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了,畢業了,我報復了,買了很多衣服和小玩意。
疫情過後,我突然有了危機感,開始降級消費。消費降級兩年,沒覺得自己吃虧,反而欲望和焦慮減少了。分享幾點我是如何降級消費的?
衣服
1.買經典衣服?經典的實用率最高,每年都可以穿,可以搭配衣櫃裏的很多單品。
2.不要買難搭配的衣服?壹開始這種衣服感覺很有設計感,很特別,很難搭配。很容易陷入買衣服包包鞋子配飾等壹整套搭配。
3.出門只用帆布包?我不需要奢侈品包包來滿足我的身份。我的人際交往和職場都比較簡單,不會因為背個便宜包就被排擠。現在出門的時候發現帆布包是最舒服的攜帶方式,可以拿著。背著幹凈簡約的帆布包也能感受到足夠的快樂。
規定飲食
4.自己做飯?吃自己做的菜最適合自己的口味,真的是滿滿的治愈感,而且比外賣便宜很多。壹個月後,食物支出至少會減少壹半。目前外賣食品大多是預包裝的,不健康,對身體和皮膚都不好。
5.簡單的餐具?自己做飯後,我會想買些精致的餐具。有幾個夠用就好了,我也不需要買太多,可以抵抗精致帶來的購買欲望。
6.不喝奶茶?奶茶含糖量高,盡量少喝。出門自帶杯子,可以有效控制買奶茶的頻率。
生活
7.寫購物清單很容易超出預算。先寫壹份購物清單,避免日用品和零食太多。
8.簡單護膚?護膚品其實對皮膚影響不大,效果明顯主要靠醫美。平時基本護膚就夠了。
9.賣閑置?定期整理閑置物品,放在二手市場回血。
10.少了薅羊毛?便宜買的基本都是閑置的。薅羊毛將不可避免地花費時間,而不僅僅是需要時間。就算他不花錢,也不要浪費時間。
11.養成記賬習慣?記錄自己每個月的開銷,分析哪些是不必要的開銷,有效避免下次消費。
踏上旅程
12.沒有出租車?公共交通既省錢又環保。沒必要坐出租車。
13.試著走路?走路省錢,還可以利用時間鍛煉身體。
其實從這些小事入手很簡單。慢慢采取行動,妳會發現生活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