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魚是壹種兇猛的肉食性魚類,胃口極大,貪吃。它們的獵物隨自身大小而異。
體長小於3厘米的烏鱧魚苗主要吃蚊子幼蟲,體長3-8厘米的烏鱧可以吃小昆蟲、蝌蚪、蝦、魚苗等。體長20多厘米的成年黑魚特別喜歡吃鯽魚、米條、泥鰍、田雞等各種小魚、幼魚,極度饑餓時會捕食同類。在人工投餵環境中,除動物餌料外,烏鱧還能以豆餅、魚粉等人工配合餌料為食。夏天水溫高的時候,黑魚吃的多。當水溫低於12度時,黑魚會停止攝食。
黑魚的捕食習性
黑魚遊得很慢。壹般不追逐獵物,而是躲在水生植物或其他隱蔽物附近,密切註意周圍的動靜。它壹旦發現附近遊動的魚等適口的活餌,就會迅速出擊,壹舉將其捕獲,並大量食用活餌,往往壹口吞下約半個身長,胃的最大容量可達體重的60%。據解剖,壹條500克重的黑魚在較短時間內吞食8條體長10厘米的草魚種,並有自相殘殺的習性,可吞食體長不到自身三分之二的同類個體。
黑魚食量的大小與水溫密切相關。夏天水溫高,相當貪吃,食量大。當水溫低於12℃時,它停止進食。在人工餵養的情況下,動物飼料不足時,也可食用豆餅、菜餅、魚粉等人工配合飼料。
黑魚的生長環境
1.低級魚類:黑烏鱧是壹種底棲魚類,通常棲息在水生植物叢生、沈積物松軟的靜水或微流水中,分布於湖泊、河流、水庫、池塘等水域,經常潛入水底,通過擺動胸鰭來保持平衡。
2.適應能力強:烏鱧對水中環境因素的變化有很強的適應能力,特別是對缺氧、水溫、水質差的適應能力。當水中缺氧時,它能把頭露出水面,把背壓平。頭部較長,前部略扁平,後部略凸起。借助於第壹鰓弓背面的上鰓骨和鰓腔內從舌骨顎延伸出的骨屑組成的鰓器,可直接呼吸空氣中的氧氣,因此即使在少水無水的潮濕地區也能長時間存活,在10℃至15℃的溫度範圍內可離開水面3至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