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孩子能明白什麽是“經濟條件”,就有必要告訴他們家裏的經濟狀況。
在過去壹直使用的浙江教育出版社小學三年級教材《品德與社會》中,有壹課“今天我做主”。這節課的教學任務是了解家庭經濟情況,了解父母的工作,了解父母的辛苦,制定壹周的家庭消費計劃。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指出,小學生具備初步的經濟意識,對他們的學習生活和將來進入社會都是有益的,是必要的知識和能力。
在課程準備中,壹定要有學生調查家庭收入和消費的環節。這時候家長就需要告知孩子家裏的經濟情況。
父母有說與不說的疑慮,可能是因為家庭條件不好,不知道怎麽跟孩子說,或者是家庭條件優越,怕孩子亂花錢。無論家庭條件如何,了解家庭經濟狀況是孩子樹立理財意識的第壹步,越早接觸越有利。不要讓我們固有的經濟思維限制了我們的孩子。
知道了家庭的經濟狀況,我能做什麽?
1.孩子可以建立經濟消費觀。
明白錢來之不易,珍惜每壹分錢。
3.對零花錢有合理的規劃,不亂花錢,有初步的理財意識。
4.體諒父母的辛苦,與父母更親近。
所以家長有必要告訴孩子家裏的經濟情況。
踐行趣味教育,打造超燃父母!老師和家長的成長顧問,微信官方賬號:琦琦升旗。