我國居民蔬菜攝入量在逐漸減少,水果攝入量仍處於較低水平。
根據2010-201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監測結果,我國城鄉居民蔬菜和水果日均攝入量分別為269.7g和40.7g,不符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量(300-500g和200-350g)。與2002年相比,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量沒有明顯增加。
《食物與人體健康關系研究》發現,蔬菜水果攝入不足是全球居民死亡的十大高危因素。
可見,攝入充足的水果和蔬菜對健康非常重要。《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建議我們:
飯菜中有蔬菜,每天蔬菜的攝入量應為300 ~ 500g,深色蔬菜應占1/2。
每天吃水果,保證每天攝入200 ~ 350g新鮮水果。果汁不能代替新鮮水果。
為了方便記憶,這部分通常被描述為“壹天半斤水果,壹斤蔬菜”。
半斤水果壹斤蔬菜怎麽吃?
每天的飯菜和水果裏都有蔬菜。
我們常說的“壹斤菜”指的是菜煮熟前的生菜重量,實際上煮熟後只有兩碗左右。為了保證足夠的蔬菜,建議每餐蔬菜占食物的1/2左右。即使在食堂吃飯,也要保證每餐蔬菜占盤子的1/2。而且無論是中餐還是正餐,都應該至少有兩道蔬菜菜,例如,炒蘑菇、青豆炒茄子、洋蔥拌木耳等等。對於壹些適合生吃的蔬菜(如黃瓜、西紅柿),可以作為零食在兩餐之間食用。
“半斤水果”其實不多,相當於兩個拳頭大小。可以是1蘋果+1橘子,也可以是1橘子+1獼猴桃。對於普通健康人來說,壹天中的任何時候都可以放水果。比如早餐吃壹個橘子,豐富營養;再比如下午三四點吃個蘋果當零食。如果怕忘記吃水果,建議放在書桌、茶幾等容易看到和拿到的地方。
如果家裏有孩子,家長要以身作則,平時多吃水果蔬菜,餐桌上放水果,鼓勵孩子每天吃水果。此外,可以通過給孩子講蔬菜水果的故事,制作不同的水果擺件風格,嘗試壹些新鮮的蔬菜水果食譜,來培養孩子吃蔬菜水果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