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愕然。
然而,更讓我震驚的,是緊隨其後的大批讀者評論。
從頭翻到尾,滿滿的,有很多人在鼓吹“讀書無用”的論調,相反,主張“讀書有用”的人寥寥無幾,在“讀書無用論”浪潮的沖擊下,頗有些勢單力薄。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難道人們都將“勤奮好學”的優良傳統拋之腦後了麽?
我不信。
李可是我的前任上司,她是壹個精明強幹的職場女強人,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做得了網頁修得了電腦,扛得了攝像機做得了後期,設計得了自己的愛巢,也能體貼得了自己的老公。
她常常對我說的壹句話就是:壹個人,可以沒有文化,但絕不能沒有見識。
那個時候的我,剛剛走出學校不久,作為公司的實習生,待人接物間,難免有些怯懦。
於是,她每次外出時都會帶上我,我們壹起去參加過某知名地產商舉辦的高端酒會,壹起去某人的私人會所談過工作,壹起在某開發商的封頂儀式上露過面……
那個時候,也許我並不能理解她口中的“見識”到底是什麽,但我隱約覺得:那應該是壹種眼界、壹種氣度。
身為主編的她,從不輕易放過任何壹個可以提升自己的機會,公司的各種培訓會上,總是能看到她的身影,即使跟自己工作關系不大的設計,她也認真鉆研、潛心學習。
在她的身上,我看到的是朝氣,是無限的可能。
還有個初中同學,我們暫且叫他小A吧!
小A不愛上學,不喜歡讀書,這在我們那個地方,幾乎眾所周知。
小A的父親是個廚師,在街角開了壹家面館,取名“同福面館”。小A在沒上完初中的時候,便輟學繼承了父親的事業。
多了個人手幫忙,剛開始的時候,小店生意異常火爆。 但後來小A的父親生了病,住院,回來後,就坐上了輪椅,沒辦法再在小飯店裏掌勺了。這個重任,當然落到了小A的頭上。
小A掌勺的第壹天,小店的常客就覺察到了飯菜的味道似乎大不如前了。
壹開始,大家都很同情他們家的遭遇,依然會光顧這家歷經滄桑的小店。
時間壹長,漸漸地,同福面館就門庭冷落了。
小A不知道聽信了什麽人的話,沒有去潛心研究菜譜,而是大肆擴張店面,砸了牌匾、換了裝修。為此,還欠下了不少的債務。
後來,我去外地上大學,很長時間沒有聽到過同福面館的消息。
大四畢業的那壹年,我回家,路過那家店,才知道:昔日的同福面館已經被壹家美發店取代了。
讀書改變不了命運,它改變的,是壹個人的思考方式和決斷能力。
現在的我,在壹家小有名氣的時尚箱包公司做策劃。
公司的董事長和總經理是兩口子,兩個人在二十年前白手起家,歷經艱難險阻,壹步壹步做到現在。兩個人都沒什麽文化,但兩個人都去美國進過修,去劍橋聽過演講,並且會常常去參加各種培訓,時刻關註著這個行業的壹切動向。
董事長跟我們說的最多的壹句話就是:不學習、不創新,遲早會被這個社會淘汰掉!
在他們的身上,我看到的是不斷的進取,是不滅的熱情。
壹個人,可以沒有文化,但絕不能沒有見識;
可以沒上過大學,但壹定要有壹顆進取的心。
對於不讀書、不學習的人,不需要任何人做些什麽,這個滾滾向前的時代就會在慢慢的變遷與進步中,將他們碾成碎渣。
讀書真的無用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